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冤鬼纏身
- 再摘魔頭
- 連元宵
- 3547字
- 2014-06-12 13:03:35
鄭法師進了房間,黎有道卻似小鬼遇著閻王爺一般,急急退縮于墻角,哆嗦不已。
“大膽妖孽,還不快快伏法受死!”
鄭法師大喝一聲。
兩個徒弟念念有詞,上前把黎有道捉將過來,按在椅子上。
鄭法師點起一盞臘油燈,攤開各色法器。
“還請嘯大人、嘯老板暫避才是。”
鄭法師做法事,不讓外人在場。
也就一頓飯工夫,法事結束。
等嘯天雄、嘯天梅再進了屋里,卻見黎有道安睡于床上,面相平和。
“蕭老板,這個要黎大人隨身攜帶,滿七七四十九天后,埋于自家門前。而這個,且于今夜子時,埋于馮大戶家門前。”
鄭法師手里拿著兩只黃色小布袋,遞給嘯天梅,并作了交待。
嘯天梅滿口應承,封了厚厚賞錢。
鄭法師師徒走后,嘯天梅偷偷打開布袋窺探。要黎有道隨身攜帶的,是個紅漆小人偶,人偶手持桃木劍,胸背均畫了符咒。要埋于馮大戶門前的,卻是一撮黑乎乎的紙灰。
不一會兒,黎有道醒來,卻是神態自若,精神振作,嘯天雄與嘯天梅自是歡喜。
當夜子時,嘯天梅指派黎有道之親兵,把袋子埋于馮大戶家門前。
孰料,兩個親兵鬼鬼祟祟埋布袋之事,卻被林錫城的暗哨看了個真真切切。待他倆一走,暗哨便悄悄挖了出來。
次日,暗哨便將此事報與林錫城,并上繳了那只小布袋。
“此乃鄭法師之物,必是為黎有道做了法事。”林錫城說。
黎有道被“鬼風”撲倒,后又被惡鬼附身之事,早已傳至林府。
“不做虧心事,焉怕鬼敲門?”
劉四秋接過那布袋一看,頓時心里一亮:收拾黎有道之時機已然顯現。
熊二之事完結后,劉四秋來到大營,召開“大營搬遷事項”之議事會。
嘯天雄見劉四秋身邊多了親兵,心里不免“咯噔”了一下。
參加議事者分別為:劉四秋、嘯天雄、黎有道、林錫城、嘯天梅、高大戶。
高大戶補的是童一山的缺。
林木和林森留在議事廳門外,趙大壯攜刀帶槍,立于劉四秋身后。黑豹則伸著舌頭,蹲于趙大壯側旁。
劉四秋清清嗓子道:“議事之前,且宣布一項事宜。”
“鑒于熊副總兵光天化日之下被殺一事,今日起,本官增加兩名親兵,趙大壯升為侍衛長。”
劉四秋之語氣自是不容置疑。
“劉鎮守,下官亦有一事相商。大營副總兵缺位,論資排輩,應一營把總胡又沖頂上。”
嘯天雄及時提出副總兵補缺事項。
“鎮守大人,胡把總驍勇善戰,勞苦功高,任副總兵乃眾望所歸。”
黎有道附和道。
劉四秋環視一周,爽快答應。
“既然如此,便定胡又沖為大營副總兵。本次議事,且喊來一并參與。”
嘯天雄和黎有道卻是大感意外。想那一劉二劉在時,嘯天雄之任何提議,均等同放屁,不與理會。
林錫城對劉四秋的做法自是贊賞。
不一會兒,胡又沖進來。他朝嘯天雄和黎有道看一眼,坐了下來。
“胡把總,從今日起,升任你為民團副總兵。”
劉四秋鄭重宣布。
“多謝鎮守大人、總兵大人和軍師大人之栽培。”
胡又沖起身行禮。
“今次議事,主要是大營之搬遷......”
劉四秋轉入正題。
“大營搬遷之籌款方案,本官與嘯總兵、黎軍師均無異議,林先生、嘯老板亦是同意,就此定下。此事由胡又沖副總兵負主責,林先生、蕭老板、高大戶負次責,抓緊籌款。”
“新大營之建造方案,本官已與嘯總兵、黎軍師實地勘察,方案已成。因見黎軍師印堂無光,神情萎靡,此事亦由胡副總兵負主責,黎軍師則負次責,抓緊開工。”
劉四秋如此一說,嘯天雄等不覺齊看黎有道,還真就覺得他神情不佳。
“黎大人,老夫卻有一劑偏方,專治夜夢盜汗、陽氣不足之病癥,效果奇佳。”
林錫城暗中配合。
黎有道一聽劉四秋說自己印堂發黑,而林錫城又說什么陰盛陽衰,心下十分不安。
“熊副總兵擂場被殺,兇手卻于團團圍困之中逃逸,民團之渙散無力,觸目驚心!”
劉四秋話鋒一轉,說起熊二之事。
“本官交待黎軍師緝拿兇犯,多日過去,竟是不了了之。不知是軍師無能,還是暗自抗命不尊?”
劉四秋逼視黎有道,嘯天梅則怒火中燒。
“本官上任以來,不足三月,先后發生三起命案。金員外死于暗夜,童鄉紳死于清晨,而熊副總兵則死于光天化日之下。兇徒膽大妄為,日漸囂張,嘯總兵,本官且問,二百民團,卻有何用?”
劉四秋直視嘯天雄。
嘯天雄之臉面“呼”地成了豬肝色。他惱羞成怒,卻是生生忍下。因為,劉四秋身后之趙大壯,真乃一尊兇神惡煞。
劉四秋斬釘截鐵道:“據本官所查,馮大戶與熊副總兵并無冤仇,真相為何?必要活捉‘飛鏢王’。”
議事會散后,劉四秋安排尤志清寫了胡又沖和趙大壯之委任狀,蓋了印章,吩咐張貼于大營門前和苗鎮街上。
劉四秋并沒在大營逗留,也沒進他的住處。
“他奶奶的!竟敢當眾羞辱老子......”
嘯天雄暗自叫罵。真沒想到,姓劉的竟拿熊二之死,堂而皇之地扇自己嘴巴。
瞅著劉四秋離去之背影,嘯天雄恨不得派人捉了,拉回他的住處,然后點上一把火。
“姓劉的必須盡快斬除!一是火燒,只要進入大營之住處,就要點火。二是刺殺,北山開工后,他必定要去察看,捉機行刺。三是劫殺......”
嘯天雄與嘯天梅、黎有道、胡又沖聚于萬花樓,商榷干掉劉四秋計劃。
“姓劉的住入林府,真以為有了金鐘罩鐵布衫了?大哥,干脆一頓亂槍,把林錫城也一同打死算了,何必遮遮掩掩......”嘯天梅憤憤道。
議事廳里,見劉四秋訓斥了黎有道,又訓斥嘯天雄,嘯天梅真想一頭撞過去,與劉四秋拼個你死我活。
“大人,小的刀山愿上,火海敢闖。”
胡又沖目光兇狠,表露忠心。
“大人高屋建瓴,已有三項方案,我等須依計行事,不宜魯莽......”黎有道說。
黎有道一邊說話,一邊不住撫摸腦門:此時之印堂,可有光澤乎?
臨近吃晚飯時,劉四秋突然回到大營。
“尤謀士,胡副總兵何在?”
劉四秋找不見胡又沖,便問尤志清。
“啟稟大人,胡副總兵上街有事。”
尤志清替胡又沖打哈哈。
“且告之,明早備齊人馬,大營待令,本官欲往萬花樓查人。”劉四秋說。
“小的明白。”
等劉四秋一走,尤志清趕緊飛身上馬,往萬花樓通風報信。
路上,正遇著返回大營的黎有道和胡又沖,尤志清便把劉四秋之交待相報。黎有道一聽,感覺事態嚴重,便與胡又沖、尤志清回了萬花樓,向嘯天雄報告。
此時,嘯天雄正在艷兒的服侍下騰云駕霧,聽黎有道說有要事相報,便揮揮手,讓艷兒退下。
“大人,尤志清報,劉四秋明日來萬花樓查人。”黎有道說。
“查人?查啥人?”嘯天雄問。
黎有道就讓尤志清復述一遍。
“奶奶的!要在太歲爺上動土?姓劉的真是吃了豹子膽了。”
嘯天雄怒罵一聲。
“是查人?還是另有圖謀?姓劉的詭計多端,還須有備無患。”黎有道說。
“把天梅喊來,他奶奶的......”
嘯天雄要黎有道把嘯天梅叫來,商討對策,防患于未然。
且說尤志清隨黎有道、胡又沖往了萬花樓,劉四秋卻又回到大營,除三個親兵外,還多了一輛馬車。
進了大營,直奔兵械庫房。打開火槍庫,將六十支火槍裝入兩個大木箱中,搬于馬車上,大搖大擺拉出大營。
劉四秋欲往邊關拜會劉海參將,這些火槍,便是見面禮。
等劉四秋回到林府,嘯天雄一伙尚在研究對策中。
第二天上午,劉四秋率胡又沖和一干團丁,突襲萬花樓,搜查“飛鏢王”。
上上下下折騰一番,自是一無所獲。但趙大壯等卻暗暗記下了萬花樓之內部結構,還確定了嘯天梅之住處。
劉鎮守親率民團查抄萬花樓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苗鎮。
“鎮守與魔頭爭斗以來,首占上風......”
苗鎮民眾翹首以盼,等著看好戲。
此后不久,一個月朗星稀之夜,萬花樓門旁一墻角處,“呼呼”地旋起一小股“鬼風”。黎有道從大營回來,剛好看見。
“那是什么?快快趕開!”
黎有道要親兵把“鬼風”趕走。
親兵脫下衣衫,呼扇兩下,“鬼風”倏地不見了。墻角處,卻有一個小黃布袋子。
“大人,有一小袋子。”
親兵甚覺眼熟,便拾起袋子,呈給黎有道。
黎有道接過一看,卻是心下一驚:這袋子,竟與鄭法師給自己隨身帶的一模一樣。
進了萬花樓,黎有道急忙將此事說給嘯天梅。嘯天梅接過袋子一看,卻正是應埋于馮大戶門前的那個。
袋子似比先前沉了,嘯天梅打開探視。果然,里面除黑乎乎的紙灰外,還多了一枚釘子。倆人湊于油燈下端詳那釘子,不覺“啊——”地一聲驚叫。
這釘子,正是一枚棺材釘。
嘯天梅心下大駭。
“你在家,我跟大哥商量一下。”
嘯天梅要向嘯天雄報告,卻不讓黎有道跟去,怕嚇著他。因為,關于馮大戶門前埋袋子之事,黎有道并不知曉。
不讓跟去,反倒令黎有道疑竇叢生。
嘯天梅離開不久,黎有道便鬼使神差般跑到嘯天雄門前,貼耳偷聽。
“......莫非,馮大戶冤魂不散......”
黎有道一聽這話,當下癱作稀泥,屎尿滿襠......
第二天,鄭法師師徒三人,在萬花樓門前大擺法場。那墻角,則埋下了符咒和人偶,淋了法水。
風平浪靜了兩日。這晚,黎有道起夜,卻發現窗外有人影晃動。
窗戶離地丈余,哪來人影?黎有道慌忙搖醒嘯天梅。
“公主殿下,窗外有人。”
嘯天梅睡眼惺忪,卻也感覺不對勁。她裝起膽子,手握鄭法師給的桃木劍。
“是人是鬼!”
嘯天梅大喝一聲,猛地打開窗戶,卻見一個無頭人影飄飄忽忽隱入黑暗中。
形似馮大戶!
黎有道念頭一閃,卻又是屎尿齊出。
嘯天梅也給眼前的一幕嚇住了,趕緊關閉窗戶,滿屋點起松明燈。
“黎大人——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忽地,走廊上傳來低沉壓抑的哭叫聲,由遠而近......
“媽呀!冤鬼來了......”
黎有道悶聲一叫,翻了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