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探武當遙望龍頭香

  • 盛唐奇俠傳
  • 半瓢江湖沉浮
  • 2707字
  • 2011-08-01 17:09:31

周游沒想到司馬教授竟然對書籍這么敏感,果然是好讀書之人,只是他不便說出書的秘密,畢竟事關重大,萬一日后閭丘靈發現經書是自己所拿,少一個人知道,也不會連累司馬教授。

周游當下面不改色的說道“什么書?沒有啊。我昨夜有些失眠,最近幾天發生的怪事太多了。”

司馬乾教授見周游有意隱瞞,也不多問,只是呵呵一笑,說道“小周啊,別怪你司馬叔叔多嘴,我最近和你一樣,遇到了許多古代的怪人怪事,所以我們凡事都得小心吶,尤其是有些古代的東西,可能沾了劇毒,一定要注意安全。”

周游一聽,原來司馬教授只是在擔心自己的安危,心中不禁感動不已,他想,自己可能有些過于緊張了,雖然這本書只看了幾頁,不過可能它只是一本普通的醫學方面的書,拿出來看看也無妨,想到這,他把手伸入懷中,去掏那本經書,說道“司馬叔叔,其實我。。。”

“二位所論何事呀?”原來是李老也醒了。

周游一個猶豫間,又把書塞了回去。

“老先生,司馬叔叔,我們這就去武當山市的派出所走一趟,看看有沒有什么關于青蝶姑娘的線索。”周游建議道。

“如此甚好!吃了小兄弟帶回來的靈丹妙藥,老夫的功力也恢復的差不多了,倘若那黑白二使再來,老夫也是毫無懼色!”李老看來恢復的不錯,臉色也比昨天晚上好看多了。

周游幾人出了旅店,在路邊的小吃攤吃了些湖北特色的早點——熱干面,豆漿,稀飯等。

湖北人早上習慣吃熱干面。這熱干面,與山西刀削面、兩廣伊府面、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并稱為中國五大名面。面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麻醬、蝦米、五香醬菜等配料。

婉兒直夸贊其美味,李老的評價也不錯,大概在唐代還沒有這樣的小吃。周游見大家吃的開心,也高興地說道“各位如果真有興趣,我就找一家有名的餐廳,讓那里的師傅把廚藝傳授給大家,讓老先生和婉兒姑娘回到唐朝,也可以讓朋友們吃到這現代的食物。”

大伙一致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一時氣氛其樂融融。

吃過飯,幾人來到派出所,所里的干事告訴周游,通過幾天的排查,在鎮子上沒有發現周游要找的人,也沒有發現嫌疑犯“飛蛾”的蹤跡。

周游心中一陣疑慮,既然不在鎮上,那么只有一個地方存在著可能性——青蝶姑娘和嫌犯都呆在武當山上。

周游向那位干事說出了心中的疑慮。那位干事說道“我們也是這樣認為,并且早已派出了警員上山進行搜索。在每一個山門,每一座道觀里進行核對,只是山上的客流量太大,每天都有許多國內外信徒香客前來拜見祖師爺,實在是難以找到。”

周游眉頭一皺,是啊,在茫茫人海里找兩個自己連見都沒見過的人,實在是有如大海撈針,海底撈月。一時間,他也有些犯難。

身邊的婉兒突然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不如上山去看看吧,這里既然是祖師爺的福地,沒準祖師爺賜福于我們,能讓青蝶姐姐來與我們相認呢,正好如今呆在山下也是無事。這里既然曾是瓊臺觀坐落之地,婉兒和師傅也許久沒有回家了,去看看也無妨。周大哥,你說呢?”

周游心想,與其枯坐,不如主動出擊,或許能發現一星半點線索。他心中對于自己能否找到并無把握,只是看到婉兒期待的眼神,不知為何,就輕易地答應了。

“這幾位是?”那干事見婉兒幾人說話文縐縐的,行為舉止也有些怪異,詢問道。

“幾個朋友。”周游帶著大家轉身離開了派出所,搭乘一輛上山的大巴,向武當山山門進發。

大約半個小時,汽車便駛到了武當山山門。

武當山山門,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為六柱五孔仿古石雕牌坊,由136個構件卯榫建成。欄柱為八角形,底座前后嵌有抱鼓。額坊刻有“武當山”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欄板、檐椽刻卷云圖案,氣勢雄偉壯觀,

李老穿過這道山門,放眼眺望云海茫茫,靈松霧隱的山中景觀,心中感慨萬千,沒想到幾千年的物是人非,滄海桑田,這雄渾瑰麗的武當山,依舊風姿綽約。

幾人在古道上行了一會兒,幾座鬼斧神工的古建筑便映入眼簾。在一座陡峭的懸崖上,幾座明清時代的房屋從中拔地而起,依山而立,另一端則是萬丈深淵。

司馬教授見李老和婉兒對這幾座建筑十分驚嘆贊賞,便介紹道“此乃南巖,又名紫霄巖,因它朝向南方,故稱做南巖。它的全稱是大圣南巖宮,是武當山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得最完美的一處。”

“據記載,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就曾在南巖修道,至今這里還留有他作的一首詩。在元朝,武當高道張守清在前人的基礎上鑿巖平谷,廣建宮廷,使南巖的建筑隱林中之煊赫,聳層樓十二,而且當時南巖的道人已多達一千人。因為張守清修建南巖,宏揚武當道教的巨大功績,當時的皇帝賜封他為體玄妙應太和真人。史書上盛贊當時的南巖是分列殿庭,晨鐘夕燈,山鳴谷震。在這里,把晨鐘暮鼓”用作了“晨鐘夕燈,充分說明了當時南巖建筑布局錯落有致,到了晚上,這里的燈火成了別具特色的景觀。”

“在明朝,南巖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殿堂道房多達八百多間,可惜在1926年9月的一場大火,燒毀包括玄帝大殿在內的殿房二百多間。南巖的古建筑,在手法上打破了傳統的完全對稱的布局和模式,使其與環境風貌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工匠們巧借地勢,依山傍巖,使建筑有的大起大落,有的小巧玲瓏;即有群體的四合院,也有單體的轉角樓,產生出強烈的藝術效果。”

“在南巖,一座伸出懸崖的石雕,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座石雕叫龍首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龍頭香。龍頭香長三米,寬零點五五米,是古代工匠采用圓雕、鏤雕、影雕等多種手法鑿刻的渾為一體的兩條龍。在萬仞峭壁上懸空伸展的兩條龍傳說是玄武大帝的御騎,玄武大帝經常騎著它到處巡視。正因為龍頭香的神秘和其地位,信士弟子們為表虔誠,每次來朝武當,都要燒龍頭香而走上那陰陽生死的邊界。由于下臨萬丈深淵,燒龍頭香的人要跪著從窄窄的龍身上爬到龍頭點燃香火,然后再跪著退回來,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毫無疑問,龍頭香自打明朝建成以來,從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計其數,其情形目不慘睹。”

婉兒和李老聽了這龍頭香,自然是大感興趣。都要求要到那龍頭香之上燒一柱香。

司馬教授搖了搖頭,笑道“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總督下令禁燒龍頭香,并立碑戒告。碑文告誡人們說,神是仁慈的,心誠則靈,不一定非要登到懸崖絕壁上燒香才算是對神的崇敬”

果不其然,幾人又行了幾步,一座石碑立在路旁,上書“南巖之下,倚崖立殿以祠靈神,不知何時鑿石為龍首,置香爐于前,下臨絕壑,憑高俯瞰,神悚股栗,焚香者一失足則身命隨隕。此世俗庸,妄人所為,非上帝慈惠群生之意也。今徙爐殿內,以便焚香者,使知孝子不登高,不臨深之義,立石檐前,永杜小人行險僥幸之路,本宮住持暨諸道眾,隨時勸誡,勿蹈前轍,其遵行無忽。總督川大清康熙十一年六月朔旦。”

“你瞧,那里就是龍頭香!”司馬教授指向一座峭壁上的建筑,有一段龍頭狀香爐從窗戶里伸出,下面就是萬丈深淵。

“周大哥。。。你瞧,那里。。。龍頭香上面。。。似乎站了一個人!”婉兒不安地說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资溪县| 大冶市| 威远县| 崇文区| 达州市| 泰州市| 齐河县| 红原县| 安新县| 江门市| 塘沽区| 富裕县| 同江市| 齐齐哈尔市| 清原| 汕头市| 垫江县| 确山县| 庐江县| 新沂市| 台北县| 丽江市| 革吉县| 道孚县| 瑞昌市| 灵璧县| 廊坊市| 江口县| 江油市| 天全县| 武隆县| 兴化市| 仙桃市| 安福县| 黔南| 湟源县| 浠水县| 蛟河市| 玛沁县| 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