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聚義亭
- 天帥傳說
- 毓堂
- 1964字
- 2014-03-12 12:03:45
金蘭山位于帝都中州北部,山下村落點星鋪綴,山上蔥翠環繞,頗有幾分人間仙境的樣子。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每天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但是在三十年前,金蘭山不是這個樣子的。三十年前的金蘭山,不叫金蘭山。三十年前,人們只知道這里有一座荒山,山上有些很常見的草藥和動物,山下也只有寥寥幾戶人家而已。至于后來為什么這座荒山要改名為金蘭山,為什么會變得如此繁華,這就要歸功于唐恩帝國近百年來的傳奇人物,天帥李龍坤。聽說天帥當年和八位將軍就是在這金蘭山上的一座無名小亭里潔白金蘭的,所以這座山自天帥失蹤后就改名為金蘭山,而那座無名的亭子,就被稱作了聚義亭。
此時是清晨太陽剛剛要升起的時候,金蘭山下的官道上依稀出現了三個身影,隨著太陽慢慢的升起,濃霧慢慢的消散,一切漸漸變得清楚了。只見一位翩翩公子牽著一個孩童,后面跟著一位中年大漢,三人不急不緩的在官道上行進。這三人當然就是血公子三人了。
血公子三人速度不慢,沒多久的功夫就已經到了山下,此時太陽剛好驅散山上籠罩著的薄霧。走到山下,血公子很自然的停下了腳步,抬頭看了看這被陽光染成金黃色的金蘭山,眼神有些迷惘,似乎是沉浸在了一段回憶里。身后那個平時看起溫和的大漢陳濤突然直起了身子,滿臉的虔誠和激動。身旁的李天宇似乎有些不解,抬頭看了看血公子。血公子好像也察覺的到了李天宇的目光,注視著橫在眼前的大山,喃喃的說道,當年就是在這座山上,我遇到了你父親,還有你其他七位叔叔伯伯。血公子說完這話,像是突然回過了神,仔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著,雖然他的衣物本來就一塵不染。身后的陳濤做著和血公子一樣的事情,似乎做著一件很重要的事一樣。片刻之后,血公子終是邁開了腳步,朝著山上走去。身后陳濤緊緊跟著,而李天宇也感覺到微妙的氣氛,一語不發的跟著兩人朝山上走去。不多一會,三人就走到了山腰的聚義亭了,近處細看,聚義亭和天下許多普通的亭子沒有任何區別,只不過是一座普通的亭子而已。血公子思索了半響,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目光緩緩掃過亭子里的長椅,輕輕嘆了口氣。似乎是對李天宇說,又似乎是自言自語。“當年,我還是個年輕氣盛的世家公子,憑著家族在江湖上的地位,仗著自己的一些微末本領,自覺天下人也不過如是,于是乎我決定要走遍這唐恩大地,看遍所謂的天下英雄。只是沒想到,才出來不到一個月的光景,便在這聚義亭里碰到了大哥……
話說當日正值正月初春,這金蘭山上的余雪未消,放眼望去,一片蒼翠映雪,美不甚收。李龍坤只帶隨身隨從,游歷至此,登金蘭山,遙看山腰有一小亭,便想至亭中稍作休息,再煮一壺美酒,欣賞著山中雪景,豈不一大快事。
等到了山腰小亭,才發現這小亭中早已有了別人。只見亭子正中一張石桌,四周圍著九個石椅,有四人圍著石桌而坐,但這四人卻不言語,只是靜靜的看著這山中的雪色。這四人中,有一人作書生打扮,有一人似富家公子,有一大漢戴著斗笠遮著面容,卻長發隨風而動,剩下的一人,卻是一身勁裝,滿身英豪之氣。
李龍坤并不說話,只身走入亭中,向四人微微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然后坐了下來,令身后隨從取了酒來煮上。自己卻是回過頭看著這山色,微微沉思。這四人在李龍坤打招呼的時候,只有那書生和勁裝青年也微微頷首,面露微笑,算是回禮,而那大漢和錦衣公子卻并不理會。當然,李龍坤對二人的冷漠也不在意。不一會,桌上的酒就開始沸騰了起來,噗噗作響,香味四溢。
李龍坤令隨從取了酒杯來,一一斟滿,自己先飲了一杯,細細品味一番叫道“好酒,只是如此景色美酒,若在下一人獨飲,卻又失了幾分興致,諸位不如陪在下喝一杯如何?”這最后一句話卻是對著亭中四人說的。只見那書生臉上閃過一絲迥異,作揖說道:“這位大哥請了,學生不會飲酒,多謝大哥美意了”。說完尷尬一笑,便又對著那山景雪色發起了呆。那戴著斗笠的冷漠大漢臉上一片淡然,卻是眼神閃過一絲歉疚,似乎對人家剛才打招呼沒有還禮卻又要接受人家的美酒感到不好意思。倒是那勁裝青年爽朗的一笑,起身雙手握拳說道:“如此,就謝過這位大哥美意了,在下賞景多時,總覺得欠缺些什么,原來是這美酒啊,還是這位大哥想的周到。”李龍坤也笑道:“這位公子說笑了,在下也不過是趕路中州,路過此山,看到這山上白雪覆蓋,廖有幾分意境,便帶了隨從上山,欣賞一番。”那青年又到:“哦,原來大哥竟是一位文人雅士,小弟倒是失敬了。”李龍坤聽完,只是微微一笑,并不答話,那青年也不在意,只顧端起桌上的酒,自飲自賞去了。
那位錦衣公子出了一會神,啪的一聲合上了折扇,說道:“罷了罷了,今天倒是要占你一杯酒的便宜了,聽你剛才似乎說要去中州,你到中州后去唐府,憑這鋼鏢,可領紋銀百兩,本公子是不會白喝你得酒的。”說完,也端起桌上的酒,細細品了起來。李龍坤卻笑道,“原來是血公子,倒是在下失禮了,不過這區區一杯酒,在下還是請的起的。至于這紋銀百兩,我看就不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