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草原篇 初露鋒芒 1
- 前世錯過你之——青絲烙
- 檀香扇
- 1521字
- 2011-03-18 14:50:38
與十三邊走邊聊的來到治河工地,見康熙下輦,我忙三步并作兩步來到他的身后,一直在工地等候的張鵬翮忙上前接駕,叩頭請安,起身后跟在一旁,向康熙報告著工程進度與一些具體情況。康熙邊聽邊巡視并時不時點頭,有時想到了什么他也會向張鵬翮下著指示,就這么邊走邊看,本滿腦子都在想怎么誆康熙去清河縣的我,突然腦子里一閃而過一個念頭,忙上前兩步到康熙身邊,壯著膽子道:“萬歲,奴婢有一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康熙看著我,頗感興趣地道:“哦?有什么想法說來聽聽。”
我恭敬的說:“萬歲現在看到的,是張大人這幾年在宿遷的成績,知道您要來,更是安排得妥妥當當,頗費心思。”說著我向張鵬翮作了個揖,道:“張大人這段時日辛苦了。”見我突然對他作揖,張鵬翮忙連聲道不敢,并手忙腳亂的回禮。我冷笑著看了他一眼后,繼續對康熙說:“皇上,如果真想知道治河工程到底做得怎樣,是不是真的似現在看到的這般毫無瑕疵,并不能光只是在這看,還要去其他的地方視察后才知曉。”
康熙頗有深意地微笑道:“想不到你這丫頭還有這番見解,你有什么點子不妨說出來與朕聽聽。”
魚上鉤了!心底想著,我開口道:“萬歲,不如咱們走水路,既節省時間又能到其他地方查看,豈不更好。”
“嗯。”康熙點點頭,“是個法子,那就依你走水路吧。”說著,對一旁的張鵬翮道:“你去讓人準備艘船,朕要順水而下查看。”張鵬翮趕緊領命安排,康熙又繼續向前視察著,而我心里暗道:本不該卷進這歷史洪流中的我,只因自己的一句話,結果導致不知是否改變歷史這一嚴重后果,為了尋求答案,多日來心中的不安,一路上的奔波勞苦,等會就要見分曉了。
不愧是河道總督,不到一刻鐘功夫,一艘大船已停在岸口,一行人紛紛上了船,游船緩緩向下游駛去。康熙帝在大艙內與各阿哥大臣們坐下,稍事休息,而我卻上了甲板眺望遠方。我的家鄉也是一個水繞山環,風景秀麗的地方,那的山奇形怪狀很是有趣,那的水清澈見底清甜無比,那的小吃、特產更是一絕,令人回味無窮,我多想念我的家鄉啊。伸手無意識的摸了摸衣服里掛在脖上的銅板項鏈,不知什么時候能回去,真的還能回去嗎?
“星宇姑娘,萬歲爺找您呢。”我回身一瞧,見一小太監在身后低頭站著,應了一聲,隨他入了艙。
艙內氣氛頗為活躍,時不時的傳來笑聲,康熙居中而高坐,見我進來,心情頗好,“丫頭,來,過來坐。”邊說邊示意李德全叫人搬個小桌,拿個小凳讓我坐在他斜下方。眾人一看皆是一驚,這個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我也嚇了一跳,愣愣的站著不敢動彈。康熙見我發愣,復又笑道:“這丫頭別的倒還好,就是這時不時的杵著,得改一改。”眾人一聽也跟著賠笑附和,看來不坐是不行了,皇上賜坐豈有不坐之理?我只好謝恩坐了下來。
坐下不久,一些下人端了些茶點上來,此時張鵬翮站起身道:“皇上一路視察此時應感乏力,所以微臣特命人準備了一些茶點,都是些安徽的特產,請皇上品嘗。”
“嗯,現離下個縣的治河口還有段水程,那就嘗嘗你送上來的這些東西吧。”聽康熙這么一說,李德全忙從一下人手中端過盤子,先用銀筷每塊取一小角試了口,然后才端上桌給康熙。
康熙吃了塊點心,嗯了一聲,道:“味道還不錯,眾卿家也嘗嘗。”有了康熙的恩準,這時其他人才紛紛舉筷品嘗,我也吃了口糕點,味道還行,但是跟家鄉的小吃比起來,那是差遠了。飲了口茶,我看了看康熙,本想問下個治河點是哪,但見他心情不錯,只好把話又咽了回去。
就這么慢慢悠悠的逐流而下,無聊的聽著他們說的一些小笑話,偶爾對上四阿哥或十三的目光回以一笑外,更多的是盯著茶杯發呆。正感無趣時忽聽一人來報,清河縣到了,我驚訝的抬頭:清河縣!原來下個治河口就是清河縣。船一靠碼頭,我動作迅速的跟在康熙身后上了岸。
今天的第二更到……親們,明天見了!祝大家晚上有個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