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手筆(一)
- 皇后策:世家嫡女
- 西門含姝
- 1088字
- 2012-06-26 15:48:10
午后天氣正好,三太太令人將蕭云溪叫來,母女兩坐在靠窗的美人榻上,一起做女紅。
蕭云溪前生在宮中為宮婢,有時候不僅要自己縫縫補補些東西,還要討好管事的姑姑太監,少不了也得幫人做針線活。此時做起來也不手生,比同齡的女孩已好上許多。三太太卻還不滿意。
三太太是個躁性子,在繡工這等細致活上卻十分出色,時不時指點下蕭云溪。
“娘的繡活真是好。”蕭云溪給拍馬屁。
三太太自豪道:“論起繡工,十個你也不是娘對手。”轉而嘆氣,“如今你爹和哥哥也好啦,娘不琢磨這個,還能琢磨什么,又不像你二伯母,還能幫著管管家。”
聽出話里頭藏著些不舒坦,蕭云溪湊上去靠在三太太懷里,“娘不喜歡教我?”
“你這丫頭!”三太太笑著拍她,丟下手里針線,打開話匣子,“娘不是不樂意教你。只是長房二房都管家,就我一個閑人。你二伯母還病弱剛好,我呢,整天好好閑著沒事,愣是沒人想起我來,只怕下人背地里都要說我沒用,看不起我們三房。”
要說三太太不是愛攬權的人,可就是氣不過。都是兒媳婦,以前一個長嫂管家也就罷了,長房么,以后二房三房都要分家的,何必多此一舉。可現下二房都幫著料理中饋,獨獨撇開三房,這又算什么,好叫人下不來臺。
三太太想想就生氣,跟女兒抱怨,“往常我是要照顧你爹他們。現今人都好了,咱們三房又哪里不如人,不過就是看我不順眼,也忒偏心了些。”
這樣的話不好接。
蕭云溪其實也明白老太爺意思。
這一回叫二房出來幫忙管家,本來就是為了敲打長房。而娘和曾氏積怨日久,再把娘都攙和進去,只怕曾氏就要狗急跳墻,大鬧一場,何必鬧得家無寧日,再說不看僧面還得看佛面。何況,娘的脾氣,真的不適合管家,恐怕一不小心,又要被人帶到溝里去。
蕭云溪只得勸三太太,“咱們關起門過日子就是。再說哥哥如今是解元啦,今后還要中狀元,給娘爭大大的誥命回來,誰敢瞧不起狀元的娘!”鼓著眼睛氣呼呼的樣子。
一番話說得三太太心花怒放,將蕭云溪摟在懷里拼命揉搓,“哎喲,娘的乖女兒,都曉得你哥哥要當狀元啦。”
蕭云溪握起小拳頭,拼命點頭,“哥哥一定會中狀元!”
宋媽媽也笑道:“憑咱們少爺本事,他不中狀元,誰還能中狀元。”
說到蕭行燁,三太太又開始擔心,“也不知你哥哥在淮州如何了。唉,我說要多給他添幾個人過去伺候,他偏說書院那頭人人都只隨身兩個書童,一個丫鬟都不肯帶。他那兩個書童,我看還不到他腰高,能做些什么?”
半月前,蕭行燁見家中大事已定,暫時風平浪靜,就帶了陸邵前往淮州。因老道士臨走前說他才調養好還需多休養,南樵先生也以為少年得志,難免滋生傲氣,命他暫且磨一磨。蕭行燁便決定明面會試不去考,先在西山書院閉門讀書。這一閉門,恐怕就要年節才能回來了。三太太因此常常掛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