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動京師
- 凰非皇
- 飄一點墨軒昂
- 1628字
- 2011-04-25 10:55:21
洛陽曹操府邸——
“沒想到啊!沒想到啊!”曹操手中拿著宣紙,不住的嘆道。沒錯,這正是連晨“作”的那首序。三公子口中的主公自然是曹操。
“主公,當時我們的人跟他到太傅府,親眼見他進去的。一定是太傅府里的人。”
聞言——
曹操便陷入深深的沉思。
太傅——
“真是個有趣的人……”
啊~竊~~~
正在自責中的連晨打了個噴嚏。自嘲似的說道:“奇怪啦,誰在念我這是。”
他還不知道“他”的西亭序(那有個亭叫西亭)早已流傳開來。即使沒有后世鋪天蓋地的媒體,無孔不入的網絡。
不知是誰暗中打探到那位高人西亭序的作者就棲身于太傅府內,這不,外面的文人早已紛至沓來。
“公子——
連晨的管家急急的跑進來。
“外面……外面好多的人,說是來找什么大才子的……。”
“哦——那關我什么是呢?”連臣疑惑的看著管家。眼神里滿是“你管這么多干嘛?”
管家滿臉委屈的看著連晨說道。
“不是,他們說大才子就藏在我們府里。”
“府里?”連晨更是疑惑,便問道,我們府里可有什么大才子嗎?
管家想了便道:“冒似沒有。”
連晨一副被你打敗的神情,白了一眼管家說到:“走去看看怎么回事。”
連府外——
“快出來——大才子。快出來——大才子。”聽這聲音連晨就知道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且蓄謀已久的預謀。
見府門緩緩打開……
眾人叫囂聲也慢慢變小了。
只見英俊少年讓了出來,眾人也就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大才子。于是剛剛平靜的場面有沸騰起來了。
一些人組織好眾人大喊道:“一二三四五,我們等得好辛苦,一二三四五六七,我們等的好著急!”
連晨聞言幾乎絕倒。
這都啥和啥呢?這是?
“各位青年才俊”,連晨一副老態容鐘的模樣說道。
大家見這個少年發話了,均緘口不言。場面一下子安靜下來了。似呼都想聽聽這才子的教義。(大家都以為連臣就是那傳說中的才子,其實本來也是.所以這還是個正確的錯誤。)
“我府邸之內真的沒有大家所說的才子,不知大伙都在那里聽說來的”連晨抱拳作揖的對眾人問道。畢竟,這事他也疑惑。
有些門路的人知道這說話的少年,可不是什么尋常人。正是前一陣清君側的主要功臣——當今太傅連晨。
也和一些不了解情形的人在繪聲繪色的描述著呢。
見連晨發問了,也不敢怠慢。一個年輕的書生恭敬的做了個作揖才道:“大人,不知道您府上可有人去流觴詩會?”
“流觴詩會?”連晨想來是有啊么回事也就不隱瞞,
“沒錯,我到過流觴詩會。”
這好像沒什么錯吧!連晨心想。
青年聞言,激動的大聲道:“原來大才子是大人啊!”
當連晨還沒反應過來時,眾人就激動的歡呼雀躍。這都是咋啦?這些人,不會都瘋了吧。
一首西亭序,大人您是我們洛陽文人的楷模啊!
這下連晨終于是反映過來了,感情是這回事。
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慘戚戚。
連晨純君子一個,當然不認欺騙大伙是不。一次義無反顧的承認:“大伙過獎了,只不過隨口說說的序,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啥?如果一手空前絕后的序只是隨口拈來,那——那大家真的不敢想下去。只是對連晨的崇拜更甚。
其中幾個平時酷愛吟詩作對的年輕人,馬上按耐不住,出來要連晨,在隨口說說幾首來。
連晨當然首先推遲一番,見不做幾首,這些狂人是不會走的也不廢話,張口就吟道: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晏殊的代表作,又毫無疑問的易主了。
眾人還沉浸在這首詩的意境中時。連晨馬上又一首脫口而出:
檻菊愁煙蘭泣露。
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
這是晏殊另一首蝶戀花,又提前問世了。連晨心想如果把后代的詩全用了。不知后世會不會還有大詩人出現。擔憂中 ……
好詩!好詩啊!表現形式新穎,卻別有一番意味。特別是后詩,格式完全打破原有詩的形式。可以說是開山鼻祖。
大人就請您將此詩定名吧!
連晨自然是以原題命之。也算緬懷我們的大師——晏殊。
自此,大家都知道。洛陽文人中崛起了一個新秀——太傅連晨。
出口成文。
先有,西亭序,后又浣溪沙,蝶戀花。等膾炙人口的佳作。
一時間,關于連晨的傳奇故事,成為當時洛陽城內外,最熱議的“新聞”。
………………………………支持……………………………………………………
**********************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