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猶記小喬初嫁時(三)
- 結婚時我們不談愛情
- 管小草
- 3117字
- 2011-10-31 14:10:07
少年的眉宇間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憂郁,不細心的人根本看不出來。除此之外,無論何時何地,你都無法知道他在想什么。
偶爾,若若似乎可以窺見他的那扇緊閉的心門有打開的跡象。但一切都只在剎那間,當若若試著去開啟,他立馬把它關緊。一切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他不允許別人進入,拒絕和這個世界交流,哪怕是他最親的人。
實際上,在他的心中,這個世界沒有最親的人。十幾年前他的母親把他“拋棄”時,他也就拋棄了任何人,包括他的父親。
父親嘗試過很多次,每次都無功而返。父親一度以為他有病,但醫生不這么認為。兒子倒成了父親的心病。
若若遠遠望著這個比自己高出一個頭的少年,心中沒來由地涌現出一種貌似母性的情感。她想,要是他母親還在世的話,看著如此好的兒子,那該是多么欣慰多么驕傲啊!只可惜??????若若輕輕地搖了搖頭。
今天晚上怎么睡呢?若若突然有點緊張。
正不知如何是好時,虎子跑了過來,他撲到若若懷里,撒著嬌:“媽媽,我要跟你睡!”
“虎子別鬧!”若若試圖阻止。
“虎子剛來不習慣,就暫時依他吧!”時永低沉的聲音響起。
若若臉紅了。不知為何,兩人相距很近時,她從來不敢正視他的眼睛。
“謝謝時爸爸!”虎子蹭地跳到時永身上,給了時永一個響吻。
時永眼角都在笑,好像虎子是自己的兒子一樣。
時永去另一個房間了。若若松了口氣。
他走到客房門口,正準備進去睡覺,想了想,還是去了兒子的房間。
兒子已經睡下了。
“兒子,今天老爸跟你睡。”時永邊說邊脫衣上床。兒子沉默,身子往里邊挪了挪。
若若度過了這樣一個平靜的新婚之夜,心里卻平靜不下來。
若若回憶起她和時永相識的點點滴滴,恍若一場夢。
在若若家看來,時永年齡偏大了些,又有那么大個兒子。在時永家看來,一個姑娘家的竟然帶個孩子,一想都不是什么好姑娘。
可時永非常堅定。若若到現在也沒弄明白時永看上了她哪一點,或者說是什么原因讓他如此篤定地要這門婚姻。
時永平時話不多,心里想什么若若無從知道。這一點,父子倆倒很相似。
若若過了幾年周而復始地帶孩子的日子,她以為永遠就這么過下去的時候,媒人找上門了。
從媒人做的鋪墊工作來看,時永是很早就準備好了并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時永的態度很鮮明,彼此都用不著矯情。如果愿意就早點把事辦了。如果不,就早點退信。
若若的父母自然是不大高興的。一過去就當繼母,得吃多少苦啊!但若若卻一反常態的答應了。
最后兩家父母都只好點頭。
于是一切按傳統習俗按部就班地完成。
若若覺得沒必要如此麻煩,但拗不過長輩的要求,她還是不能免俗地用傳統的方式和時永見了第一面。
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有點像相親,又不是。
若若在媒人、姑姑、姨姨等女長輩的帶領下到了時家。
時家當時也來了不少客人。多半是長輩,當然也有平輩的親戚。
掌勺的是時永的嬸嬸,每次家里來貴客時,都是嬸嬸過來幫忙做飯,因為她做的一手好飯菜眾親戚皆認可。
按條件,時家完全可以在飯店請客。但父母和長輩皆是傳統之人,他們要求一切按老規矩辦。
其實時家在那個小城也小有名氣。幾家大型的連鎖超市就是他家的。所以時家對若若來說并不陌生。不過,見到時永的廬山真面目這還是第一次。所以若若有點小緊張。
實際上,若若見誰的第一面都緊張。她不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在生活中是那種慢熱性的人。
快到時家時,時永和父母等長輩已站在門外迎接。門口擠滿了人,都笑嘻嘻地張望著。
若從沒見過這陣勢,有點想逃。姑姑悄悄地拉了拉她的后衣擺。她才慢慢地朝前走,不過羞得不敢看人。
時永先跟媒人及長輩一一問好,裝煙,并給每人送了一包煙。最后才向若若問好。若若羞紅了臉,根本不敢正視他。在一片起哄聲中,若若一行人在眾人的簇擁下進了屋。
吃飯時很熱鬧。
兩大滿桌。都知道時家是個大家族。當時人還沒到齊呢!
若若一行人回家時每人手里多了一個紅包。若若不要,媒人馬上說:這是禮數,少不得。若若只好收下。
第一次正式又隆重的見面過后,兩人就可以私下相約了。同時,婚禮也在緊鑼密鼓地張羅著。
媒人把兩人的生辰八字拿到先生處,請他看好日子,媒人再通知雙方家長。
日子定下來后,又由媒人當傳聲筒,商量嫁妝和彩禮的事情。達成一致后,兩家開始準備。
時永和若若不用管。他倆只做一件事,就是照婚紗照。這是年輕人的事,大人從不摻和。
時永不是頭婚,可照婚紗照卻是第一次,因為那時條件不好。
若若原本是害羞之人,兩人又交往不久,所以呢?兩人照婚紗照時都不自然。
化妝師給若若化妝時,時永坐在一邊看報紙。
他的眼前突然浮現前妻的樣子。如果她照婚紗照的話,也一定很漂亮吧!只是,你連補償的機會都不給我,你是要我永遠欠著你嗎?秀梅?時永心里想。
若若從鏡子里看向那個即將成為自己丈夫的人,有點難以置信。要是原來的那個人,我的未來又是什么樣子呢?哎呀,我都想什么呀,好久沒想他了,我這是怎么了?若若在心里自責道。
婚紗照的效果可想而知,但若若還是萬分珍視,畢竟一生就這么一次。曾經做夢都想的婚紗照啊!
選金銀首飾時,若若只想要一枚戒指。時永堅持送了她一套金器(項鏈、戒指、耳環、手鐲)。
結婚前兩天,時家派車把嫁妝運過去。
到了結婚那一天,時家把新房布置一新,派一個年輕能干的女親戚把新床鋪好。(鋪床的女子會在新被子里發現一個紅包,那是若若家送的,老規矩。)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新娘進門。
時家的花車隊伍來接時,唐媽媽正在女兒的閨房抹眼淚。
若若有點哽咽,“媽,這又不遠。我經常回來看你的。”
媽媽邊抹淚邊說:“終究是人家的人了,你這孩子,從來有什么都自己扛著。媽怕你受委屈。”
“媽,你放心好了,不會的。”若若安慰著媽媽。
“一過去就拖兒帶女的,媽一想都難受。”唐媽媽眼淚汪汪地望著女兒。
“媽,這幾年帶虎子不都習慣了嗎?沒事的,媽!你看,我的妝都快花了。別哭了嘛!”若若的眼淚終于沒能忍住。
“好!好!媽媽不哭!媽媽不哭!要善待自己。啊!”唐媽媽邊給女兒擦眼淚邊說。
若若不斷地點頭。
鞭炮聲響起的時候,花車開動的那一刻,若若泣不成聲。周圍、身后有無數道目光,她想回頭,卻不忍回頭。
這個住了二十幾年的家啊,她最終還是離開了!
時永無聲地遞給她一塊手帕。
······
到家的鞭炮聲把若若驚醒,她深吸一口氣,強打起精神,正準備下車時,時永已在車外打開車門,把若若抱起就往新房跑。“新娘子來啰!新娘子啰!”若若聽到大伙的聲音,羞得把臉埋在時永懷里。
時永把若若放到新床上時,若若送親的娘家人已被人帶到新房。
按習俗送親的人是要過夜的,但若若娘家近,就免了。
時永沒和父母住一塊兒。新家沒時家大,若若卻認為夠了。時家的親戚都到新家來了,人山人海,家都快擠爆。
送親的人是上親,上親為大。除了吃飯,他們只待在新房里,所以新房相對安靜。
上親每人吃了一小碗荷包蛋后,便湊了一桌麻將,剩下的人看電視或看碟。
若若則被時永帶出去到酒席上篩喜茶。每人都喝,每人都往空茶杯里塞茶錢。茶錢因為關系的親疏多少不等。茶錢全歸新娘所有。
除了篩茶,新郎新娘還時不時要敬酒。幸好時永酒量不錯,若若不會喝酒,時永都代替她喝。若若怕他喝高,后來替他悄悄地換成礦泉水。
上親走時,時家照例要往每人手里塞紅包,照例要放鞭炮。
若若目送他們走遠,看著周圍陌生的面孔和陌生的一切,一頭扎進新房偷偷掉淚。
新房還沒來得及收拾,吃剩的零食、果皮、瓜子殼??????除了鋪疊整齊的新床,到處一片狼藉。
咚咚??????敲門聲響起。若若連忙開始收拾??????
時永推門進來,輕聲問:“若若,你沒事吧?”若若搖了搖頭。還是不敢看他。
“讓阿姨收拾吧,你累了就休息會兒。我忙完后就去幼兒園接虎子。”說完時永就出去了。
為了風俗,加上不是周末,若若父母還是讓虎子去了幼兒園。
時永是二婚倒沒關系,他特意讓兒子書言請了假。
送走客人。一天下來,若若已是筋疲力盡。
若若躺在床上,虎子趴在她懷里,睡得可香了。
身體告訴她好想睡覺,可若若有點認床,直到天亮時才迷迷糊糊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