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學生時代
- 誅天
- 獨霸鰲頭
- 7705字
- 2014-03-08 21:38:05
十年后。
一個鄉村里,村里正中央有一座小書院,書院的前堂一群稚子正在跟隨著一位年邁夫子朗誦著《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位老者一身灰衣,鶴發童顏,面色紅潤,一把整齊的三寸長的白胡子看起來了一副精神矍鑠的樣子。而那些稚子大概十歲左右的樣子,都是一身白衣,頭上裹著灰色綸巾,書桌星羅棋布,整整八八六十四個書桌,書桌大部分人都陷入沉思,尋找老夫子提到的問題的答案。話音一落,他從講座上緩步走下來,望著滿堂學子,問道“誰知道這幾句話的意思?”忽然他看見大堂左側有一扇窗抬起一個角度,一個蓬頭垢面的小孩子脖頸貼在窗框上,正全神貫注地注視著他,當兩者目光對撞之時,那個小子還不知回避,仿佛正在思考這什么。
“誰!是誰在偷窺!”老夫子大喝兩聲,那小子方才大夢初醒一般,著急把頭伸回去,結果后頸被窗子狠狠地刮了一下,之后從堆好的四尺高的磚頭上重重地摔下來,摔了個四腳朝天,屁股都摔成兩瓣了。
等他艱難地站起身來時,自己已經被書院里的那些稚子圍得密不通風了,“這是哪來是狗雜種?敢來我們學堂偷聽?”“窮光蛋,你穿的就像叫花子似的,滾開點!”圍住他的小孩子侮辱性的言語猶如漫天雪花飄向他的心里,他的眼里滿是驚恐的像受傷的小麻雀一般,蜷縮成一團,雙手抱于胸前,頭緊貼著雙手。他知道這是這個村里唯一的一所書院,名為文星書院,暗喻在讀的莘莘學子都是文曲星下界,將來必定金榜題名。在讀的大多是家境殷實的孩子,雖然自己和他們同歲,但由于自己家境貧寒,只能在隔著書院墻壁偷聽夫子講課。今天他聽到老夫子要講《三字經》,他從書院四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了幾十塊廢棄的泥磚重疊在一起,終于可以打開一扇窗戶,把頭伸進去,偷窺學堂全貌了。卻不想——
“說過了沒有?”,老夫子從學生外圍逐漸擠進去,“見到貧寒子弟就盛氣凌人,為師平時就是這樣教育你們的嗎?”老夫子走近那個蜷縮在一團的孩子,的確那個孩子也十歲左右的樣子,一身粗麻布衣服,衣服上還要不少補丁,連補丁的顏色也是五花八門的,但是還是穿的挺厚實,布鞋的鞋跟都快磨破了,本來他之前是衣著整齊,臉色白皙的,由于四處搬磚,打開長期關閉的窗戶灰塵散落在頭上和臉上導致頭發散亂,一臉汗漬。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老夫子慢慢扶起那個充滿恐懼的孩子,眼里滿是關切,當然他剛才只是對他這樣的舉動很震驚——一個孩子怎么爬的那么高,但是夫子畢竟是夫子,深受儒家仁恕思想的熏陶,對剛才的厲色一喝有些慚愧。
“我叫周毅。”那個眼里滿是懼色的男孩情緒稍穩,木訥地回答到,眼睛偷偷地望了那個老夫子一眼,隨即低下頭,不再說話。
“喔,那你這番舉動是為了什么?”這句話多少有點詰問的味道。
“當然是想偷學了,你原本就是這個下等人,還想讀書,考取功名,哼!黃粱美夢!”人群之中有個狗眼看人低吐出了鄙夷不堪的話語,隨即人群之中紛紛地哈哈大笑起來。
“是誰,給我站出來!”笑聲戛然而止,他們知道這次撥了老夫子的逆鱗,一下子噤如寒蟬,“孩子,不要怕,把你的初衷所出來,看我們大家能不能幫助你一把。”老夫子輕輕握著了男孩的手,男孩開始緩緩抬起頭來,凝望著老夫子那慈祥的面容,然后猛地地跪下!
“夫子,我想上學!我家里窮,交不起昂貴的學費,家中唯一值錢的就是兩頭牛,父母說這兩頭牛這留著給我娶媳婦,辦婚事才能賣。有一次我在田埂上,看著父親在為耕地,一邊耕地的農夫對我老爸說,老周你好不容易有個兒子,如果只是像我們一樣肯定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過一輩子,得想個法子改變你小子的命運,你說咱們一輩子累死累活不指望自己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總得為后代某個出路吧,我的娃是個女兒大不了將來嫁出去,可是男孩的命運就難過多了!我老爸嘆息一聲,我也想呀,可是送他上學就沒錢娶媳婦了。我也是沒辦法呀!后來我經常來文星書院,一直都是隔著墻壁聽您講課,今天做的有些過分,但我的確是想通過學習來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呀!求您收我入學吧!”周毅不停地磕頭,老夫子一聲長嘆,俯下身來扶起周毅,周毅眼里滿是渴求地望著老夫子。
老夫子俯身靠近周毅的耳朵,輕輕告訴他:“你的求學精神讓我深受感動,我雖然是文星書院的執教夫子,但是文星書院卻不是我開創的,我目前不能一人決定讓你入學。今天你偷聽我講學,我要罰你為文星書院打掃十天的衛生。你這十天之內可以站著在學堂里聽課,十天之后你就得離開書院,這是我能為你做到最大恩典了。”老夫子眼光巡視了四周的學子,之后高調宣布,這個孩子偷聽講課,罰站十天,打掃十天衛生。那些學子嘴角卻浮出一種得意的微笑——周毅這個窮光蛋等著被罰站,等著罰打掃衛生吧。
“現在你可以進去了,就站在講桌旁邊。”語畢,老夫子拉著周毅的小手,疾步走進學堂。老夫子站在書桌后面,面對全體學生鄭重宣布:“這個小男孩叫周毅,他經常到我們學堂偷聽,故我要罰他站十天,打掃衛生十天,大家就當沒有看見過他就行了。”下面學子都暗自竊喜,“哼,你個窮光蛋還想上學,這會被修理了吧!”
就這樣,老夫子一邊引導,下面的學子就跟著朗誦,老夫子經常提出一些有關《三字經》解釋的問題,讓學子們自己思考。而每天放學后,老夫子總要留下周毅為書院打掃衛生,那些家境殷實的學子大都會朝他扮鬼臉,嘲笑道:“小清潔工,該你上班了!哈哈——”待到書院打掃完畢,老夫子總要留下他,教他讀書寫字,慢慢地,周毅明白了老夫子的苦心,每次都是天完全黑下來之后,周毅才依依不舍地離開文星書院。鄉間村落不同于城鎮,即使沒有月光,也照樣能認識的路——鄉間的路都是石板鋪出來的,在黑夜里都是看清個大概的。
周毅家境貧寒真的就是身側兩頭牛了,家徒四壁,而且土墻外側凹凸不平,屋檐缺了一個邊角,瓦片殘破,一到狂風暴雨,屋里必定變成澤國,后來周毅的父親——周德平想了個辦法,在屋里的四角挖四個小洞,這樣雨水就沿著小洞流出,屋后面是由木樁圍成的牛圈,將木樁拳頭粗細的樹樁深入地下一尺有余,牛圈屋頂是用茅草鋪成的,說白了就是茅草屋。自從十年前一天,有兩頭牛出現在他家屋后,他就開始建造牛棚,費了將近半個月才將牛棚徹底完成。之后他每晚必睡牛圈。當然與之同時而來的,還有周毅,周德平可謂雙喜臨門。
之所以取名周毅,是因為周德平夫婦逢年過節必到村里的祠堂祈禱列祖列宗,這個村名叫周家村,是當年秦國滅掉東周之后,將周王室及其附屬家族都遷徙到這個偏遠之地方,當時周王朝已經滅亡,沒必要趕盡殺絕,不如留一個善待前朝的美名。后來這個鄉村的人都以周為姓氏,周家村因此而得名。單名毅字,得從周毅的母親說起,周毅的母親唐小莉嫁給周德平八年還未有身孕,這可把周德平夫婦急壞了,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唐小莉更是著急,八年無子嗣在農村可是相當忌諱的,總免不了什么閑言閑語,“到底是不是女人呀,連孩子都沒有?掃把星轉世的嗎?”有些長舌婦說話真的很傷人。
所以求神拜佛是少不了的了,唐小莉更是天天對送子觀音許愿,后來真的有了個孩子,這可把周德平夫婦高興壞了。
經過九天的言傳身教,老夫子發現周毅資質一般,甚至有些木訥,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可是他不怕苦不不拍累的苦學態度還是給了老夫子一些安慰,畢竟來日方長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十年不過倏忽而已,不過周毅已經會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背的滾瓜爛熟。
第十天天黑以后,周毅知道自己將離開這個寄托著自己滿腔希望的學堂了。他剛要跨出大門門檻,不禁轉過頭來回望著那個講臺,自己曾在那里站了十天,聽了十天,自己十分留戀的。
“哎”他無奈地搖搖頭,然后轉身準備離開學堂之際,從外面朝著大門走來兩個人。那身影還很熟悉,當他們走到自己一丈以內時,周毅驚呆了!
老夫子和父親!他們還有說有笑的,周德平才四十有余,整個人濃眉大眼,頭上已經開始出現些許白發,皺紋早已蔓延到整個額頭,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造就了古銅色的膚色,經常穿梭山林間導致四肢上傷疤累累,為的是能打柴,一雙手經過長年勞作使得老繭鋪滿了手心。
“爹,您怎么來了?”周毅跑過去撲在父親懷里。“孩子,為父錯了。”周德平俯下身來與周毅緊緊地相擁在一起。“你這壞孩子,你怎么不跟我說呢,一整天野在外面。”周德平嗔怪道,“夫子來我們家好幾次,對我曉以利害,不要只看短期利益,要把眼光放長遠一點,說你資質愚鈍,卻勤奮刻苦,所謂天道酬勤,你一定能讀出路來的!孩子,從明天起,你就可以像同齡人一樣,坐在學堂里,光明正大地上學了!”
“可是我們家里窮,這學費從哪里來呢?”周毅感到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太渺茫了。
“多虧了你夫子。夫子這幾日幾乎踏破了周員外(文星書院的主要創建人)的門檻,希望讓我們做他家的佃戶所得勞務費來替你交學費,起初周員外不同意,怕我們偷懶,后來老夫子自作主張:一到農忙季節,必須優先完成東家(周員外)的農活,之后才去干自家的農活。農忙時節,咱家的兩頭牛也要參加勞作,這樣周員外才同意讓你入學的。你還不跪謝夫子大恩?”
周毅立馬轉身,朝著老夫子不停叩首。
“快快請起,你父親怕你也夜路不安全,順道送我就來接你了。夜色已深,快回家去吧。”老夫子扶起以頭搶地的周毅,欣慰地對他說:“你要好好把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呀!”
“恩!”周毅堅定地點點頭,“我一定會努力的!”
不知什么時候,皓月已經爬上了天穹,乳汁一般的月光從高空傾瀉下來,整個周家村仿佛沉浸這淡淡的乳汁之中,偶爾低空掠過幾只蝙蝠,像巡邏的哨兵一般,房屋密密麻麻集成一片,從村口到村里面燈光逐漸變暗,村口居住的都是大戶人家,人丁興旺,仆人眾多,屋宅寬廣,而村里面則是背靠大山,周毅的家就在村里面。
他們父子一路上互開心扉談論以后關于學習生涯,當然望子成龍之類的勉勵之語肯定少不了,看著昏黃的油燈光從土墻的缺口跑出來,周毅加快了腳步。
“娘!娘!”唐小莉聽到這熟悉的呼喚,知道丈夫和孩子回來了,喜出望外急忙放下手中正在縫織的書包,這別看這書包是五顏六色的殘布拼湊起來的,這可是唐小莉從左鄰右舍好不容易討過來的,忙了一下午也完成的差不多了,就差最后一條縫隙了。
“娘,我餓了!”周毅撲到娘親懷里撒嬌。“哎,我怎么把晚飯給忘了,平(唐小莉對周德平的愛稱),我還有些針線沒穿好,你先去生火做飯吧!”唐小莉對剛剛走進屋的周德平下了個命令。唐小莉大概三十上下,但是由于農村婦人一般也要像男人一樣下地干活,所以雙手也有老繭,土黃色的臉,窄窄的額頭也爬出了兩三條皺紋,當然也是一身麻衣,頭上裹著青色絲巾,標準的農村婦女的模樣。
“我去淘米了,娘!”說完便走向灶臺。
所謂人多力量大,一家人齊心協力很快吃了飯,唐小莉對周毅嘮叨,要好好學習,不要頂撞夫子,也不要得罪同學,說實在的,他們真的得罪不起。那些大戶人家伸一個腳指頭都能把他們一家壓死永不翻身。
第二天,父母把周毅送到學堂門口,他們不敢久留,否則被其他學生看見之后必然會引來一陣嘲諷和奚落。什么尊重師長,友善同學之類的話重復了一千遍。
當看見周毅背著個雜合色的斜挎書包又一次坐在講臺旁邊時,同學們都異常驚訝,這個窮光蛋怎么又來了。真是臉皮比地還厚呢!老夫子為了防止其他同學捉弄他,有意給他在講臺左側放了一個凳子,僅僅只能放下寫作業的雙手,書包就放在講臺上了。見學生議論紛紛,老夫子出面宣告:“從今天起,周毅就是文星書院的一份子,大家要友善待他,此事已經得到周員外的同意,所以大家就不要議論了。”
“什么,我爹居然同意讓那個窮光蛋來上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剛才還趾高氣揚的語氣,頓時有點無語。周天雄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臉失落。周天雄是周員外周顯圣的嫡長子,一身白衣勝雪,劍眉微微向外翹起,眉宇間流露富家子弟的貴氣皮膚白皙,神情傲慢。腰佩祖母綠玉佩,手帶銀環,頸上掛在金項圈。周員外乃周家村最大的地主,全村一半的田產一半是他家的,當然肯定有他先輩的積累,他也是繼承并發展了自己的勢力,村長周正公他也不放在眼里,其他的地主跟周顯圣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好,這件事已經定了,大家各歸其位,下面我們開始學《論語》。周毅,你把書本發給同學們。”
“好的,夫子。”周毅接過書本,十幾本書也卻是有點沉畢竟周毅才十歲,那《論語》還補充著老夫子對《論語》的翻譯,及人物的介紹,相關歷史背景的解析等等。
“還不是個跑腿的,哼,就好好地做老夫子的御用仆人。”周天雄看見周毅到處跑路心里暗自竊喜。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大家有誰以前能說出孔夫子的經典語錄呢?”老夫子他也拿出書本,目光掃視整個學堂,期待有人能滔滔不絕地背出來。
“夫子,我知道幾句。”周毅毛遂自薦到
“那你來說說。”老夫子很是欣慰,周毅能把論語還一起熟讀,難能可貴呀。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思是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意思是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意思是作為一個士人,一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忍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周毅滔滔不絕地背誦出來,如數家珍。這讓整個學堂的人膛目結舌,這個窮小子怎么這么厲害,我們才剛剛拿到書,就能背的滾瓜爛熟了。
“好了,周毅你坐下吧。你們還有誰瞧不起他的,這十天他打掃衛生后,總是懇求我讓他在這里看書,他已經會背《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了,你們看看你們自己,衣食無憂,總以為有個好出身就是金飯碗了,殊不知,這這土地遲早會相互兼并的,說不定哪天你們就和周毅一樣,一無所有,只有好好讀書,長了本事,才能守住自己的家業。”夫子訓誡道。
剛才被周毅的驚艷所震撼之時,面對老夫子的訓誡只有像小雞啄米一般頻頻點頭。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這句話仿佛一個很難改變的規律。
“我國一直以來都是盛行儒家之道,所以深入研究儒學很有必要。下面我介紹一下四書五經。所謂四書五經是指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易經》,《尚書》,《禮記》,《春秋左傳》,他們都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其中《論語》的核心思想是:仁愛忠恕,推己安人。《大學》有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也有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目的是要教導貴族子弟從政所需的知識及修養。原文中還有一句關鍵語,就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因此,讀《大學》的體系,必須兼顧上述三個要素:三綱領、八條目與修身。《中庸》的核心思想在于自我管理,修君子之道。《孟子》的主要思想在于倡導實行仁政,踐行道義,主張性善論。《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305篇。《周易》是一部古哲學書籍,亦稱易經,簡稱易。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雙邊關系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變化,并附以卦爻辭作簡要說明。我們的先祖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與商紂王之間的斗爭。《周易》是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我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人民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一直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周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傳說《易經》共有三部,《易》事實上是包括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匯編,記載了虞、夏商、周的許多重要史實,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記錄,真實的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的天文、地理、哲學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對后世產生過重要影響,是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珍貴史料。《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又叫《小宋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又名《左氏春秋》。《公羊傳》、《谷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唐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對研究春秋史和遠古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這就是都是儒家思想的精華所在,所以你們要深刻理解,經年累月必定能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就算金榜題名,必將如同探囊取物。”
“是,夫子。”大家聽到老夫子這一口氣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四書五經,聽得如墜云霧之中,但是也對那浩如煙海的儒學文化充滿了好奇,求知若渴地望著老夫子。
“好,我們就從我國第一代大儒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開始學起,大宋開國宰相趙普曾說,我以半部《論語》輔佐太祖打天下,以半部《論語》輔佐太祖太宗治天下。據此,《論語》對個人,對國家的影響有多大。剛才周毅所背的都是論語中的名句,其內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并且身體力行。下面大家開始《論語》第一篇:《學而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老夫子一口氣背出了《學而篇》,除了周毅能跟上老夫子的思路外,其他人都一頭霧水。之后老夫子逐句地分析《學而篇》的意思,大家終于了明白個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