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別人的往事
- 北慕遠
- 2899字
- 2011-07-19 16:53:34
心舟的記憶中,除了傷和痛也有一些讓她想起就覺得美好的事情,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她的那些小快樂大多都和吃有關。每逢春天的時候,校門口總會有個老太太開始擺攤,放學后她的小三輪車被學生們圍得水泄不通,她賣的東西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絞糖,2個鋁制的飯盒里分別裝著紅色和綠色的糖稀,“我要五分錢的,我要一毛錢的。”不絕于耳。老太太用兩根竹制小棍從飯盒里挑出一點糖稀遞給你,你就要不停的把的糖稀在兩根竹棍之間牽來扯去,雙手向兩邊抻開,絞糖就止不住的下墜,再用手快速的一絞,糖稀又纏上竹棍,絞來抻去,從開始比較稀的樣子漸漸變稠并且顏色開始發白,絞的次數多了,糖會變硬延展性變差,絞糖的的清甜香味也漸漸散發出來,這個時候可以像棒棒糖一樣放在嘴里,甜甜的,吃絞糖的樂趣在于可以玩也可以吃,有時候女同學還一起比誰絞的糖更白,動作更快,一旦糖稀滴在地上就輸了。
老太太還賣一些糖豆,無花果干,彈球。酸梅粉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半個巴掌大的一小袋,打開里面配一個小小的塑料勺,紅的綠的黃的,勺柄上有各種圖案,同學們都很喜歡收集這種小勺,吃完后洗的干干凈凈收在小鐵盒里。這讓她想起來了《天使愛美麗》里看到小男孩自己童年偷偷存在墻洞里的小鐵盒,遲遲暮年又看到那些兒時的玩具,睹物思年淚流滿面的樣子。那時候也沒什么好值得收藏的,每吃一塊糖都會把糖紙夾在書里壓平,再放在厚書里面保存。大家還喜歡有印著各式明星的貼畫,把不干膠撕開再貼到書皮上可是很好的裝飾呢!女生們都喜歡《花仙子》和《藍精靈》,男生們喜歡《變形金剛》和《恐龍特級克塞號》,但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喜歡阿爾塔夏公主,那時候覺得她是美貌和智慧的化身。
春天最有意思的事情莫過于養蠶寶寶,看著皺紋紙上面黑色的芝麻粒兒大小的蠶子,每天觀察它們,直到小蠶破殼而出,花兩毛錢買些桑葉,放在水里沖一下再用毛巾吸干水,鋪在蠶寶寶身體下面,看著桑葉的邊緣被它們咬的豁豁的樣子,每天寫著觀察日記,等黑黑的蠶寶寶第一次脫皮后就可以吃萵筍葉子了,有一次因為葉子上有水,蠶拉稀死了好幾條,心疼了心舟好幾天。再大一些的時候,有的蠶可以看到身上的花紋,有的蠶則變成了白白胖胖的白蠶,心舟抓起來放在自己的掌心仔細的看,媽媽看到會立刻吼她:“就知道搞些歪門邪道的東西。”等蠶吐絲結繭,破繭成蝶時生了好多小黑子的時候,心舟很開心,因為明年的這個時候又可以養蠶了,把蠶子放在鞋盒里收好,來年的春天,心舟早早的就開始打開鞋盒子,盼著老太太賣桑葉。
夏天的暑假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去做,其中有代表性的的事情就是看83版的《射雕英雄傳》,那時候改革開放,很多人家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購置了電視機,江在民和大周托人從日本帶了兩臺將軍牌的21寸電視機,玲玲說這臺電視機用了近20年直到退役時畫質還非常清晰,音質也很棒。夏天的傍晚家家戶戶里傳來的都是黃蓉和郭靖的對白還有電視劇的主題歌,人人討論的也是這個話題,家屬院里的男孩子們一起“練武功”,女孩子們則學電視里的樣子結拜干姐妹。每年的暑假播的最多的是《射雕英雄傳》,在大家眼中翁美玲就是黃蓉,誰也替代不了的。有一年的暑假大家都等著看重播,結果等到八月還沒見蹤影,于是心舟和幾個小伙伴寫了一封信給電視臺,過了幾天果然開始播了,不知道是電視臺本來計劃重播還是因為收到了她們寫的信而重播,但是,那個暑假,他們如愿以償。
那時候播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有三則廣告心舟記得最清楚,一則是施美洗發水,穿白裙子的姐姐坐在秋千上蕩來蕩去,畫外音是“施美施美,使您更美。”燕舞收錄機,一個男孩子抱著吉他唱著“燕舞燕舞一片歌來一片情。”這個燕舞的廣告居然可以在優酷上搜的到哦!雙歐牌的洗衣機,一個女的在河邊洗卡其布的確涼,一男的乘竹排漂下來,竹排上放著一臺洗衣機。“秀蘭,看我給你把啥買回來了.....雙鷗牌洗衣機(女)!”女笑著炫耀對另一個女的說:“嫂子,以后洗衣服到咱家來。”印象中這洗衣機的廣告是陜西話版的,只是現在找不到這個視頻了。這些有畫面有情節的廣告比只讀字幕的“省優部優國優”要好看的多,據說銷量大增,心舟也用過施美的洗發水,很香。
除了看武打劇看動畫片之外,心舟還喜歡和小朋友一起去抓知了,家屬院外面有一篇開闊的樹林,大人們都喜歡晚飯后去散步,小孩子們帶著小鏟子和小飯盒去外面行動,黃昏時候,彎著腰在樹干上查看剛從土里爬出來的知了,直接丟進小飯盒蓋上蓋子。另外一種就是直接在地上找,地上只要有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洞,就可以用小鏟子挖開,多半都能看到知了,直接可以從土里挖出來,一般一個晚上也可以抓到十多個。回家之后先要看看知了的后背,如果已經有裂縫的,說明這個知了從地底鉆出的時間長了,就放進紙箱里蓋上蓋,等著它自然的蟬蛻,也就是知了殼,可以收集起來賣錢。那些背上沒裂縫的就用清水洗干凈,放進碗里加上鹽和水浸泡至少一夜,直到知了把臟東西吐干凈,沖洗干凈瀝干水,就可以放在油鍋里炸至金黃,一盤美味的炸知了就可以上桌當盤菜了。這可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代表菜,院里醫生們都提倡大家在夏季吃一些補充體力。據說《西游記》中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又稱金蟬長老)轉世,唐三藏由金蟬子轉世為東土大唐的高僧,喻有“金蟬脫殼”之意,所以人們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記》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說法。所以炸知了在大飯店里有了唐僧肉這個菜名一說。
夏天的肥螞蚱和地里挖出來的大紅蟲子,有無名指那么粗,都有人吃,樹上的大青蟲也會被食堂里的燒飯伙計捉下來,用濕泥巴包起來扔在燒火的灶眼里,泥巴燒的發干發白的時候,掰開之后能聞得到香香的味道,心舟不敢吃這些,她回想起自己的白白胖胖的蠶。同樣泥巴包的烤麻雀,心舟是很喜歡吃的,記得是在老家,幺叔擁有一雙巧手,剪得窗花比女孩子剪得還好,刻刀刻得窗花也是非常精致美好,做彈弓打麻雀一打一個準,心舟小時候沒少吃麻雀。如果想多抓麻雀可以用一個大的篩谷子的篾籮,用一個小木棍把篾籮支起來,棍子的一頭牽上線,在篾籮下撒上米粒,就可以在隱蔽的地方等著麻雀自投羅網了。抓到的麻雀用泥巴包起來放在火里烤硬,剝開泥巴,麻雀的毛的皮會全部脫落,再用手把腹腔里的內臟掏空,一個半圓形的麻雀肉就可以吃了。幺叔還用麻雀包過餃子,蘸著蒜汁吃那是絕頂的美味。
在城里待得久了,難免會想念家鄉的美食,想到大蔥蘸醬就會流口水,柳燕淑說是野蠻人的吃法,吃完一嘴的大蔥味兒,一直很不待見這種農村人的菜,但是她做的兌湯面里放的蒜苗吃完后嘴里的味道也不怎么樣。江在民喜歡做些老家的燉菜,時不時的做些土豆豆角燉排骨,燉老南瓜,燉茄子什么的都是他們家的常見菜。偏偏柳燕淑不喜歡,逢人便講:“什么都是熬著吃,典型的豬食。”她的吃食很奇怪,吃茄子必定要把皮削掉,吃肉必定不吃肥肉和肉皮,絕對不吃動物的一切內臟,用她的話是:“農村人吃的,一點都不優雅。”她這輩子都講究優雅,吃飯要按照自己的意思進行,睡覺的時候不準心舟仰臥,身體只能向右或向左一側挨著床,一旦發現平躺,必是狠掐一通。這么優雅的人說出的話卻是尖酸刻薄,不挖誰家的祖墳誰都應該燒柱香貢起來,求她嘴下留情積點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