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靜如水,淡泊明志。
- 在平庸的泥潭中跳舞
- 賈子游
- 1167字
- 2011-09-12 10:20:54
入夜了,華燈初上,每當一個人獨處時,我總會莫名奇妙地生出一種難言的寂寞與空虛來,感覺心里頭空落落的,站在自家的陽臺上,遠望著往來穿梭、熙熙攘攘的車河,想起了莊子的那句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難道我也將終日為了這些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日常瑣事而去耗費掉自己的一生嗎?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的好:“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可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人心浮躁的時代,想做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又談何容易啊。每個人都在為了趕上時代的步伐和飛漲的物價而拼命奔忙,一刻也不敢停下來。一旦比別人慢了半拍,用不了多久,就無法跑贏CPI,就將面臨隨時被開除“球籍”的危險。放眼四望,博士、碩士等高級人才多如“過江之鯽”,在一旁虎視眈眈,能夠保住自己那份得來不易的工作已實屬不易,誰還敢奢望去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和崇高理想?于是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磨掉了自己的清高和心志,任由自己在平庸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日漸蹉跎,最終淪為富人和達人股掌之間的玩偶。
想要做到“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先要達到心靜如水、寵辱不驚的境界才行。記得六祖慧可的師兄神秀曾悟禪說:“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六祖感覺他悟禪不徹底,于是便吟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本無塵,塵即是心,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對于世間的萬事萬物,需要一個平靜如水的心,才能去坦然的面對這一切。此為至高境界,似乎凡人不敢企及。可見,真正做到心靜如水,非道行高深者不能為也。正如一首詩所云: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在這個紙醉金迷的大千世界里,凡夫俗子們需要面對的誘惑實在是太多了。當你面對著可能會中500萬元大獎的彩票時,你能夠做到“心靜如水”,而對之無動于衷嗎?能夠守住自己的錢袋,壓制躍躍欲試地沖動嗎?很難,極少有人不想一試運氣的。所以彩票業才會蒸蒸日上,如火如荼。當你的身邊輕盈地駛過高貴華美的跑車時,當你置身于富人們的宮殿一般豪華的別墅時,你會做到“心靜如水”嗎?對比自己那點連養家糊口都不夠的微薄薪水,每日油鹽醬醋的家務煩擾,每時每刻的生活重壓,你能絲毫不為之動容嗎?你很難不在內心深處掀起憤憤不平的波瀾。當你慨嘆命運多舛,感悟人生多艱時;當你飽嘗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時;當你空有滿腹才學而郁郁不得志時,你能做到“心靜如水”嗎?恐怕早已是“剪不斷,理還亂”了。
看來,“心靜如水”真的只能是一種境界,一種超凡脫俗,不問人間煙火的境界。吾輩既為凡人,就只有為世間凡事所擾,為人間俗事所累。既然“心靜如水”的境界對于我們只能是一種奢望,又何必硬要去“附庸風雅”呢?倒不如“激情如火”,“轟轟烈烈”地去奮斗一番,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美好青春,這樣才趕得上這“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