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情約三年后
- 只為在水一方
- 發如雪123
- 2235字
- 2011-06-13 11:06:46
時間是18:25了。從我上車到現在,列車已經運行了6個多小時了。我本以為在上車的那一瞬間我會很情緒化,但是沒有,不知為什么,可能沒有什么能觸動我的felling吧,從東莞東一路前行,外面的風景充塞我的眼睛地,也許這樣可以讓我忘記思念的滋味。然而就在剛剛列車抵達贛州站時時,我在猶豫,我很想下車,因為這是我的家鄉,我出生長大的家,家里有爸媽,有家人,現在下車回去興許還能趕上晚餐和他們一起,我今天是要回家嗎?NO.從我出行的目的地就不是這里。
習慣,慣性經常引導著我們的生活節奏,日復一日,左右一致是我們的固定思維,這樣,我想下車,東莞至贛州是我旅程中已成的烙印,也是我旅途中最運的距離。
今天,天水才是我的目的地,一個歷經38個小時的漫長旅程,我來了。
2010年,我曾經也有今天這個行程的plan,風塵仆仆卻未到達,那年的秋,初秋,那時你也在天水,我們都是空中的鳥兒,如能前往,瓊瑤的故事主角將會伴隨我的旅程,無論你在那里,我都一定會找到你。不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畢竟一切都需要畫上一個句號。
昨天,我們幾個同學說起目前流行的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對于說走就走的旅行也許是很多人羨慕的事情,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足夠強大了,或者是勇氣可嘉呢。
天水,吸引我前往的理由難道是它的神奇嗎?我內心在告訴自己,并不是如此,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兒女情長也。我狂喜,自己真能達到陶淵明先生的那種心境了嗎?我突然感覺自己高大了許多,還不錯哦。
看《白鹿原》,這是我對于北方風土人情了解和鉆研的一種途徑,當地地主帶著他的姨太太在自己廣闊的黃土高坡上盯著手下的長工們拼命的在地里面收麥子。一天從早忙到晚,姨太太疑惑的不知為何如此,地主輕嘆道:“不讓這些刁民把力氣都花在地里面,他們指不定就會鬧出什么事來。”我在深思,那些長工和農奴們從年頭忙到年尾,最后還是僅夠填飽肚子,而且有些還在挨餓。畫面中,長工們是可憐的,對于一般平民來說,這也是感人的,但是地主說的那就話是否也有一定的道理呢?這就需要體會了。
夜漸漸來臨,在車上呆這么長時間還是不好受的,本來,選擇飛機是最快的,可我還是坐了火車,我喜歡看著外面的風景,聽著列車員報站,K134,1深圳西始發站2惠州3龍川4贛州5吉安6向塘7南昌8九江9麻城潢川11淮濱12阜南13阜陽14亳州15商丘16寧陵縣17蘭考18開封19鄭州20鞏義21偃師22洛陽23新安縣24三門峽25靈寶26華山27渭南28西安29咸陽30寶雞31天水;這一路穿插整個中原版圖,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和山山水水都是有感情的。羊,在這來的一路上,我都在想像下了火車,你在站臺接我的情景,我一出站臺,就遠遠看到了你,因為你不管在那里,在我眼中都是閃亮的。你朝我招手,我向你飛撲過去緊緊依偎是可以感動天,感動地的。浪漫的心是美好回憶的源泉,我愿意去為她做這一切。羊,你等我吧,明天,明天再坐一天就到了。
2015年6月11日星期四,天氣晴,溫度12,地點:天水。農歷四月末了吧。
2015年6月11日星期四
18:28,列車從天水開往南方,天水這個北方城市,在夏季時節,氣候仍然有點干燥,早上清涼。
車開了,心里有許多的依戀與不舍,可能因為我此行的目的,目的是什么?促使我會有如此的情緒,我曾經去過很多他鄉,從不曾有這樣的感觸,因為我去一座城市,是去領略它的美,它的異地文化和風情,唯有這次不一樣,我是為她而來,然后單獨離開。
車速越來越快,我看著窗外一線天的山脈,黃土山坡上只有少許雜草,從我的視角望去很是光涼,光光的,凄凄的。一線天的山脈是連著的,一座挨著一座,一路走了老遠,也見不到一顆大樹,山上似乎是沒有石頭的,在南方,稍大點的雨季即可把它沖毀,這就是我看到的天水。
那晚,我到天水是凌晨2點多,你說你爺爺生病住院了,不能出來接我。我說沒關系,不過這是在我們見面后,你告訴我的。然后我一個人打車去了秦州區,在事先預定好的酒店住下了。我洗浴好后,已快4點多了。給你發了條信息:“我到了。”
車開了約10分鐘,我看見了這里的村莊,在山腳一字排開,四周都是光光的黃土大山,民房的構造沒看清楚,車子走了。
這里有許多的山洞隧道,光線再次是黑暗的,有點長,有一條河似乎是沿著鐵路流的,一直流淌著。
天亮了,我醒了,時間是9點過幾分,我起床了,我的確沒睡幾個小時,可能我在期待你的到來,更有可能是對這里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不過,我對你更加期待。我洗漱好后,你發來了信息,說你在家收拾好準備過來了。我能想像你的行程畢竟你家在鄉下,據你說,從你家到鎮上要坐30分鐘的公交,然后坐鎮上的短途大巴到TS市里區,這其中要一個小時。我說好,我愿包容你的一切。今天是星期三,股市開盤了,我發現自己的股票在我來的兩天途中都表現還不錯。
這是兩層的小樓房,頂層是瓦的,也有一兩棟水泥樓房,那小瓦房和我兒時記憶中老家的構造有那么相似之處,也有些不同。溪流中的水是黃濁,但不兇猛,我想現在他們是溫和的。這不知是什么村莊和前面的不同,村里的房子是瓦房和水泥房各占一半,不過以一層平房為主,這是樸實的生活,人們辛勤的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像我雖然住在南方,但很明顯感覺這是一個悠閑的城市,我喜歡這樣的生活,這里壓根就沒有南方的水田,只有土地,地里種著玉米,還有水果樹,不知是否需要澆灌。
路就在一個山口與另一個山口間穿過,貌似出了這個山口,前面就是廣闊的,但是恕不能如愿;出了這個山口,接著你眼簾的只是下一個山口罷了。列車在曲折蜿蜒的山谷中行駛,坐在列車中部都可以看見車頭又要進山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