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思
書名: 紅顏 月上海棠作者名: 慕容璇玉本章字數: 1941字更新時間: 2016-07-20 13:32:25
第三卷自然富貴天姿都不比等閑桃李
第七章(總第二十五章)巧思
公元353年七月,李犢的叛變很快平息,慕容恪和冉閔大勝回朝。
我想到慕容恪攻打魯口時因為魯口城池穩固,易守難攻,久攻不下只得退兵,開始考慮改良攻城器械。
第二天退朝,御書房的差事也結束后,我來到軍營。
在離軍營很遠的地方,就聽到操練的聲音。慕容儁稱帝后,就把慕容霸調至無極鎮守,所以軍中的士兵訓練就交到了冉閔手中。冉閔能文能武,在武藝上更是勝過慕容恪,而且不論地上、馬上功夫都了得,由他操練士兵,再適合不過。
看見我走到營門口,他下令停止操練迎了上來:“你怎么來了。”
“想到一些事情,就到軍營來找你和玄恭了。”
“你身體不好,什么大事非得親自跑一趟。這段日子,身體可還好?”
我知道他是掛心我的寒毒:“有無塵在,沒事的。”
我不想讓他知道我的身體情況。冉閔對我,已經付出很多,不想再讓他為我的身體憂心。
“可你的臉色比以前還差。”
“放心吧。玄恭在嗎?”
“在大帳。”
“那我們進去說吧。”
走進大帳,慕容恪正在看沙盤。看到我進來,他迎上來:“紅巖,你今天怎么有時間來?”
自從出入御書房,我再未來過軍營。看到沙盤上擺的,正是魯口的地形。
“玄恭還準備攻打魯口?”
“嗯,不攻下這個地方,始終是一個隱憂,只是魯口城池堅固,不太好攻。”
“士兵訓練近況如何?”
“有永曾在,這些事現在都是他一手負責,我完全不用操心。”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慕容恪和冉閔倒真是惺惺相惜,英雄敬英雄。
“你不會平白跑到軍營,到底什么事?”冉閔倒是了解我。
“我們現在的攻城器械和攻城兵種,過于簡單,如果想盡快占城,是不是應該增加兵種,另外改進器械。”
一聽我為此而來,他們立刻有了精神:“如何改進?”
“我想起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曾經建立過弩兵,設計過諸葛弩。雖然和木牛流馬一起失傳了,但我們可以借鑒。”
“既然已經失傳,如何借鑒?”
“我們可以造其他弩,弩一定要射程遠。”
“想要射程遠射得高,就必須大力。”冉閔一面深思一面說。
“如果是兩個人甚至是四個人一起拉弦呢,是不是比一個人拉弦射程要遠得多。”
“那得需要多大的弩?且不說沒有見過這樣的弩,就算有,也沒有木制的弩身來支撐弦啊。”
“木頭的不行,可以用鐵制的代替,不僅弩身要用鐵制,箭身也必須用鐵制,而且必須要夠長。”
“那樣會不會太笨重?”慕容恪也有自己的考慮。
“我們可以造弩車,把弩固定在車上,車中擺放鐵箭。一輛車配備五名士兵,一人上箭,四人拉弦。移動時可由五人共同推動車身前進。只是這樣只適合遠距離作戰。”
“這倒是個辦法。”
“我們還可以改進弓的射程,一定要射得高,最好能射進城內。”我想起以前看過張藝謀的電影《英雄》,其中就有秦軍攻城的場景,那場箭雨讓人印象深刻。
冉閔想了想:“按你所說的方法改進弓的話,應該可以射得更高。”
我們三人互看一眼,都很高興。
“可是,我不會畫草圖。”
“這個倒不難,你來說,我來畫。”慕容恪在這方面很在行。
“紅顏,除了改良弩和弓,你還想到什么?”
“我先想到的只有改良弩和弓,至于投石車和攻城梯,還沒想好,等想好再找你們。”
“紅巖,這件事,你和皇兄說了嗎?”
“沒有,我先找你們商議,你們如果覺得可行,我才準備上奏陛下。不過既然玄恭會畫草圖,這奏折你也一并代勞了吧。”
“你倒是會偷懶。只是你臉色不好,想來是為了這些事費神,一定要多休息。現在皇兄很多國事都找你處理,你自己更要切記不可太過勞累。”
他們雖然總是嘮叨我,但這些話聽著卻格外溫暖。
“知道了。”
冉閔不放心的再次看看我,我沖他點點頭,走出軍營。
第二天早朝,慕容恪捧著草圖和奏折,面呈慕容儁。
慕容儁看后甚是高興:“侍中,你這個想法真是太好了。”
“回陛下,這不是臣的想法,這些都是中書令所想,臣只是畫了草圖。”
“中書令。”
我趕忙出列施禮:“臣在。”
“想不到你在兵器研究上也有心得。”
“陛下夸贊。這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虧得四將軍和冉將軍幫忙。”
“既然是你所想,就說說吧。”
“回陛下,這只是臣一時所想,到底能不能成功還未可知。不過臣想先到柔然找工匠各試做一把弩和弓,如若成功,再行生產。”
“嗯,這件事就交由你來辦。只是要辛苦你跑一趟柔然。”
“臣份內之事,談不上辛苦。”
“既然要去柔然,勢必經過代國,你順便帶些禮品去拜訪一下代王。記得多帶些侍從,但切記不易張揚。”
“臣遵旨。”
“陛下,臣愿同中書令一同前往柔然。”慕容恪和冉閔同時出列。
“兩位將軍不可,你們是軍中支柱,不可隨意離開。”
“嗯,中書令所言有理。有暗衛護衛,必不會出什么差錯。”
“此事緊急,臣明日即刻動身。”
“下朝之后,前去國庫挑些禮品。”
“是。”
“無事就退朝吧。”
下朝之后,我前往國庫,挑了一些禮品,一一記錄在冊裝車。
晚上,慕容恪和冉閔來到我的底邸,又是好一通叮囑。
第二天一早,我動身前往代國,只帶了幾名隨從和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