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公司管理
- 一個人的博弈
- 阿星樂
- 1282字
- 2011-11-24 14:27:30
37、公司管理
其實我很早以前就在思考公司管理的問題,即使在我的前文中也有提及,不過那些想法我認為都不成熟,所以我一把把它們都推翻掉了,而提出了一個新的很有“建設”性的理論“木偶理論”。
這套理論的推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你要接受管理設限的觀點,這套觀點是木偶理論的基石,管理設限的理論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為了把做事情的人匡扶起來,需要設立很多的制度流程和框框條條,然后叫被管理者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請得上級一大堆領導的簽字確認才能去做一件事情,于是你就被受限了,于是這也就演變成為了一套非常成功的管理方法。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想,你在公司的每一步行為都是要求受控的,而這種想法越深入,越是在正規的公司,你受控度也就越高,這時你就完全演變成了做事的機器,如同一個木偶一樣,四肢和頭腦都被線牽著,而牽著你的這些線的后面你可以理解為公司的各個部門。
此時尷尬就出現了,你的思維還是有一定自主性的,可是此時你的身體卻不是自己的,領導安排你去做一件是事情,你得馬上完成這件事情,可是你卻迅速的發現自己很難去完成,因為你的四肢被牽著,比如說領導叫你拿五步開外的一個瓷碗,你該怎么做呢?
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這時會變得有些復雜,而這個任務的完成是必須的,于是你撬動了管理的杠桿,整個公司管理開始運作起來,首先你需要像管理你兩條腿的部門進行溝通和協調,讓他們放松線控,于是你可以按照既定的道路走到瓷碗前,然后溝通和協調管理你兩只手的部門叫他們放松線控,于是你拿到了碗,然后再協調所有的部門讓你回到原處,于是你完成了這一任務,而公司管理也有效的運作了它的功能。
是為木偶,是不是覺得很和諧呢?
38、櫻花
一個櫻花飄舞的國度一直對我有無比神奇的吸引力,富士山下的那顆櫻花樹一直繚繞在我的印象中,是我記憶模糊了,還是完全因為我人為的就把櫻花和富士山聯系在了一起?
那是我夢想的地方,我一直想去櫻花國,其實理想這個東西就是這樣,你想的時候會很美好,可是去了以后又不見是那么回事,這樣思考結果馬上會使你陷入一個矛盾,基于這樣的想法,你應該做的就是如果那樣東西是你理想的東西,那你就要一輩子不靠近她,于是她就可以在你心中一直保持美好。可是事實是這樣的么?簡直就是荒謬的推論。
前幾天看新浪博客里面有一篇講到日本最大的大約叫做大分溫泉的游覽記錄,沒想到這竟然是《千與千尋》的原型地,不過初看照片的時候,確實發現這里晨霧繚繞,的確有仙境的感覺,于是我當時就萌生了去這個神奇地域的想法,當然這種想法現在只能歸于想法,因為真要去這個地方的話,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也是不可能的,而且我發現一個小細節,就是此地雖然游客眾多,可是你仔細去觀察其實笑的人并不多?何故?是因為日本是“溫泉國“到處都有溫泉的緣故,也只有這樣解釋最為合理,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溫泉的感覺嘛,即使去一個更大的地方又能怎樣呢?
很慶幸自己的頭腦里沒有把富士山和櫻花樹以及溫泉三者放在一起,因為我完全可以臆造在富士山山腳就有日本最出名的溫泉,但是這種聯想是很可怕的,因為這完全會使我陷入一種意淫的空間,與其這樣不如更多的讓自己的五官來感覺出更加真實的世界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