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善惡論
- 嘗過的滋味
- 佛魔不收的紅塵過客
- 1007字
- 2014-02-12 14:36:56
吾年少頑劣,厭校園之書籍,喜讀古之英雄列傳,立志當豪杰,許生性愚魯,窮索冥搜始終尋不出英雄豪杰之共性。已過兒時羨慕年紀,遺憾卻沒成為兒時想成為的人。深夜無眠苦思冥想英雄與梟雄,帝王與草寇,善與惡的劃分,失敗與成功-------恍然大悟,萬物皆水火之理。人之初性本善,善是先天固有之物,惡后天應有之物,乃食之根本。此惡非翻臉無情,轉眼無恩,何解?待吾道來。
終生棲守大善者,潦倒一世,畢生為惡者,世人遠之棄之,寂寞一生。唯善惡參半者,榮華權貴留名萬古。凡解善乃惡外之物,惡乃善內之身。善惡參半涉世之道當世豪杰。
善宜明,惡須韞。善焚香知神人鬼,惡玉韞藏珠瞞神騙鬼蒙人。出污泥不染之質,根離污泥之滋養必亡,談何之質?
口中常言禮佛之事,心中常有向魔之心。遇善佛光普照度世人,遇惡黑煙滾滾魔懼己。
逢大惡以退為進,項羽蓋世之雄,風云叱咤。奈何垓下之敗不肯渡江,不知退乃進之動力。雄羊搏斗退以數十步,為求助跑大敗對手。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解退一步之法。
欺善燒香懺悔難免罪孽,殺惡怒對蒼天何罪之有。凈里污里來去自如,明里暗里分善惡而動念,善念多施舍,罪惡勿傳播,志龍非無恥之人,只多年奔波,心之感悟筆之與書,非授人以罪惡。
無償奉獻謂之善,何為惡?惡之解,易而難,三教九流達官顯貴都言之一二。太宗世民玄武之變殺兄滅弟不念手足之情,納嫂為妃不顧倫常之理,貞觀之治千古明君。善惡怎辯?
武帝媚娘包.養男寵淫亂不以為恥,實行酷吏,殘害子孫。虎毒而食子。而農曾評“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知人善用,重視人才,百姓富裕為開元之治打下基礎。功過怎言?世民媚娘都難評善惡,而況與世人乎。
為友須有七分俠氣,拔刀相助義不容辭,結朋要存三分疑心,疑在了解前,德在了解后。
處世何必邀善功,無惡便是功,遇惡何必留情面,留情依在怨恨中。念恩不忘怨,讀菩提名句,聽魔鬼之妙曲。
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半人半鬼,半佛半魔。平衡如水火,天地陰陽之法。
大智若愚行善。若愚大智藏惡。如此受益,反之招損。
萬物皆陰陽之變化,怒而笑之,喜而勿歡,思之而后動,外柔內剛。乃處世詭道之法。善之美乃惡之存。
紅塵俗世七情六欲缺一而不歡,英雄梟雄踏白骨主宰萬民,何謂善良?罪惡何處?何為歸宿?何為本命?水火之勝在于眾寡,善惡亦是如此。濫好人未必換來感激跟同情。
別咒罵我無情,我曾經也是個單純善良的孩子,只是被俗世逼成了城府極深的瘋子。別問我可以給你什么?先問你想要什么?再問你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