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血金蠶蠱
- 血蟲之消失的建筑
- 反季節蔬菜
- 1759字
- 2011-01-31 22:14:05
“怎么樣,你都看了快一個下午了,看出什么名堂來了嗎?”李唯正單手支著桌子手托著下巴,認真地翻看著那本寄給蘇怡的叫做“蠱”書,王隊走進辦公室見李唯雙眉緊鎖好似在苦苦思索著什么便不禁朗聲問道。李唯放下手中的書,苦惱地搖了搖頭,邊揉著太陽穴邊對王隊“訴苦”道:“我本以為是書中的什么內容把蘇怡給嚇壞了或是有什么隱藏著的恐嚇信息之類的,結果我把書都翻遍了,也沒發現什么值得懷疑的地方。”
當時在護士站時,李唯把書隨手翻了幾下并沒發現什么不妥之處,他想也許是隱藏在書的字里行間或是有什么夾層之類的東西,現在這么匆忙地亂翻可能一下子是發現不了什么的,出于謹慎起見,李唯還特意向那個護士把書給要了過來,以便他可以把書細細的檢查一遍。可現在他把書里里外外仔仔細細檢查了好幾遍,都沒發現什么破綻,無奈之下他只能看起書來。
王隊拿起李唯放在桌上的書,看了看封面,“《蠱》,你看了都大半本書了,這書主要是講什么的呀?!?
“就是講蠱的?!崩钗ù鸬健?
“蠱?”王隊疑惑道。
“蠱就是很多蟲子攪在一起造成的?!?
“攪在一起,怎么攪阿?”王隊搖了搖頭,表示不理解。
“就是人工培養出一種毒蟲,傳說取百蟲于皿中,使互相蠶食,最后所剩的一蟲為蠱。是一種可以害人的毒蟲。”接著李唯又把書翻到開頭幾頁,指著其中一句說道:“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蟲四部’集解引唐代的陳藏器原話說:‘……取百蟲入甕中,經年開之,必有一蟲盡食諸蟲,即此名為蠱?!馑季褪窃煨M的人捉一百只蟲,放入一個器皿中。這一百只蟲大的吃小的,最后活在器皿中的一只大蟲就叫做蠱。古時這種制蠱在苗疆比較流行,也就是現在我國的湖北湘西地區。”
“哎,這都不過是些迷信而已?!蓖蹶牊o聊地說道。
“可是這本書講的很全很詳細,而且采集了很多各地各個年代的資料,有官方的資料也有明間傳說,不光介紹了蠱的定義、來歷、分類和下蠱方法,中蠱癥狀和后果,而且特別詳細的介紹了蠱毒的制作方法和許多個案,它的完整性和詳細度讓我覺得這似乎好像也并不像是假的。”李唯頗有感受地說道。
“看來這本書挺有看頭的嘛,你這樣就被迷進去了,那個20頁上講的是什么,你說給我聽聽?!?
“恩…”李唯把書翻到20頁的地方,“哦,這里主要講的是一種叫做血金蠶蠱。金蠶蠱是所有蠱中最毒的一種,據說這種蠱養成之日不畏火槍,最難除滅;而且還能以金銀等物嫁之別人。金蠶蠱是用12種有毒動物如蛇、蜈蚣等埋在十字路口,經過49天以后取出來,貯在香爐內的。一般的金蠶蠱表皮是蠶金色,每天要喂它綢緞四寸,金蠶的害人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甕,七日流血而死?!崩钗闷鹱郎系谋雍攘丝谒^續說道。
“而這種叫血金蠶蠱的便是金蠶蠱中最毒最邪的一種。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它能替人做事,譬如你要插秧,你先插一根給它看,它便把整畝的秧插好。據當地的傳說,血金蠶蠱喜吃人,若干年定要吃一個人。而血金蠶需在端午日制之,乘其陽氣極盛時以制藥,野外捕捉老鼠、蝴蝶、蜥蜴、蝎子、蜈蚣、毒蜂(由山上樹林間的毒菌經雨淋后腐爛而化為巨蜂,全身黑色,嘴很尖,有3厘米長)、馬蜂(在樹上筑巢的那種)、藍蛇、白花蛇、青蛇(毒蛇之一種,青色,經常在青草中或樹上居住,又叫竹葉青)、吹風蛇(毒蛇之一種,身有黑斑,頭呈三角形,又稱眼鏡蛇)、金環蛇(俗稱金包鐵,身上有黃黑兩色環斑相間)等許多有毒動物。(而明張介賓的《景岳全書》則說,僅取3種毒物便足夠:“世傳廣粵深山之人于端午日以毒蛇、蜈蚣、蛤蟆三物同器盛之,任其互相吞食,俟一物獨存者則以為蠱。)均放在一個陶罐內,讓它們互相咬打,吞食,最后剩下來的一個即可拿來飼養。飼養者將死去的毒蟲丟棄,將所養之物置于陶器皿中,并以五色線繞紅布蓋好罐口,每天主人要用血喂養它,經年余后,便成了血金蠶蠱。所以血金蠶是血紅的,這個旁邊畫著的圖便是血金蠶的原形。”
聽完李唯的一番說明,王隊說道:“以前聽說蘇怡剛進醫院時最怕那種長得像蠶的蟲子了,一見那種蟲子就大叫大喊不止,大概就是看了這個圖又怕了才發病的吧,別老去鼓搗那本亂七八糟的書了,還是想想辦法把那個董先生找出來?!闭f完王隊便離開了。
李唯望著那副血金蠶的插圖,他并覺得這搞不好是這個案子的突破口,他覺得那個蘇怡也許并不是單純的怕蟲子,總覺得這個蘇怡和這個血金蠶存在著一些微妙的不為人知的關系,可能蘇怡知道了解甚至是見過和接觸過血金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