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深宮夜太子思萬千
- 盛唐奇俠傳
- 半瓢江湖沉浮
- 1618字
- 2011-08-01 17:09:31
貞觀七年,夜,長安東宮之內。
大殿之下的臺階上,坐著一個錦衣玉服的少年,樣貌不過十六、七歲光景,生得珠圓玉潤,明眸皓齒。
此時夜深人靜,偌大的皇宮內沒有一絲聲息,少年拄著下巴,呆呆地望著無盡的星空,仿佛有什么心事。
“噠噠噠。。。”皇宮深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暗淡的燭火下,一位長須男子走了過來,看身上著裝,也是官品極高的人物。
那男子見了少年,當即跪倒在地,恭敬地說道“臣中書侍郎于志寧參見太子殿下。”
少年見了那中年男子,臉上突顯一陣惶恐之色,卻立即隱藏起來,換上一副十分親和的笑容,并上前攙扶道
“于叔叔趕快請起,你我不必行次大禮,實在折殺承乾了。”
原來,這少年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也是太宗寄予厚望,欲立儲君的太子——李承乾。
那于志寧憂心忡忡地說道“太子殿下,近日皇上對殿下多有不滿,稱殿下嬉戲無度,虧于禮法,特命老夫與國子監祭酒孔穎達孔大人嚴加教導,天子殿下,此事非同兒戲,還須多多收斂才是啊。”
少年想到了那個極少謀面,連音容笑貌都顯得很模糊的父親,不禁眉頭微皺,神情里多了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是嗔?是怨?還是無聲的反抗?
“父親大人忙于政事,國事,天下事。豈有空閑來管我?”
于志寧大驚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如今天下方定,四方臣服,正是我中華繁榮富強,蒸蒸日上之際。陛下勤于政事,顧全國家大局,乃是順應大勢,殿下應明事理,少嬉戲,多讀圣賢之書,方能為陛下,為天下分憂。”
少年微微一笑,笑容間卻藏著一絲無奈“我雖讀得是圣賢書,習得是圣賢禮,卻自幼便深處這重重宮廷之內,并不知曉天下百姓疾苦,欲醉而不知酒之味,于叔叔,你教我如何是好?”
于志寧一愣,心中轉念想到,也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到了人生的叛逆期,還需慢慢開導,于是堆笑道“太子殿下,常言道知足常樂,殿下深處宮中,整日錦衣玉食,來日前程似錦,不知多少人羨慕不及,殿下需仔細琢磨老夫的話,時辰不早,老夫先告退了。”
于志寧深深地鞠了一躬,轉身走進了無盡的夜色中。一瞬間,整個皇宮又靜得無聲無息。
李承乾枯坐在臺階上,不知時間又過了多久,突然,皇宮深處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仿佛是什么小動物在爬行著。
“澄鈺?是你嗎?”李承乾望著那條漆黑的小路,緊張地問道。
不一會兒,那小路中走出了一個錦衣少年,燈火下一照,同樣也是明眸皓齒,花白如瓷,眉目間竟有些女兒般得秀氣。他給李承乾深深一拜,道了個萬福。
“澄鈺!真的是你!此次出宮情況如何?李天崎等人可有消息?”太子李承乾趕忙上前扶起,緊張地問道。他說到后半句時,故意放低了聲音,仿佛在保護什么天大的秘密。
被喚作澄鈺的少年,臉上不禁一紅,把頭低下,萬分抱歉地說道“殿下,澄鈺此行從長安城出發,走遍幽州各地,大大小小幾十個城鎮,皆未發現李天崎師傅等人的蹤跡,想必。。。”
李承乾心中突然一動,大笑一聲,那笑聲在寂靜的夜里久久回蕩,著實把澄鈺嚇了一跳“太子殿下,何事如此好笑,為何如此大聲?”
李承乾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大聲道“來來,你此次替我出宮,買了如此多美味與小玩意,我必要好好犒賞你一番。”說完,拉著澄鈺的手兒,兩個少年走進殿里。
黑暗中,一雙眼睛忽明忽暗地閃爍著。
“澄鈺麼?太子身邊的人需多加注意。。。”
時間回到現代,武當山腳下,是夜。
周游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著,他睡不著。
沒想到池影竟然被張靈隱所救,他究竟有什么目的呢?如果再次瞄準李老下手,那就不妙了。尤其是此次重傷張靈隱座下弟子閭丘靈,如果來尋仇,與徒弟三人一起聯手,那情勢就相當危險了,尤其是游牧妍擅長起死回生之法,受點傷根本算不了什么,很快又會卷土重來。
周游伴隨著這些繁蕪的想法,昏昏沉沉的一直無法入睡。他身體有些僵硬,于是扭動了一下,突然,只覺胸口有一件堅硬的物事,心中就想起了方才發生的事情。
他見李老和司馬教授都已熟睡,便偷偷拿出來,就這月光一看,那本書靜靜地躺在自己手中。
書的許多頁已經有些破裂,紙張也相當的斑駁,顯然年代已經十分久遠,封面上書幾個蒼虬大字《靈樞經》。
周游悄悄地翻開了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