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神秘藥引
- 藥言
- 水果A
- 2262字
- 2013-05-25 21:10:56
聽說過碧落莊的人說少不少,可是沒有人說得清,因為沒有人進去過,也許有也不在人世了。碧落莊的位置并不孤僻,山腳下,環抱它的陳莊和夏家村都是富庶而且最接近世外桃園的地方,其中不少人親眷在朝為官,亦有不少被封了疆田,又欺近利市,所以有人猜測,想來這碧落莊也是富甲一方的好處所。他們的猜想,無非來自于山腳下能見度不高的亭臺樓閣,和些許珍奇植株,卻也不是沒有道理。
甚至有人論斷,這碧落莊的主人曾經是為名仕或者朝庭顯貴,來到此斡旋以享清歡,莫衷一是,卻最終都不甚了了。
村民而他們的莊主,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青衫磊落,偶爾粗布藍衫,一日三餐均是尋常人間煙火,經常望峰息心,偶爾也來一段劍舞。
而昆城的陸府,某個身影,只能在悉獲一絲光影的燈下,用一根銀針挑開了信紙,了了數行,一眼盡然,沒有一絲猶豫就丟到燈焰上,嘴角噙著笑容絕對是諷刺不是贊賞。
“皆是庸人,看來,須我獨自走一遭了。”引了引燈,火苗頓時亮了許多,走過玄關的時候看似隨意地反轉了旁邊的衣柜把手,卻是另一面格子柜,上面是幾只玉制成的瓶子,銅錢,匕首和一只圓形古怪的器物。想了想,放下匕首。
抓起桌上的包裹,破窗而出,真個過程說得上是行云流水。
這個楊聽川、楊宗主,不要讓人太失望才好。
陸冕琛一點也沒有夜奔帶來的緊張感,也沒有絲毫覺得自己府邸還要跳窗子有任何不妥,只是提起氣勁快行。
似乎有什么朝著宿命的甬道滑落,以一種他需要引以為意的態度。
“師父。”陳寒三步兩步跨過白玉階梯,進入青衿殿,見師父正在聞他的鼻煙壺。
“師父。”陳寒抱拳,半跪著道:“唐耽和夏云泉,李龍禎都在路上了,隔宿到一個驛站,換馬分道揚鑣。”眼看師父心情不錯,可是還是完全沒走岔路,他可不想得罪那滿腹心事的老頭。
“恩,不錯。”楊聽川放下了在手中摩挲已久的翡翠鼻煙壺在案臺上。緊緊這鼻煙壺,識貨的人見了怕是要驚嘆,這可是翡翠中的極品,通體水潤明瑩,色彩碧綠,堪稱“陽濃正勻”的巔峰,或可帝王相比堪。當然這陳寒不懂,即使懂了,他也不敢多看上兩眼。
“陳寒啊,你拜在我門下多久了。”楊聽川沒有看著眼前的人。
“十年零七個月多。”陳寒仍然不敢抬起頭,補上一句,“師父哺育教誨,恩重如山。”
楊聽川眼神回到弟子身上,“陳寒,不是我偏心,其實這一次世俗中行走,本來想叫上你的,我知道你很想出去的,年輕人,總還是喜歡熱鬧和新鮮的——”
“你的師兄們,其實也是任重道遠……”楊聽川意味深長地瞄了徒弟一眼。
“弟子知道!弟子學藝不精,不敢遠行累于師父……”卻被打斷“你小子又沒弄明白我的意思。”楊聽川擺擺手。“這雖說是找藥材,但是上天入地,珍奇藥常在酷暑嚴寒等不毛之地,并不是想象中那般易與,而市面上的好藥往往落在帝皇宮廷之內,也不是那么容易取得,一個不留意,很可能處于劣勢,身陷險境。”
“你暫時還是負責他們的消息吧,一月一書,吩咐他們不要忘了。”楊聽川從青衿殿的紫檀椅上站起來,信手扶起徒弟,二人偕行出了青衿殿,正是邊議論邊走向千紅齋,一路彩色石子鋪成的道路,兩邊盛開的鮮花,美輪美奐。“我把天香堂賞賜給你,意下如何。”不知為何,楊聽川拋出這么一句話來,頓時陳寒驚得一身冷汗。“師父。。師父,這,弟子惶恐!”楊聽川滿意地看了一眼小徒,過了一陣子,揮了揮衣袖,“無礙,這個你也當得起。最近練功很是勤快,幫著我里應外合,也算是有功勞。這就賞賜給你吧!”
“多謝師父。”陳寒有些面赤,顯然是興奮異常,這個謝自然是發自內心的了。
當然這番賞賜是受之金重,卻之不恭,陳寒的態度,算是剛剛好了。
兩人說話時分,見一個窈窕身影,施施然走向這邊。
“……師姐。”陳寒問候了一句。那女子淺笑不在意“陳師弟。”又笑道,“父親好大的手筆,一份禮物就是一個天香堂呢。”
碧落莊之所以稱得上是一個莊,自然占地面積比起一般的村莊不遑多讓,翠竹成蔭,桃紅柳綠,這是外圍人的觀感。而莊主楊聽川的設計則是根據風水忌宜把它八卦的風水寶地,并且還執著地讓山上四季花香,春蘭秋菊夏芙蕖冬天的素心臘梅,單是這荷花,便是有藍墨色的稀奇品種,浮于水上,亦幻亦真。
而女兒住的千紅齋,則真的是姹紫嫣紅,芍藥,罌粟,牡丹,合歡,晚香玉,以及高個兒的海棠,木棉,各種層次紅色的依偎。
天香堂,也就是賞賜給陳寒的這一座,也是匠心獨運。四周的假山流水,構成了山環水抱,坐北朝南,南方正是那古意的清歡亭,紅欄桿上的金粉題字正是“遠嫌避怨人間喧腦鬧,我自以清為歡”傍晚時分,蓮池升起淡淡的霧氣透過夕陽的血紅,成了淡淡的粉紅,煞是好看。
莊內,除了青衿殿和撫子殿的臺階是和田玉以外,其余都是漢白玉,雖然有所不及,也算得上是彌足珍貴了。陳寒在自己的訝異中已經走進了天仙堂,撫摸著黑檀門口中喃喃不知所語,楊聽川召回女兒,笑笑離開了。
楊柳仙白衣勝雪,外延又著了件薄如蟬翼的黛藍色紗衣,一根銀色絲帶約束出纖纖蠻腰,加上她麗質天生,不可不美。
楊柳仙側首回望看了一眼陳寒,道:“您這是讓我吃味了,爹。”
楊聽川捋捋盈寸胡須:“弟子便如骨肉一般,日后還多有用他之處。給他的自然沒有你的好,何來吃味?”
不說這個還好,說到這里楊柳仙眼眶一紅,:“爹,你把唐耽趕走在外邊吃苦受難,這小子卻無端地撿了個便宜,在這里享清福!”
聽到女兒說起情郎,楊聽川道:“唐耽的功夫到家,本身也聰明得多,為人恬淡卻心細如發,我要的東西,雖然叫了幾個人出去,估計最后還是他拿得到最珍貴的,來日方長嘛。”
李龍禎,夏云泉也是村莊里的佼佼者,否則也不會被楊聽川單獨提攜成為內室弟子,但是無論是天資還是為人,和唐耽相比都有不及。在楊聽川自己看來,唐耽可是有半個自己的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