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山中何所有
- 萬般皆下品
- 相與相尋
- 1042字
- 2012-12-10 16:48:04
“你就知道知識勝于皇冠,可現在老師多難當,你知道嗎?一家就一個孩子,說啥不聽啥,趕上給那封建社會給皇子當太傅了。家有萬擔糧,不但孩子王。我這么水蔥樣的姑娘,又伶俐又漂亮,在哪不都得風生水起的,干嘛非得遭這份罪!就咱小瑩這能力,上政府混給一官半職,那是多輕松的事。”
“風生水起?你眼里的風生水起是什么樣的?像王蔚,冼郁藍那樣的叫風生水起?真是不夠惡心的?”
王蔚,冼郁藍是媽媽的同學,都是部門領導,很有能力。可爸爸卻總是瞧她們不起,說她們骨頭輕賤。女人當領導,尤其是漂亮女人當領導,不是被潛規則,就一定是靠緋聞上位。這樣的邏輯等同于不是A就是A,不是罪犯就是犯罪,適用于任何人,不存在幸免。只是這樣狹隘的認知發生在爸爸的身上,卻讓路紫瑩一直不理解。
“衙里無人莫做官,小瑩,你要是爸爸的女兒,就安心的當老師,不準去政府。”還沒等路紫瑩發表什么看法,爸爸的慍怒已經很明顯了。
“瑩瑩不是你一個人的女兒,憑什么必須聽你的?我的女兒這么有能力,為什么不讓她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難道像你這樣一輩子普普通通就好了,像你這樣干多少工作,領導會看見?恐怕不對著點名簿,連你的名字都叫不上呢。”
媽媽這話說的刻薄。嫁了官官娘子,嫁了賊賊婆姨,嫁給屠夫翻腸子,這是媽媽經常感喟的事。但是恨夫不成材也就罷了,如今連女兒選擇職業的權力也要被那樣偏頗的觀點左右,媽媽又哪能不生氣呢!
爸爸在文化部門做了一輩子的普通職員,平凡平庸,卻從不艷羨權力。他對于領導的態度從來都是敬而遠之。以前路紫瑩也像媽媽那樣認為爸爸是沒有能力、木訥、不會來事,而現在路紫瑩終于明白爸爸的人生理想和權力根本就是對立的。
人生觀念不同,好與壞的標準便是大相徑庭。所謂甲之砒霜,乙之蜜糖。有些事情,對于有的人是悲苦酸辛,望而生畏,而對于有的人卻是甘之若飴,有游刃之樂。
“無知,淺薄!”爸爸再也不屑于和媽媽爭辯,但他明顯的心情不好。連楠楠似乎也感到這一刻長輩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只是偎在路紫瑩的身旁一言不發,眨著眼睛看看這個,看看那個。
媽媽忽然間淚落胸前,毫無征兆的抽泣起來。
“我可不是無知淺薄,要不怎么會嫁給你這么個書呆子!”這是媽媽對自己婚姻的總結。從前路紫瑩就聽媽媽和別人開玩笑,說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那說明鮮花聰明,知道牛糞的養料最豐富。這話想來也是對生活的感慨。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愉悅,不堪持贈君。爸爸明明知道他能和媽媽分享的,也不過是一種虛空,但他卻這樣的鄙薄媽媽的人生理想。
爸爸的堅守和媽媽的向往,又哪里是對和錯所能夠評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