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穿梭,星辰流轉(zhuǎn)。
九州博古的大殿前,一個約么十一、二歲的少年坐在石階之上輕聲嘆息。
“三弟?你這是怎么了?”一年長些的少年路過,輕輕俯下身來向少年問道。
“太子殿下......”年少的三殿下見是太子殿下,連忙起身畢恭畢敬的行了個禮。
太子寵溺的摸了摸三殿下的腦袋。
“不是都說過了,咱們兄弟私下里不必如此多的禮數(shù)。就像小時候一樣,隨意些就好。”
三殿下聽了,輕輕點(diǎn)了點(diǎn)頭。
當(dāng)朝的太子殿下是與三殿下關(guān)系最為親近的長王兄。王兄長他七歲,自小便對他照顧有加,寫字、撫琴、舞劍、騎射,多數(shù)都是由王兄親授啟蒙,二人關(guān)系自然也比其它王子間更為親近。因此,三殿下言語間也就沒有太多避忌,直接將心中的苦惱傾訴而出。
聽完三殿下說完,太子殿下眼神之間似有一瞬的閃爍,沉吟半晌,才又開口。
“三弟,這事兒你應(yīng)當(dāng)早些同我商量的,如今惹怒了王后娘娘,恐怕......”太子話說一半,不禁神色一沉。
“太子哥,臣弟聽說梅妃娘娘還算是臣弟的表姨母呢,可為何母后卻似乎不太喜歡梅妃娘娘?臣弟只是想為梅妃娘娘畫一幅畫像作為生誕的賀禮以表孝心,但不知為何,母后不但撕毀了畫作,還大發(fā)雷霆不許臣弟日后再踏足倚梅苑。”
太子輕嘆一聲,“我想,王后娘娘并不是不是不喜歡梅妃,而是......有所避忌。”
“避忌?母后因何要避忌梅妃娘娘?”
太子言語稍稍一頓,“你還小,不必知道這些。有朝一日你總會明白當(dāng)中的因由,現(xiàn)在不必深究這些。”太子用略帶憐惜目光的看著自己這個行三的王弟,他是所有弟弟中最聰明、最懂事、最恭謹(jǐn)謙順的一個,可是也是最命途多舛的一個。太子其實(shí)也想將真像告訴他,但是現(xiàn)在卻不是最好的時候,畢竟他年紀(jì)尚幼,即便知道事實(shí)也無力扭轉(zhuǎn),還不如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相傳,正宮王后孟氏入主中宮多年無所出,曾遭到朝臣彈劾。一度有不少老臣聯(lián)名請旨廢后,改立大殿下生母榮妃為后、冊立大殿下為太子。
當(dāng)時,已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孟氏一族得知王后正宮之位將要不保,便又立即送了王后貌美的表妹梅氏入宮,以襄助王后孟氏穩(wěn)固后位。
誰知,梅氏因生得花容月貌,很快便得到了衛(wèi)王的寵愛,一路扶搖直上,沒用多久便破例晉了妃位。衛(wèi)王不惜在宮中大興土木,專為梅妃辟了一方土地,為其建造了一座專屬的宮苑,并親手在宮苑周圍種滿梅花。
有了梅妃夜夜吹枕邊風(fēng),衛(wèi)王最后雖仍是堅持冊立大殿下為太子,但卻沒再提過冊立容妃為后的事情。廢后風(fēng)波得以平息,王后孟氏的位子也暫且算是保住了。
不久,梅妃娘娘便懷上了王嗣,地位更加非同一般。更有傳聞,說是只要梅妃娘娘一招誕下王子,便有極可能取代中宮之位,成為正宮娘娘。
而后,梅妃臨盆,果真誕下了一位小王子。可不知為何,忽然一夜之間天翻地覆,梅妃母家被冠以謀逆嫌疑,判處流放,而梅妃也受到牽連終身禁足倚梅苑。至于梅妃所誕下的小王子,自然而然的被過繼到了身為梅妃表姐的王后膝下。
正得圣寵的梅妃被禁足,而因多年無出地位險些不保的王后名下平白添了個王嗣,自此后位得以穩(wěn)固。此中無需多言,明眼人一看便知。
梅妃誕下的王子行三。當(dāng)然,一直沒有子嗣的王后起初對三殿下的確視如己出,悉心教導(dǎo),愛護(hù)有加,并對其寄予厚望。但沒想到的是,幾年后,王后竟中年得子,也誕下一位小王子。自那之后王后對三殿下便不再那么上心了,滿心全都撲在自己的親生兒子身上。
梅妃的事情還是早些年間的事兒,宮中知道內(nèi)情的老人兒現(xiàn)今還在的也并不多了,也就衛(wèi)王、王后、大殿下和幾個年紀(jì)大的妃子是清楚的,但是誰都不會提起、也不敢提起。所以,宮里新晉的人也都不甚清楚當(dāng)中的情況。只是昭陽宮的下人們卻是都看在眼里的,王后娘娘對這昭陽正院的兩位殿下可是一個百依百順?gòu)蓪櫟叫募鈨海鴮α硪粋€卻是冷言冷語刻薄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