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李義府因禍得福

祖籍饒陽縣的李義府擅長寫文章,在太宗在位時就曾做過監察御史,崇賢館直學士。在高宗繼位后做弘文館學士、中書舍人。

李義府是個文人,文人又好雕蟲小技,而且骨子里還有些清高。李義府只活了五十三歲,著有文集竟達四十卷之多。

能舞文弄墨的李義府,在太宗年間就因撰寫《承華箴》而受太宗夸獎,并下詔賜給他玉帛四十匹,又命令他著手準備撰寫《晉書》。

位極人臣的長孫無忌不太會吟詩之類的風雅之事,便十分討厭文彩出眾的李義府,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長孫無忌決定下放這個不可一世的才子李義府遠離京城,去遙遠的壁州做個小小的司馬。

調令還未下達到負責執行的門下省時,李義府從要好的朋友那里得知了這個讓他十分痛苦的壞消息。

李義府知道,對于文人而言,京城是全國文人聚集的地方,這也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在這里有各式各樣的最新的思想,是寫詩最好的素材。還有這里最靠近皇上,越靠近心臟的地方得到的血液也最多,同樣,越靠近皇上得到提拔晉升的機會也最多。

從小小的饒陽縣出來的李義府自然不想再去別的窮鄉僻壤的鬼地方呆,只想留在異常繁華的京城里。

李義府去同是中書舍人來自幽州的王德儉家里商量此事如何是好。王德儉很同情他,為他的不幸遭遇憤憤不平。

王德儉決定無論如何要幫他一把。

王德儉說:“皇上想要立武昭儀為皇后,猶猶豫豫,沒能最終定下來,就是唯恐宰相大臣持反對意見。如果你能上言皇上說武昭儀為皇后是人心所向的事,就可以轉禍為福了。”

愁眉苦臉的李義府立刻笑逐顏開起來,說:“啊,太好了。幸虧你提醒我,我都快急瘋了。真的太感謝你的建議了,成功之后再擺桌小酒好好謝謝你。”

王德儉說:“畢竟同僚一場,我也看不慣長孫大人一手遮天為所欲為的霸道樣。今晚你就替我值晚班吧。”

晚上,李義府頂替王德儉值班。李義府早就寫好了一份奏折,說王皇后違反了本朝的“七出”法律規定。“七出”的順序分別為“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盜竊、妒忌、惡疾。而王皇后沒有子嗣,而且心胸狹窄,愛擾舌頭,不能與妃嬪和平共處,犯了“七出”中的“無子、口舌、妒忌”這三大條,理應廢除王皇后之位。而武昭儀出身高名門,人品好,又生有子嗣。立武昭儀為皇后是人心所向。請皇上順應人心,立武昭儀為皇后。此乃國之大幸,天下黎民百姓之福也。

高宗看了奏折,很高興,遞給站在旁邊的武則天看。

武則天接過來,仔仔細細地看過一遍,對皇上說:“皇上,機會來了。我們好好利用這個李義府,好好重獎他,那些慣于見風使舵的墻頭草就會倒向我們這一邊,我們的計劃就多一分成功的把握。”

高宗于是立刻傳令召李義府進見。

李義府來見過高宗和武則天。

高宗說:“愛卿一心為大唐的江山萬代著想,實在是難得的忠臣。.朕獎賞分明,特賜愛卿珠寶一斗。”

李義府連忙跪下,說:“謝皇上隆恩。”

高宗說:“愛卿平身。”

李義府還是跪在原地不起來。

高宗說:“愛卿還有何事?”

李義府說:“聽人家說,要調臣去壁州做司馬。臣想在皇上身邊效犬馬之勞。”

高宗說:“難得愛卿如此忠心,朕準了,不用去壁州任職,仍留在京城,職位不變。”

李義府連連磕頭,說:“謝皇上隆恩。”

第二天,武昭儀又派遣特使去慰勞他,并不按常規的提拔官員的方法擢升他為中書侍郎。特使還說武昭儀對他的文筆大為贊賞,要他今后好好干,好好表現自己的一片忠心,皇上和她不會忘了他的。

李義府因禍得福,旋升為中書侍郎的消息在宮中不脛而走,一天之內整個皇宮的人都知道了。見支持武則天有利可圖,御義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也轉而支持武則天當皇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分宜县| 银川市| 乐安县| 铜山县| 饶阳县| 思南县| 吴桥县| 错那县| 贵定县| 姚安县| 朔州市| 盐源县| 襄垣县| 夹江县| 越西县| 宝清县| 潍坊市| 吉安市| 安阳市| 尉犁县| 大关县| 陆丰市| 盈江县| 宁津县| 芷江| 新和县| 苍山县| 富平县| 界首市| 陵水| 沭阳县| 临高县| 河西区| 巴彦淖尔市| 桂阳县| 千阳县| 荃湾区| 凭祥市| 青海省|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