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薨逝
- 紅顏 月上海棠
- 慕容璇玉
- 2243字
- 2016-07-20 13:32:25
第一卷紅妝艷色照浣花溪影絕代姝麗
第八章(總第八章)薨逝
隨后幾天,桓溫一行人又參觀了軍隊和龍城城防。見到遼東之地雖然勢大,但暫時沒有自立之心,這才稍安。回建康之前,慕容皝又是回禮又是踐行,終于送走了他們。
隨后幾個月,內(nèi)無大事,外無戰(zhàn)事,趁著這段時間,我開始慢慢學習軍中事務(wù),盡管真的很枯燥乏味,還是硬逼著自己去學習掌握。因為我知道,戰(zhàn)事再過不久就要一觸即發(fā)。我就算再不喜歡,也要強迫自己多學多會。
我也跟著慕容恪學習武藝,結(jié)果事實證明,我是武癡,只好作罷。
還好對于騎馬,我是勉強學會了。
公元348年八月,慕容皝外出狩獵,不慎落馬傷重。抬回龍城后,藥石罔效。
同年十月,他把幾位重臣叫到病榻之前,當中也包括我,我甚感意外。
“儁兒。”說話時,慕容皝已經(jīng)有氣無力。
慕容儁跪到他面前:“父王。”
“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濟,汝其委之。”意思就是讓慕容儁重用慕容恪。
慕容恪也跪了下來,慕容儁和慕容恪雙雙落淚。
“各位臣公,世子年紀尚輕,今后繼承王位,全賴各位,望能盡心輔佐。”
在場的人全都堅定的點頭。
“儁兒、恪兒、霸兒和納言令留下,其他人先回吧。”
其他人全走了,屋中只留我們4人。
“冷聿,本王雖然不知道你的來歷,但是知道你能全心為燕國出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恪兒。”
我愕然,原來慕容皝心如明鏡,早已查了我的背景。
“殿下,冷聿雖一介布衣,卻也知知恩圖報,能得殿下如此器重,定不負殿下所望,竭盡全力報效燕國。”
我說的也很直白。不管我為誰,我都不會負燕國。
“聽你這么說,本王便放心了,你們都回去吧。”
大家一起告退,走出王宮。
公元348年十月二十五日,慕容皝薨逝于龍城,時年五十二歲。舉國盡哀。
對于慕容皝的生平,我多少還是知道些的。
他為人勇武剛毅,足智多謀,崇尚經(jīng)學,熟悉大義。公元317年官拜左賢王,封望平候。公元321年被其父立為遼東世子。公元326年官拜平北將軍。公元333年嗣遼東郡公,統(tǒng)治遼東。公元337年自立燕王。公元341年東晉封其為燕王,同年建龍城,次年遷都于此。其后先襲高句麗,后攻宇文部,東襲夫余。公元345年起,不再使用東晉年號。慕容皝漢化較深,崇尚儒學,設(shè)立學校,而且親臨講授,鼓勵農(nóng)耕,接受諫言。
此后三日,代王拓拔什翼犍①和慕容玉②前來致喪,并參加了葬禮。
看到慕容玉的時候,我不禁感嘆:慕容家不論男女,都是這么出眾。
慕容玉此女很不簡單,她是慕容皝的長女,慕容儁的妹妹。聰敏多智,專政內(nèi)務(wù)。
再看拓拔什翼犍,也是一表人才,他為人寬厚,曾在后趙為人質(zhì)后繼代王位。
葬禮很隆重,因為慕容皝對燕國的內(nèi)政做出的巨大貢獻,得到燕國百姓愛戴。出殯當天,天空很暗,浩浩蕩蕩的隊伍向王陵前行。全城百姓均列道相送,場面甚為壯觀感人。
看著面前慕容儁和慕容恪他們的背影,顯得那樣悲愴。我知道這種感受,讓我想起父親去世時的情景,只覺得風突然吹得好冷。
第二日,慕容儁繼位,稱燕王,仍然不使用東晉年號。
因為前燕王新逝,舉國悼念,所以慕容儁的繼位儀式很簡單,以示對先王的敬重。
代王和慕容王妃也留在了龍城,直至年后才會返回盛樂(今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縣北)。他們沒有住在驛站,而是住進了王宮。可見燕國對代國這個盟友是非常重視的。
晚上,王宮舉辦晚宴,一為燕王繼位,二為代王夫婦接風。
慕容玉舉杯:“王兄,一賀王兄登上王位,二愿我兩國世代交好。”
“王妹,多謝你。燕國和代國必定世代交好,這也是父王的愿望。代王、王妹,務(wù)必要在龍城多住些時日,過完年再回去,為兄很想念你。自從你出嫁后就沒回來過。”
我暗暗打量著代王。他好像發(fā)現(xiàn)有人在看他,把目光投向我。慕容玉也同時看向我。
“王兄,這位大人看著很面生,不知是何人?”
“他是父王在位時新提拔的納言令冷聿。冷大人博學多才,見解精辟,是燕國不可多得的人才。上次的水痘疫情就是冷大人控制并治愈的。桓溫曾到龍城,也對他贊賞有加。”
“那真要恭喜王兄了。”
自從慕容儁當上燕王之后,對我倒不象從前那么叼難了。
我舉杯:“冷聿能有今日,也是多得燕王賞識,必竭力報效。代王與王妃不遠而來,冷聿在此敬二位。”
自從當了官,酒量倒是見長。
慕容恪坐在席間,目光飄渺,卻不知在想些什么,整個席間未置一詞。
宴散,我們一起步行回府,對于他今天的沉默,很反常。
“玄恭,今天是否有心事,一句話都不說。”
“紅巖,陪我走走吧,我現(xiàn)在不想回府。”
我們往郊外走去,此時已是初冬,落葉鋪滿地,顯得蕭瑟,寒風吹來,格外冷冽。
“我的母親只是父王的侍妾,出身也不高,所以根本不受寵愛。自從我出生起,父王很少關(guān)注我們。小時候總是看著父王對其他兄弟露出慈父的笑容,卻從未關(guān)心過我。我和母親過得很苦。幸好二哥和五弟一直很關(guān)照我。我十四歲那年,父王突然之間發(fā)現(xiàn)了我。我開始跟隨他出征,父王對我和母親才真正關(guān)切起來。到十六歲,父王很看重我,我成家娶了代王的堂妹,有了自己的府邸,于是把母親接來同住。為了母親,我只能在父王面前讓自己不斷進步,這樣才能為母親爭氣。”
我很難想象一個14歲的孩子,卻要領(lǐng)兵出征,統(tǒng)領(lǐng)軍隊,這是多么艱辛又困難的一件事。雖說老天厚愛慕容氏,但14歲,到底只是半大不大的孩子。
我不知道要怎么安慰他,只能伸出手握住他的手,給予他溫暖。
“回去吧,天冷了。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我們能做的只有往前看。”
兩人,并排,行為在夜色中。
①拓拔什翼犍:東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部首領(lǐng)、代王,338年-376年在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圭的祖父。
②慕容玉:?-360年,十六國時代國拓跋什翼犍的正妻,前燕慕容皝的女兒。拓跋什翼犍治理代國,慕容氏聰敏多智,出了很多主意。生獻明帝拓跋寔和秦明王拓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