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退兵之計
- 亂世姻緣傳
- dayan1217
- 1654字
- 2011-01-24 21:10:05
前方軍情告急,朝中一幫庸臣苦無對策時蕭順之挺身而出,給皇上雪中送炭,而此時送炭的又不止蕭順之一人。
守衛來報,門外有一怪人,僧俗難分,叫囂能退敵。
皇上說:“我已有良將迎敵,叫他回家去吧”
蕭順之勸阻道:“此事蹊蹺,軍情由前方直報御前,他怎知我軍情萬急,且未出戰便夸下海口,圣上不如叫他問個明白”
皇上隨即說道:“且聽賢弟一言,叫他來吧”
于是太監喊道:“宣門外那人進諫”
蕭衍隨守衛恭恭敬敬步入殿堂,叩請了萬歲。
皇上問道:“你是何人,怎知我軍情萬急?”
蕭衍說道:“在下原本清涼寺和尚,現已還俗,俗名蕭衍,前些日子到山中砍柴,發現魏軍已將山中干柴洗劫一空,浩浩蕩蕩三十萬人正支鍋造飯,遂知戰事欲起,草民不才,昨夜思得破敵之計,不諫不快”
皇上說道:“你也姓蕭,既然你有破敵之計且說來聽聽”
蕭衍說道:“草民想,此時我軍與魏軍正在大涼山膠著不下,魏軍卻出奇兵來到建業城下,此乃狼子野心欲圖我中原,但這又是天賜良機,可借此一戰消滅魏軍主力。魏乃北方大國,兵馬第一次踏進中原,必定是人困馬乏,對他們而言速戰速決乃上策,我軍須派一猛將迎戰,先挫其銳氣,使之不得不等候戰機。
我國今年干旱,三個月沒有下雨,氣候干燥,建業金陵二城四周天氣炙熱,無水可取。魏兵只能到清涼,望夫二山取水,倘若我軍能拖5天,那他們就不止是到山中取水了,必定將營扎在山中,意圖涼爽。到時一把火便可滅了犯軍”
皇帝聽后興高采烈到:“好!你真是個奇人啊,我要賞你”
群臣聽后也大感意外,嚶嚶嗡嗡的議論起來。唯蕭順之在一旁不言不語。他從蕭衍自報名諱以來便心中忐忑,因為多年前他也有個兒子叫做蕭衍,因聽的法師一言便送去了清涼寺,如今他又說道在清涼寺做過和尚,便十之八九猜想是他。
剛才蕭衍諫言戰事,那英發之姿,又讓他想到自己年輕之時,此時他已肯定陰差陽錯的和他相遇了。
只是不知道這小子如此有有膽略。
皇上真興高采烈之極蕭衍便說道:“有一事相求”
皇上說道:“盡管說來”
蕭衍說:“前些日子東昏侯迎娶吳家小姐,吳小姐不從,半道逃婚,皆因我二人早已許下海誓山盟,可是東昏侯苦苦相逼,將吳家老小打入天牢,不得團員,還請陛下高抬貴手”
皇上聽到一半心中就想,這就對了,世上怎會有無故的好事。
蕭衍此話一出沒等皇上決斷,蕭順之便一聲大喝站了出來
“大膽蕭衍,敢在朝中和皇上談條件,你以為沒有你我們便束手無策嗎?”
這一聲訓斥讓蕭衍深感意外,看著這面前的老者,身著戎裝,氣宇軒昂。
皇上此刻也幫腔“對啊,蕭衍,你可知你面前何人?此將蕭順之,身經百戰。魏軍無不聞風喪膽,你怎可欺我朝中無人?”
就是沒說“拉出去斬了”那句話
蕭衍只說到:“軍情萬急,還請皇上慎重”
只是低頭說話,不敢再看蕭順之一眼。
最后皇上說:“我意已決,封蕭順之為平北將軍,迎戰魏軍,至于蕭衍,再敢口出狂言,殺無赦,退朝”
各路大臣走出大殿,蕭順之在后叫住蕭衍說:“不必多言,隨我去御書房面圣”
父子二人來到皇上面前,皇上看到后似早有預料,只說到:“你們來了”
接著說道“蕭衍,你可知剛才為何沒有殺你嗎”
蕭衍不知
皇上說:“蕭順之,你回去后,即刻起身于蕭寶卷會師,蕭衍你馬上到建業城下準備戰事,依你退敵之計十日后發起總攻。魏軍在大涼山調離主力,大涼山此刻乃絕佳戰機,蕭順之與蕭寶卷八日后發起總攻,敗報兩日傳到此地,魏軍陣腳大亂,到時蕭衍一把火燒他個片甲不留,自此可保二十年無戰事”
說完傳太監說道:“傳我口諭,放了吳家老小,代朕賠禮道歉,打完仗后我親自為蕭衍,吳小姐主持婚禮”
蕭順之說道:“謝皇上”
皇上說:你謝什么?
蕭順之說:我兒蕭衍年少無知,圣上不但不降罪反而奉賞,隆恩浩蕩。
蕭順之話畢,蕭衍雙膝跪地,也無聲叩謝
皇上恍然大悟:“哦,賢弟,這便是你多年前遺失的那個兒子嗎?果然虎父無犬子吶”
蕭順之說道:“二十年了”
皇上感慨的說道:“這么快,二十年了,那時我們都很年輕”
離開皇宮后,蕭順之也沒有對蕭衍說重逢后的感慨,也沒有噓寒問暖,只是像對正常人那樣說道:“現在你知道向皇上提條件是個錯誤了吧”
蕭衍說:“他是個明君,這樣的明君很可怕,該殺的人不殺,反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