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和王子宇開好了介紹信領歡歡喜喜地領好了結婚證。
那時候的婚禮都是簡單而又樸素的,那時候的條件都是艱苦而又樸素,新娘子沒什么要求,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了,在物質上沒有要求。
而現在的婚姻都是出于利字。男的圖女的年輕漂亮,女的圖男的條件好,女的為了豐富的物質而嫁的,很多了。很少為了愛而嫁的,真讓人唏噓。難道現在的女子不能自己獨立么?不是,就是欲望太多了。
子宇和李艷的婚禮就在他們那個十幾平方的小屋里舉行。廠里的領導來了幾個,廠子里的年輕人滿滿地擠了一屋子。
屋子里正中間用線栓了一個蘋果和一塊糖。
廠里的領導李偉宣布了婚禮的開始,他說;“王子宇同志英俊瀟灑,又是廠子里的青年才俊;李艷同志是廠子里的廠花,他們的結合是郎才女貌,珠聯璧合啊。我們愿他們兩以后互敬互愛,舉案齊眉,在以后的生活中越過越美。”
大家啪啪地鼓掌,笑成一堆。
大家送上了自己的小禮物;茶瓶、茶杯、被套、水壺。。。。。。。
隨后讓子宇和李艷咬用線栓著的那塊糖和蘋果,預示著他兩以后的生活平平安安、甜甜美美。
李艷羞紅了臉,王子宇哈哈大笑。
客人散去后,王子宇深情地凝望著李艷;“艷子,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的。”
李艷則依偎在子宇的懷里;“我會一輩子跟著你的。”
李艷和王子宇就這樣幸福地結合了。
結婚以后,王子宇和李艷繼續忙于工作,并懷了一個小寶寶。
過了兩年,子宇和李艷的廠子里接到了通知,要搬到西南地區的一個荒涼小鎮上去。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為了應對復雜的國際政治局勢以及可能發生的大規模軍事沖突,逐步實現我國生產力布局由東向西轉移的重大戰略決策,遵循“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最高指示,沿海許多對國民經濟有著重大影響的企業乃至科研單位紛紛向被稱為祖國大三線的川、黔、甘肅等省遷移。
這次的“內遷大移民”并不亞于當時知青的上山下鄉運動,更比現今的三峽移民工程更加壯觀,而且時間緊、任務重,速度還要快。當時中央決策:“逐步建立西南的機床、汽車、儀表和直接為國防服務的動力機械工業”,提出以西南為中心,遷建、新建200多個項目。計劃從上海地區遷入122個,從廣州、南京等城市遷入20余個……。
其中。李艷和王子宇位于北方的廠也屬于要搬遷的企業。
三線建設遵從“靠山、分散、隱蔽”的方針,倡導了一種“好人好馬進山來”的精神,從東部沿海及北部工業城市,調動大批人力、物力往西部偏僻深山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