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舌戰群儒
- 古嫁
- 傅司
- 1260字
- 2011-12-09 15:39:30
如月靜默,館閣文臣一字排開,這些文臣皆是漢人,在這個歷史時期漢文化還未受到重視,只因利于對漢人的治理,才象征性的養了這群不受待見的儒學學文人,此時正式這些文臣打翻身仗的最好時機,自是個個內心雀躍。
孝莊指對著其中一個老者說道:“魏承莫,你讓你的得意門生給丫頭出題吧。”那老學究領命后向一個中年模樣的文臣點了點頭。那人出列給皇帝和太后請完安便后面對如月,說道:“我出第一題,小姐請聽好。”如月點點頭。那人言:“詩賦詞曲雜劇平話,各有何特點?”
如月頷首,片刻后淡然道:“詩緣情言志,賦鋪張揚厲,詞開合幽婉,曲散而神聚,平話引人入勝,雜劇道盡炎涼。”文臣見如此短的時間內如月就能概括描述,其學識不容小覷。孝莊眼含笑意點點頭。
皇帝悠然開口:“魏承莫,你可能片刻內概括此題?。”“臣惶恐,臣不能。”太傅汗顏道。皇帝定了一定,說道:“繼續。”鰲拜聽此眉目舒展,心想,皇帝老師也不過如此,群臣一見皇帝如此問翰林首席,自是惱厭如月,又礙于此時氣氛不好發作。
又一年紀稍長者上前請安之后,問向如月:“在下出道鑒賞題,小姐,可否?”如月點頭示敬:“有勞。”長者又說道:“王安石名篇仲永,少有天賦而自恃,終落得與庸人同步,反倒是才貧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孔子少而無為,年長后才自成一家,杜工部也是半世滄桑后方得正果。反觀少年治學之人,空談天下,鮮有成績,縱有一兩首詩作,也難以延續。請問小姐這是何解?”眾臣聽罷,都低頭含笑,等如月惶惶而逃。鰲拜聽之面色一怒,喝道:“混賬,我的閨女也是你能羞辱的?”那出題翰林一時忘了鰲拜,現下一身冷汗,鰲拜他可是吃罪不起,但是,皇帝有心把儒文化扶正,自己又不能錯過機會。只能鞠躬沉默。孝莊見狀對鰲拜笑道:“愛卿何須動怒,不過是老太婆我找的樂子,你家這丫頭也非尋常人啊,丫頭,作答吧,老太婆我還想聽聽你的見解呢!”
如月俯身,道:“先生此言有一些道理,但治學與年紀不一定完全相關,先生應該知道,唐朝王勃年剛二十,現場賦詩《滕王閣序》艷驚四座,當時文人莫有能及者;李白少年,俠名與詩名已傳遍皇宮;東坡俊詞,在其婚配后,也已廣傳江湖,今更有皇上剛進弱冠,詩文造詣令魏承莫太傅都自愧不如.......故治學不與年紀論長短,其關乎一顆領悟和審美的心,而且韓愈《師說》早已言明此理,先生又何故再問呢?看來先生,還需再啃讀老祖宗的東西,方有所成。”“你.......”出題文臣氣的發抖又不知言何還有顧及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形象,樣子好不滑稽,而如月淡淡的語氣令眾文臣著實是氣憤又啞言。慈寧宮有點硝煙的意思了。
“少堡小姐,聽我一題。”魏承莫上前,“今日得見小姐,自是我等幸事一見,小姐好口才令人佩服,但,治學并非口舌之辯,學富五車,不見得會作詩譜曲,今在下想請小姐臨景賦詩,如若小姐為難,在下便不提。”眾人竊喜。如月向來慎重,但她感受到鰲拜目光狠辣的期待,故依舊淡然道:“請。”
“好,請小姐以鰲少堡為題作詩。”如月一聽,抬眼看看魏承莫,心想,這太傅,果然可以啊,辣手辣到深藏不露。皇帝也饒有興致的看著她,如月在皇帝的眼睛里看到一絲玩味,然后馬上轉成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