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布什
- 在嫁前夫
- 楊十夜
- 3187字
- 2011-05-16 15:29:09
做好事自然是易早不易晚,次日清晨,姜華早早的就跑到鋪子去繼續合賬了。而琴小蝶則前后腳的出門。帶著下人乘轎子趕往城區的姜家村。
雖然是叫姜家村,不過,卻并非是因為姓姜的人多。而是因為整個村子和附近的田地都是屬于姜家的。原本有一部分是屬于其它地主的,不過,那部分已經被琴小蝶或換或兌的全部都弄到自己名下來了。雖然在她心里姜華和自己是屬于兩個不同的人。不過,在外人眼里整個村子和附近的田地卻是已經全部都屬于姜華的。
皇城自然是寸土寸金,就算姜家和冷家都是大戶人家也不可能花費巨資買土地去屯糧食。實際上,琴小蝶和姜華兩人收取的糧食大部分都存在村子中的米倉里。有專人負責看管。等需要用的時候在派人從里面取出來。
“呦~~夫人來啦!快請,快請!”那管事見了琴小蝶,立即十分熱情的把她讓到大堂里。隨后找了個干凈的椅子,用毛巾在上面仔細的擦了擦。這才請琴小蝶入座。命人給小蝶上了一杯茶水之后,立即取來賬本恭敬的端給她。“夫人,這是整個糧倉的賬本,請您對一下。”
琴小蝶擺了擺手回道:“我來這不是為了對賬的。最近城里面涌了很多難民的事你知道嗎?”
“知道,知道,龍王爺發怒了嗎。前段時間這些人就是從咱們村子這過去的。咱們還施舍了這些難民一些糧食。要不他們也未必走得到京城。”
俗話說的好,上有所好,下必行之。這姜華是個爛好人。所以他手下的這些個管家們平日里也都時常做些善事。以此來獲得姜華的褒獎。
“恩。你做的很好。遇到有困難的人時,咱能伸把手,就拉扯一把。行善者福雖未至,但至少禍以遠離。”“夫人說的及是。”
“好了,這次來主要說的還是這些災民的事情。這些災民們前天到了京城。昨天晚上我跟官人商量了一下。官人的意思是從糧倉里面取些糧食開粥鋪賑濟災民。所以,今天就遣我來多運些糧食回去。”
“少爺和夫人真是宅心仁厚,將來必有好報。”
“行了,行了。我們做善事也不是貪圖好報。這是米倉的鑰匙,你帶著他們去搬些糧食。”
“這個,夫人打算帶多少糧食回去?”
“咱們這現在還剩多少?”“今年咱家收了八千三百五十六石糧食。加上少爺最近幾日收購的糧食和往年余富的,倉里共有八萬三千多石糧食。”一石是一百五十斤左右。明朝的糧食產量對照前朝有所提升。但賦稅卻低的很。官家是十六稅一,普通地主通常也就是十稅一,二。一般四畝地才能收一石糧食。這八千多石糧食不僅是姜家土地收的,其中也有琴小蝶旗下那兩萬畝的收成。
“家里的存糧倒是不少啊。”古代天災人禍經常是接連不斷不斷。所以每當遇到和平時候。除了米鋪之外,普通的有錢人家通常也會廣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如今大明開國已有三十余年。接連三任皇帝也都以休養生息為主。雖然幾年前剛剛遭受兵亂。但也沒能動搖國家根本。大戶人家有許多存糧自然也沒什么好值得意外的。
“這都是少爺平日節省的關系。”
“先拉一千石好了。反正官家也在開粥鋪。咱們幫忙頂一陣子也就行了。”
做好決定之后,琴小蝶就帶著人拉著一千石的糧食返回京城。召些人手把糧食熬成米粥之后。余晚上開粥廠,由琴小蝶親自坐鎮開始施粥。
本來她還以為有一千石糧食就足夠用的。可沒想到,她估計錯了。數百萬畝良田可不是幾千人就能種了的。之前進入京城的不過是頭批難民而已。隨后幾天里,琴小蝶才算真正見識到了什么叫難民如潮。十數萬農民拖家帶口的涌入,使得整個京城瞬間就多出數十萬人來。
官家的粥鋪雖然開了,但效果甚微。米少水多,根本就吃不飽,頂多就是維持一部分人不會被餓死而已。一些米鋪也同時趁機哄抬米價,短短時日大米的價格就從兩石一兩升到一石二兩。至于琴小蝶的那一千石大米,不過一天就全被耗進去了。
“小姐,糧食沒了。咱們還要不要繼續開粥鋪?”
“當然要!怎么的也得把人先救下來再說。咱糧倉里不是還有八萬多石糧食嗎?”
“小姐,雖然您是姜家的媳婦。但畢竟不是姜家自己人。這些糧食姜家存了十幾年。要是被您現在全給用來施舍,少爺非休了你不可!”
琴小蝶聽后愣愣的看著自己的丫鬟。隨即點點頭。“說的也是。那更得全用掉了!反正八萬石糧食,就算折成銀子也不過才四萬多兩而已。大不了分了之后還他四萬兩。”“小姐,現在是十六萬兩了……”
丫鬟的一席話徹底堅定了琴小蝶施粥的決心。于是,她立即命人前往糧倉取糧。同時招收人手熬粥。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吃上。琴小蝶在粥里還放了許多油。粥里有油水的話,這些人在不勞作的時候,只吃一碗大略也就足夠了。雖然味道不怎么好。但難民能吃到飯就很不錯了。又怎么可能管你味道好不好?
雖然是被熬成粥。但琴小蝶熬的這粥里,米多到插筷子都不會倒的地步。所以,通常四個大人就能吃下一斤去。而且,因為琴小蝶這里的米要比官家來的多。所以,難民大多都會到她這里取粥。幾十萬難民一天下來就吃下三千多石。
到后來,不光是難民,就連普通人家吃不上飯的也紛紛跑到琴小蝶這里取粥。結果,一天下來耗費的糧食竟然達到了四千石,兩天就吃沒了他們全年的租子。
琴小蝶這一施粥,不僅救濟了數十萬的百姓,而且還間接穩定了京城的糧價。老百姓家里糧食夠了就不會刻意去買米。米鋪的老板們價格抬出來卻賣不動糧食,自然也就慢慢的把價格又給降了回去。只不過,他們每個人都在心里把琴小蝶全家都來回大罵上千遍。好好的賺錢機會,就這么被她給攪和黃了。
官家自然不會讓幾十萬難民天天依靠救濟度日。十幾日之后,難民們在官家的引導之下,開始紛紛離開京城。前往各地進行徭役。又過了幾天,京城里難民如潮的漸漸消失。京城也恢復了往日的喧囂與華麗。
“相公~~~賤妾想要跟您匯報個事情。”連續十幾天的大布什,這姜華問都沒問過一句。于是,琴小蝶只得親自告訴他布什之后的結果。夜里,姜華都已經睡著了,晚歸的琴小蝶卻硬是把給又給搖了起來。同時還在心中暗自想道:‘睡這么香卻被我給叫喚起來,在聽到家里的糧食都被我施舍光之后。估計會立即惱羞成怒的把我休掉吧?’
在琴小蝶那穿刺力及強的魔音與粗魯的推搡之下,姜華不情愿的睜開眼睛。緩緩問道:“娘子何時如此焦急,不能等明天早上再說嗎?雖然明日為夫沒什么事。可以晚起來一些。但仍然希望在今天晚上能夠睡個安穩覺。”
“雖然明天知道跟今天知道沒什么區別。不過也就一句話的事。”
“那就快說吧。說完好快快歇息。”“恩……那個,相公啊。咱家糧倉里的糧食已經被我給施舍光了。你肯定很怪我吧?”實際上在難民退去之后,倉里還有剩下兩千多石。不過,都被琴小蝶一不做二不休的全部拿去送溫暖,支援貧困家庭了。
“哦。是這事啊。我早就猜到了。糧食沒了再買就行。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咱們花費幾萬兩銀子就救下數十萬人的性命。這是應該的。為夫又怎么會怪你。趕快休息吧。”說完,姜華翻過身繼續打起了呼嚕來。
“……”‘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樣?’看著一臉無所謂的姜華,琴小蝶只能無奈的上床,和衣而睡。
又過了三日,琴小蝶剛剛置辦完過冬的衣物返家。就聽說家里來了一個重要的客人。本來身為女眷是不應該隨便見客的人。不過,那客人卻點名要看看琴小蝶。而且因為對方來頭不小。所以姜華也沒反對(這幾日都很清閑,所以他在家里面休息),得知琴小蝶回來,就派下人把她叫到正堂。
來人是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古代三十多歲已經算中年了)。顎下留著一撮小胡子,看上去滿正派的。
那人見到琴小蝶之后,微微的笑了笑說道:“這位就是姜夫人吧?”
“正是內人。”
“果然是不同常人。”
琴小蝶聽的滿頭黑線。看看人家,夸贊丑女都十分具有文人的特點。
“這位是?”
“在下解縉,暫任內閣首輔一職。”
“哦,原來是解大人啊。”一聽琴小蝶的腔調。姜華就曉得自嫁夫人八成不知道首輔是做什么的。他猜對了,琴小蝶確實不知道。
“今次前來一是向災民們對二位表示感謝。”
“不用客氣,救助災民是我們應該做的。”琴小蝶和姜華同時說道。
解縉笑著繼續說道:“二則是代表官家來感謝二位的。”
琴小蝶臉上冷汗一閃而過。隨即小聲嘟囔道:“這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了。”對方顯然聽到了琴小蝶的嘟囔話。繼續說道:“官家可不是光說聲謝謝就算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