九月初九,晴。
瑰麗的朝陽剛剛升起,光芒萬丈,映著天邊一抹血一般的紅。
承載著千百年歷史滄桑的氣息,吞吐日月,氣勢輝宏的長青神殿,遠遠望去,猶如一條巨龍,橫穿整個長青山脈。
明帝率領文武百官,三百僧眾,并五千禁軍入長青山,明黃大帳,經幡旗幟綿延數里。
圓形祭臺矗立于廣場前坪,神殿階前。丘壇最高處,設了九組神位,每組神位皆以天青緞子為幄,祭著整只牛,羊,豬,玉,帛等供品。
高臺兩側陳設著鐘,罄,箜篌等樂器,樂工分班而站,氣氛肅穆莊嚴。
午時,禮樂起。
明帝著祭服緩緩登上祭臺,于壇前上香,宣讀祭文,祈禱長青神保偌大明帝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禮畢,進入丘壇明黃大帳中落坐。
群臣三叩九拜后,繞臺三周,跪于殿前玉階。
五千禁軍甲胄整齊,劍戟分明,列隊布于前坪。
三百僧眾齊聲梵唱,煙霧繚繞,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香燭味……
時間流逝,很快月上中天。
明帝正在臺上低聲默誦經文,忽聽帳外隱隱有騷動之聲傳來。
慣例,祭祀需持續十二個時辰,期間連飲食都不許,更別說走動喧嘩。
“何事喧嘩?”明帝很是不悅。
內侍連滾帶爬地進入黃帳:“顯靈了,顯靈了……”
明帝一腳將內侍踢翻,大步踏出黃帳:“大膽奴才,竟敢妖言惑眾……”
抬頭,聲音嘎然而止,瞪大鳳眼,震驚莫名!
祭臺正對千丈絕壁,高聳入云,光滑如鏡。
絕壁之下是一池碧水,荷葉田田。微風徐來,水波蕩漾,纖細的荷梗仿佛也在隨風搖曳。
柔和的月光下,隱約見一朵碩大蓮花,穿花拂葉而來。
畫面定格,竟是觀音端坐蓮臺,手捧凈瓶,慈眉善目。
左側緩緩浮現八個大字:天偌大明,國祚綿長。
“菩薩顯靈了!”
“觀音大士顯靈了!”
眾人驚叫著,紛紛掉轉身子,跪地膜拜不止。
約摸半小時過后,有膽大之人再抬頭觀看,絕壁上影像已然隱去,石壁光潔依舊,之前一切,仿如一場夢。
明帝震驚過后,立刻派人徹查,卻見水面平靜,連一根荷葉也無,更別說觀音了!
見此異象,眾人驚詫莫名,一時間眾說紛紜,廣場一片混亂。
祭祀執事官叫苦不迭,急急整飭紀律,好容易才把場面維持住,恢復之前的莊嚴肅穆的氛圍。
明帝重回黃帳,然而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內心卻掀起了波瀾……
絕壁對面山林,蕭敏打著呵欠,把幾副畫扔進火堆,摸了摸飛天鼠長長的尾巴:“干得不錯!收工,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