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中秋月夜
- 地慧之吻
- 馨雪吟
- 1212字
- 2010-05-23 10:35:18
曾文地聞聲望去不覺一愣,只見從林梢傾瀉的月光下,清晰地走出一位約二十來歲風度翩翩的青衫公子,手中還拿著把折扇,仿然間,似乎初認識時的褒洪德又來到了眼前。
不過再仔細一看,雖然神態(tài)很像,可面容只是有幾分相似而已。
“信口拈來幾句詩詞,讓公子見笑了。”曾文地迅速從自己痛楚失落的心境中掙脫出來,恭敬地一禮。
那青衫公子也抱拳行禮:“兄臺過謙了。不知兄臺尊姓大名,小弟熊心拜見了。”
“見過熊心兄,在下姓曾。”
“哦,原來是曾兄。敢問曾兄,我們可曾見過?”熊心有些疑惑的問。
“應該沒有吧?”曾文地微微一笑。
“可小弟總覺似曾相識。”熊心“嘩”一下展開折扇。
“哦,是嗎?那也許是夢中,也許是前世。”
“也許吧。不然我怎么恰巧由此路過,又于如此中秋明月之下,在簫聲、絲竹及絕妙的佳句吟頌中與曾兄相逢呢。”熊心便開始與曾文地談風頌月。
曾文地問這小鎮(zhèn)中怎么會有如此美妙動人的絲竹呢?熊心說自己不知道,他也只是路過這里而已。不過今晚是八月仲秋之夜,鎮(zhèn)上的的女人們正在舉行迎寒和祭月儀式。
“是嗎?今晚是中秋節(jié)嗎?”曾文地只知道今年閏七月,他和梁天已經(jīng)出來一個多月了,卻不知道今晚已是八月十五。他總覺得月亮還不怎么圓,是因為找了兩個多月仍不見吳雨慧的原因,還是的確是“十五的月兒十六圓”呢?
“怎么,曾兄不知道今晚是仲秋嗎?”熊心輕搖折扇,“這也難怪,人在旅途,是會不清楚日月的。”
“在下一心尋找失散的妻子,是把時間給忽略了。”曾文地微喟,“不知道你們這里是怎么過中秋的呢?”
曾文地隱約記得古代帝王習慣在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這就是后來所說的“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
后來達官文士也跟著效仿,此風俗便逐漸傳入民間。于是百姓們每逢中秋就有了祭月、拜月、賞月的風俗。不過周朝的中秋似乎還只是個風俗,還沒有固定成節(jié)日。
“哦,這中秋也正是谷物瓜果成熟的季節(jié)。”熊心搖頭晃腦娓娓敘來,“為了慶祝秋天豐收,人們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月餅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這是取月圓,家人也團圓之意。”
“那這么說,今晚熊心兄的家人也必為兄臺留了一塊月餅啰?”曾文地內(nèi)心有些酸澀,想必21世紀的父母也正在中秋月下沉痛的思念他這個唯一的兒子吧?還有吳雨慧,她又是在怎樣地對月哀嘆呢?
不知不覺間已是皓月當空,熊心在貼身小廝的催促下,告辭而去。
因為相談甚歡,熊心臨走邀曾文地第二天到小鎮(zhèn)得月樓再敘,曾文地因惦記著找吳雨慧便婉言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