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 —暗波洶涌兩岸生,蕭蕭秋色問誰恩(4)
- 風情匯東宮
- 冬望
- 3004字
- 2013-07-04 09:47:00
我艱難地從金磚地上爬起,很是慶幸這個時刻頭頂除去了那頂冕冠。端然跪好,俯首額頭抵在金磚上,能夠從如鏡的磚面上看到我蒼白沁汗的臉。我用自己認為最妥當的聲音道,“兒臣接旨。”
“太子年幼愚鈍,資質雖佳卻心有不謀。德行有堪審度,出身更待重查。朕以祖宗萬代基業為重,廢黜軒轅鳳為帝姬,賜寢丹落宮。”父皇的一字一句都會記載在史,更是烙在我的心底。
不知道是誰在石頭上刻出那三十二個字,最讓父皇恐懼的不是別的。我明白,他擔心的是殺父弒母這四個字。我已經弒母,他害怕我殺父。“兒接旨,謝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我抬頭看他,突然眼前朦朧一片,看他時也很不真切。
這個男人是天下最大的人,他有權力廢黜我,更有可能再次立我為太子。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是帝王最喜歡做的事情。為了我的將來,我不得不開口說話,博得這個男人最后的一絲憐憫與同情。
認真地看著他,眼睛里仿佛只有他軒轅暄一個人。“余稚年之搖稷,愧君臣兮輔弼。智仁厚之篤疑,忠孝德兮鐫記。餐莫忘之故禮,寢非安兮昨憶。君不寧之臣涕,父康泰兮兒逸。祈天佑之君樂,禱地佐兮父壽。今永別之鄙見,常南拜兮謝憐。盼繼君之才明,庇王朝兮統一。彌罪臣之頑器,取神鼎兮定基。恐兒難繞父膝,有四事乞君惜。朝起晚睡羹不離,更深露重多添衣。上鑾下轎勤看地,舒心解意尋良妻。行三叩之長辭,請君父兮珍自。”
四下安靜得能夠聽到外面落葉著地的聲音,滴答滴答的更漏聲在寶殿上回音陣陣。我知道我的這首《別君父》足以讓他們都驚愕當場,三叩九拜后,我一手托著自己脫臼的右臂緩緩站起。退了幾步后,踏步出大殿。我數著自己的步伐,一、二、三……
“軒轅鳳,光明宮里的所有奴才都任你安排。朕念你年幼,傷好了再搬去丹落宮。”那一瞬間,我忽然感覺父皇老了。轉身看他時,才覺得他滿頭的白發是歲月流逝最好的證實。“且去吧。朕,還是希望你做個好女兒就行。”
“皇兒會讓父皇無憂,萬歲萬萬歲。”我看著他揚起一抹真實的笑容,眼睛實則盯著那把帝座九龍椅。只要我活在玉霄城一日,我就不會放棄登上皇位。總有一天,我會讓所有人都跪在我的腳下,洗清我今日之辱。
出雍慷殿時,秋夜的晚風揚起我的長裾,明黃色下的艷紅繡云裙像是喋血的火鳳。身后跟著的是常威、芍弋、醉微、隆彥默、尉遲庸、藍仲和肖北,他們誰都沒有出聲說一句話。
平日都是坐著鑾駕經過這一條甬道,我是第一次一步一步地走回光明宮。身后長長的裙裾在滿月之下,耳邊是我的菜玉鞋底擊地的聲音。這身衣服,這雙鞋將是我最后一次穿。
還好,右臂只是脫臼,并無大礙。隆彥默和尉遲庸在一旁默默地為我處理右臂的傷,光明宮正殿內跪著常威和芍弋、醉微三人。藍仲和肖北也沒有以往的多言,我的手臂被繃帶系住掛在脖子上,“你們跟著我也有兩年多了吧。”
“兩年七個月零五天。”芍弋的回答精準得讓我愕然,她雙眸中已經是淚水漣漣。“奴婢愿意一生一世照顧主子,丹落宮冷清孤苦,主子身邊少不了人照應。”
“丹落宮是冷宮,不必任何人跟著。”我抬眼掃視著他們幾個,“你們四人是我當初選入光明宮的,如今我太子之位被廢,你們四個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常威,芍弋,醉微,你們三人是宮中奴仆,自行尋找主子。”
“我不知道現在該如何稱呼你,但是我不會離開。”尉遲庸堅定不移地站在我身后,此刻兩只不一樣的手同時壓在我的肩上。我轉過頭看到尉遲庸與隆彥默二人果毅決絕的眼神,只得點頭。
從這一刻,我感覺到他們兩人像是兩座牢固的山峰一樣坐落在我身后,讓我能夠毫無后顧之憂。左手掩唇,眼神與悄悄抬頭的常威對上。他爬到我的腳邊道,“主子,奴才往后不能伺候您,奴才多謝主子這段時日的寬容。奴才感激不盡,就此拜別主子。”
“常威!你怎么能這樣?主子對你多好,你看主子被皇上貶去冷宮就棄主而去!主子。”醉微跪下來扯著我的裙裾,“奴婢是皇上的暗衛,原本是奉命來監視主子。但是奴婢重來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主子的事情,請主子讓奴婢一直跟著您。到了冷宮主子肯定會受欺負,奴婢雖然武功淺薄,但是會用命保護主子。”
我的心頭驀地一熱,醉微是父皇的暗衛我一直知道,她也從來沒有掩飾。但是她的這幾句話讓我莫名地感動,我卻還問了句,“為什么?你不怕死嗎?”
“主子,奴婢這一輩子都沒有真正地當一回人。”她的眼淚簌簌地淌下,“可是主子不一樣,您對我們這些下人都很好。奴婢本就是個死人,為了主子什么都不怕。請主子相信奴婢一回,好嗎?”
“醉微,不是我不信你,而是我不敢信。”我伸手制止她再次出口辯駁,“我不能帶你去冷宮,你是父皇的人,一輩子都只能對父皇忠心。我不能,也不敢讓你成為我的人。如果你想幫我,可否為我做一件事?”
“奴婢肝腦涂地,粉身碎骨萬死不辭。”醉微淚眼婆娑地看我,我站在她面前時稍稍低頭就湊到她耳朵邊,低聲說了句僅有我們兩個人聽到的話,“去找明橋,讓他將你調到正大宮。監視康王的一切,自會有人將消息傳給我。可懂?”
“奴婢明白了,奴婢告退。”醉微磕頭后才離去。
月漸漸落下,朝陽射入正殿內,而芍弋一直跪在我的面前,藍仲和肖北還是未開口說話,態度不明。尉遲庸、隆彥默一人坐在一邊,等待著結果。
“肖北,孫將軍打算收你為螟蛉義子。”我看著坐在太師椅上的肖北說道,他的眼中閃過詫異與難以置信。“出宮后,好好與他學習武藝。朝堂與后宮爭斗不斷,不適合你。孫將軍定能夠護你周全,平安一生。”
我從他們五人眼中看到驚訝,輕嘆一聲后轉到藍仲身上,“藍仲,你的武學已經比得上弱冠少年。只是文學,稍顯不足。文茂先師的長子文清膝下僅有三女,我去歲和他談過。你已經因為藍家涉案而改名,不如改姓為文,入文家為文家長孫。當然,最終決定還是你。”藍仲出宮,一定會孤苦無依,如果那樣還不如在我身邊。但是有文清撐腰,他就會搖身一變成為世襲長孫。
“藍家已經無人,從今而后我會姓文。”藍仲和肖北并肩走出正殿,向他們期望的光明而去。只是我沒有料到他們兩個會在出門時轉身齊齊跪下,口中的三個字讓我覺得很是心酸,“謝謝你。”
謝謝。沒有必要,畢竟是我將他們拉下水的。于是我只是說了句,“不用。”看不懂他們離開時的眼神,我只能盯著自己受傷的手臂,問正殿上僅剩下的三個人,“知道為什么我會受傷嗎?”
“想要活著走出雍慷殿。”尉遲庸的聲音有著稚年不會有的沉重,十二歲的他在一年多里明白了玉霄城內生存的不易。
“知道為什么我留下你們嗎?”我繼續問他們,這一刻心里空洞的我想要他們給我一些填補。安慰也罷,勸導也罷,一點點就好。
隆彥默冷漠中帶著堅定的言語,穿過正殿沉悶的氣氛傳入我的耳中。“信任。即便你不會承認,這就是信任。”
他的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成為一道永遠抹去不了的記憶。是的,如果不是對他們兩個的信任,我大可像安排藍仲肖北一樣讓他們出宮。就像他們信任我會留下他們一般,我相信他們會留在我的身邊。
我冷厲的眼神落在芍弋身上,聲音中也夾雜著我從未有過的漠然。“知道為什么我會讓你跪在這里聽這么久嗎?”
芍弋霍然抬頭,莫名地看著我搖頭。我起身走到她身邊,深深吸了一口氣,“你應該知道即便是你死在這里,也與我毫不相干。如今我已經毫無地位,可以任人踐踏。說吧,你是誰的人?來我的身邊,究竟有什么目的?”
從她眼中我竟然看到了痛苦和委屈,我不忍地瞥過眼睛,但是我卻管不住自己的耳朵。芍弋語未成句已經泣不成聲,“主子,奴婢從來都不是任何人派來的。奴婢只是您的人,一生一世都只效忠您。”
“芍弋姑姑,這里沒有別人,有什么話你請一一說來。”尉遲庸扶起了地上跪著的芍弋,我眼角的余光看到她起身時的踉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