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惶恐(三)
- 皇后策:世家嫡女
- 西門含姝
- 1114字
- 2012-06-26 15:48:10
承平九年,二月二十八,大慶各處張貼圣旨。
天子下詔,將原本的衛(wèi)營改為東西二營,東營劃分九部,號九龍軍,拱衛(wèi)京畿重地,接管京中禁衛(wèi)大權。西營則改作紫衣衛(wèi),乃天子親衛(wèi),有監(jiān)察天下文武百官之權。
前腳詔令方到各處,后頭京中派遣駐扎各地的紫衣衛(wèi)便陸陸續(xù)續(xù)到各道設衛(wèi)所,行監(jiān)察地方官員之職。
一時大慶人心涌動。
二十九這晚,連夜從淮州趕回的吳大老爺悄悄到了蕭家。
“廖保一到,就令人抓了王福成,打入衛(wèi)所督獄,下頭孫別駕,來長史也被牽連,三個上佐官,如今只剩下個司馬。”吳大老爺面色蒼白,回憶起紫衣衛(wèi)緹騎在城中四處飛馳,毫不留情抓人的情景,手里茶盅不停抖動。
老太爺轉動玉石球,面色沉肅,問道:“女眷呢?”
“唉,都下到大牢去了。”說到這個,吳大老爺越發(fā)神情枯敗,仿佛女眷們在寒夜中哭啼悲嚎的聲音還回蕩在耳邊。“一個從三品,三個從四品,在淮州經營近十年,就這樣完了,家門盡毀呀。”聲色惶惶,“聽說一旦落罪,女眷統(tǒng)得發(fā)為官奴。”
吳大老爺說的汗如雨下。
實在是不能不心驚膽顫。
一州主官,素日威風八面。妻子自然也是有誥命的夫人,高高在上,一朝天翻地覆,怎叫人受得住。
聽得這消息,老太爺和三老爺都不禁面面相覷,露出憂色。
“發(fā)為官奴,這,還不如到教坊司去,下手這樣狠。”三老爺擔憂道:“爹,這恐怕是要……”
“別說了!”老太爺抬手阻止三老爺的話,重重嘆口氣,“承平二年,皇上遵先帝遺詔娶了李皇后,如今的王皇后卻做了皇貴妃,王太后攝政,王家滿門榮寵,烈火烹油啊。”
吳大老爺和三老爺聞言彼此對視一眼,面色復雜。
“承平三年,十六歲的皇上用內務府錢財建天子衛(wèi)營,承平七年李皇后崩逝,皇貴妃成了王皇后,年末王太后就沒了。承平八年,皇上組建天機閣,招心腹重臣入閣,自此摒棄內閣不用,天機閣多為寒門科舉士子出身。又在后宮設中府庫,把內務府采買,皇家名下田莊,賜莊,都交到中府庫手上。今年又改衛(wèi)營分為東西二營,弄出個監(jiān)管天下百官的紫衣衛(wèi)。”老太爺苦笑一聲,淡淡道:“大外甥,你還看不明白?”
吳大老爺一時汗如雨下。
他當然明白,再是明白不過。這是天子一步步在將前朝后宮乃至兵權都抓到手中。當年王太后不是天子對手,只得在臨終前拼命將侄女扶上后位,奈何王皇后資質愚鈍,膝下又沒個皇子撐腰,沒法護住王家。
眼見得天子步步緊逼,各大世家都忌憚不已,無力反抗,他也是整日擔憂。但又有什么法子,恩師是王廷建,王家九房人,這時候撇開只怕也是來不及了。
蕭家這個舅舅雖是商戶,眼光卻甚毒辣,否則自己也不會在危急時連夜趕回來跟他商量。
昨天人物表發(fā)錯了,我立時重發(fā),結果給我退稿,完了再發(fā)審核又過不了,我很暴躁,不明白啥意思,只有重發(fā)一遍,大家看這個吧,神馬云家的不要看了,那是我圖省事另一個文用同樣架構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