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喜燦燦的婚禮
- 林音如詩
- 三金一木
- 2060字
- 2010-09-15 15:42:18
大喜的日子。
芙蓉小城到處張燈結(jié)彩,紅紅的喜字貼的到處都是,紅燦燦的燈籠映照的夜晚像白晝一樣明亮。
歌聲、鳥聲、笑語聲,酒香、菜香、芙蓉香在夜風(fēng)中濃濃飄來。
賓客們來自四方各地,他們在芙蓉鎮(zhèn)林氏家族掌門人林宗彪的招呼下,于各自的桌旁,興致高昂地談笑著。新郎的父親林宗彪,雖然已擁有了芙蓉小城的巨額財富,但從沒有忘記他的老朋友和鄰居。每個人應(yīng)該坐在什么桌旁,什么位置,周圍應(yīng)該做些什么人,總管洪一忠、隊長李大可都安排的極有講究。否則,如果素來不和的不同場上的朋友坐在了一起,就算礙于林宗彪的面子不至于惹出什么事端來,這樣也是十分不好的。
這個婚禮將是一個極其隆重的場面,對于這個早已沉寂了許久的小城,婚禮正是人們借以表達(dá)自己的歡樂所需要的。
洪一忠一邊興致勃勃地招呼著賓客,一邊不住地打量著不遠(yuǎn)處的林宗彪,多少年了,他從來沒有見過他像今天這樣開心過。
林宗彪坐在窗前一張紅黃相間的皮沙發(fā)上,濃密的頭發(fā)梳理的很整齊,里面已經(jīng)摻雜了不少的白發(fā)。他撫著嘴周圍那些和頭發(fā)相似的胡須,臉上掛著微笑,看著進(jìn)出家里的每一個客人。就在今天早上,他的朋友們紛紛涌進(jìn)芙蓉小城向他致敬賀喜。每個信封里都夾雜著名片,上面寫著送禮人的名字、身份以及款項。他們認(rèn)為這是一份他完全應(yīng)該獲得的敬意。
以前的剛毅似乎都淹沒在了笑容中,那笑容是溫和的、慈祥的。
林宗彪是這個小城最受人們尊敬的人物,他是人們求援的對象,他絕不會使求援者失望,既不信口承諾,也絕不找怯懦的借口說他的很多力量被比他更有權(quán)勢的人束縛住了。
你不必是他的朋友,或者親戚。即使無法酬謝也無關(guān)緊要,只是有一點要求,就是你本人必須公開表示你的友誼。那么,不管求援者多么的貧困,地位何等的不足,林宗彪都會把這些煩惱放在心上。他想得到的只是人們對于他尊敬的頭銜:“彪叔”。也許還會收到一些僅僅是為了表示敬意而不是為了謀利的薄禮。
在這重要的一天,在兒子的婚禮上,迎接的這些賓客都是他認(rèn)識并且信得過的。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把自己一生的歸功于這位彪叔。在這歡慶的場合,他們都毫無拘束地當(dāng)面稱呼他彪叔。就連今天婚禮上干雜活的都是他的朋友。酒都是朋友們送的,所有的侍者都是林宗彪的兒子林一格的朋友,花園里到處鮮花滿地,五彩繽紛,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這些都是二小姐如家的朋友們裝置設(shè)計的。
林宗彪此時迎接著每一個人。
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是有社會地位的還是沒有社會地位的,全都一視同仁,沒有忽略任何一個人。這是他多年的一個特點。
林宗彪穿著禮服,顯得十分的瀟灑,賓客們大加贊賞,不了解內(nèi)情的旁觀者很容易誤會把他當(dāng)作那位幸運的新郎。
和他站在門口的是他三個女兒中的兩個。
老大林如惠,一頭烏黑濃密的秀發(fā),一件粉紅色的長裙遮住自己日漸隆起的肚子,即使現(xiàn)在正懷有身孕,惹得好多的男子們都在看她。一些粗壯的家庭主婦,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林如惠。
新郎林一格有著林宗彪一樣健壯的體魄,有勇氣,有力量。然而,他缺少父親的那種謙遜和寬容,他那一點就著和獨斷專制的脾氣往往會令他做出錯誤的判斷。雖然他在父親的事業(yè)中是一個有力的助手,但是很多人懷疑他能否成為這一事業(yè)的繼承人。
二女兒林如家,別人稱他為二管家,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的人物,聰明伶俐,隨時都會聽候父親的吩咐,是父親的得力助手,只可惜她是父親林宗彪的女兒。
她看了看后面的人,扭頭望了望身邊的唯一鳴,笑著說:“瞧我爹,多開心啊,好像他今天要結(jié)婚。”
眾人微笑。
“今晚義彪叔容光煥發(fā),的確是難得的好心情。”
林宗彪轉(zhuǎn)過身,板起臉來:“你們這幾個丫頭在那里亂說什么!”
林如家抬抬肩膀,笑得輕松:“爸爸,你不用嚇我,女兒知道你這會兒心情好得很,你才不會生氣呢!”
林宗彪瞪著眼睛,對著三個丫頭盯了片刻,忽然朗聲大笑:“好!不愧是我林宗彪的女兒!爸爸我今天很開心,哈哈哈.......”
他的笑聲劃破夜空,在亮如白晝的夜色中震蕩。
林如詩驚奇。
小女兒林如詩是林如家的雙胞胎妹妹,今天她并沒有跟她的兩個姐姐站在一起。她坐在輪椅上在花園最僻靜的一張桌子旁邊,即使這樣,也沒能躲開賓朋們的目光。
她是林宗彪最小的女兒,也是唯一不聽從這個德高望重人物的一個孩子,她沒有其他兩個女兒那樣健康的身體,她自小身體不好,體制柔弱,腿腳行走不方便,時而坐著輪椅時而離開輪椅,林宗彪一直為她的健康狀況擔(dān)心,自7歲那年給她請了幾個隨身的家庭醫(yī)生之后,這種擔(dān)心就變得多余了。
此刻她坐在花園最邊遠(yuǎn)的角落里,大家只是記得小時候見過她一次。
她離開輪椅遠(yuǎn)遠(yuǎn)地站在人群外,雖然距離人群只有幾步的距離。
人們卻感覺到了她的變化。
她長大了,稚氣與童真少了很多,模樣似乎與小時有些不同。眉眼之間似乎多了一種絕美的氣韻。她只是淡淡地站著,卻仿佛有烈焰般的感覺逼得人睜不開眼。
每個客人都注意到唯一鳴并沒有對她這個小女兒表示任何特殊的關(guān)照。她有著她那偉大父親所具有的隱藏的力量和暗藏的智慧,一種天生的本能,干起事來使人不得不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