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終于當上皇后
- 武則天——你真牛!
- 南都貓王
- 1214字
- 2012-09-06 10:41:50
永徽六年(公元六五五年)十月十三日,皇上和武則天看到王皇后已經沒有多大的實力,而且諸遂良被逐出京城,長孫無忌也不敢出聲了,覺得時機基本成熟,就下詔稱:“王皇后、蕭淑妃企圖下鴆毒謀害他人,天理難容,從今日起,廢王皇后為庶人,其母柳氏及其兄弟,一并除名,流放嶺南。”
在武則天的暗示下,禮部尚書許敬宗向皇上啟奏道:“已故的王皇后父親王仁祐還留存司空的稱號。請皇上把這個追贈的封號削除了。”皇上同意了許敬宗的提議。
武則天又指使擁武派的禮部尚書許敬宗、中書侍郎李義府、司空李勣、御義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這些心腹多方宣傳鼓動。不久,朝野上下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武昭儀做皇后是大勢所趨的事,于是被勸服的百官聯合上表請皇上立武則天為中宮之主。
皇上和武則天商量后,決定叫禮部尚書許敬宗執筆寫詔書。
許敬宗拿手好戲是寫詔書,而且寫得非常出色。當年太宗親征高麗,在遼陽駐蹕山大敗高麗兵,許敬宗站在馬前揮筆起草詔書,用時甚短,但用詞相當華麗,太宗十分贊賞他,從此令他專掌撰寫誥令事宜。
許敬宗接到皇上和武則天的命令后,搜索枯腸,終于寫出了一篇讓皇上和武則天都滿意的詔書。
詔書只揀好的方面寫,只字不提武則天侍奉過皇上并做過尼姑的事,詔上寫道:“武氏門著勛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后庭,譽重椒闈,德光蘭掖。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待從,弗離朝夕,宮壸之內,恒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圣情鑒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
十月十九日,皇上正式下詔立武昭儀為皇后。
過了幾天,剛當上皇后的武則天給皇上表道:“陛下先前想把臣妾立為宸妃,韓瑗、來濟面諫認為此事古無先例,萬萬不可。這事極其難得,這事難道不是表明他們真心為國嗎!請皇上褒賞他們。”
皇上拿這個奏折給韓瑗、來濟看,他們看過之后,臉色煞白,又驚又恐,多次請求辭去現在的位置,皇上和武則天早就商量好了,故意不許他們辭官,這讓他們如坐針氈,憂心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皇上和武則天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昨天他們先是固執不讓武則天當宸妃,后又堅決反對武則天當皇后,但最終他們的反對一點用處都沒有。
十一月初一,舉行隆重的冊立皇后儀式,由司空李勣主持。
第二天,文武百官及蕃夷酋長在肅義門朝見新任的皇后武則天。
初七,追贈武皇后父親武士彟為司空。
本月,武皇后處死王皇后、蕭淑妃。
在這次擁立武則天當皇后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禮部尚書許敬宗、司空李績,皇上和武則天沒有忘記他們,在他們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時候,還特許他們兩個每到上朝日子可乘小馬入禁門至內省。
許敬宗、李績他們兩個不僅生前有優待,死后也同樣讓世人羨慕不已。許敬宗八十一歲高齡死后,高宗還為他舉哀,罷朝三日,下詔文武百官去他家掉喪,并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都督,陪葬太宗所在的昭陵。李績七十六卒,高宗也親自為他舉哀,為他修建了陵墓,并親自撰書碑文,輟朝七日,加贈太尉封號,謚曰貞武,陪葬昭陵。這正應了“順我者昌”這句千古傳言。不過,這是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