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難民營中一聲笑 卻憶千里送京娘
- 斧聲幻影
- 沈桾
- 2004字
- 2013-09-04 10:33:48
“免貴姓趙,名匡義!荒郊野外,姑娘為何僅二人出行?”趙匡義答道,夢灡漪低頭不語。
趙匡義見狀便不多問,“公子的救命之恩,小女子日后定會報答,公子定是有要事處理,不敢叨擾,告辭!”說完低首作揖,扶著穎兒離開。
“姑娘!還不知姑娘芳名?”趙匡義伸手去攔,卻又收回。“小女子夢灡漪!”夢灡漪點頭。
“夢姑娘,夢姑娘!”趙匡義追上夢灡漪,“姑娘若是不嫌棄,在下護送姑娘一程如何?荒郊野外,兩女子定會不安全。”
夢灡漪頷首猶豫,穎兒似乎恢復了先前的精神頭,“太好了!多謝公子!”穎兒直奔趙匡義的馬去,“那我騎哪匹馬兒呢?”穎兒嘴中嘟囔著,“穎兒,休要放肆!”夢灡漪瞪著穎兒,穎兒頑皮地嘟著嘴,沖著灡漪做鬼臉。
“這丫頭向來如此瘋癲,公子莫怪!”
“穎兒姑娘真性情!夢姑娘,這離開封城還有十幾里路,需大半日行程,若是不嫌棄,于我馬上如何?家中一行人正趕至靈仙觀,稍加休息,再護送姑娘進城。”穎兒拍手叫好,夢灡漪瞪著她,“那就勞煩公子了!”
趙匡義滿心歡喜,小心攙扶夢灡漪上馬,自己踩著馬鐙,一躍而上,拉緊韁繩,馬兒奔起,后面小廝則帶著穎兒。
一路夢灡漪頷首不語,趙匡義心跳得猛,生平第一次近距離的貼近陌生女子,無限緊張,淡淡的幽香撲面充盈著他的腦海。一個猛的顛起,夢灡漪直撲入趙匡義的懷中,頭竄到、頂到趙匡義的胸懷,櫻桃紅的小臉嬌羞地望著趙匡義,又急速地低頭,趙匡義目不轉睛地望著她,數秒的停留,夢灡漪方反應過來,坐起,趙匡義俯首含笑。
“駕!駕!”騎得更猛了,更快了,似乎瞬間迸發著不盡的能量。
夢灡漪抿著嘴,急促地呼吸,這也是第一次在陌生男人的懷中,不敢動彈。
時間是總是稍縱即逝的,美好的獨處總是短暫。
靈仙觀外,分外幽靜,“張真!三少爺怎么還沒回來,你前去打探一番!”緩緩、厚重的聲音透過車簾。“是!”張真應答。
馬蹄聲愈來愈近,“御……御……”趙匡義縱身一躍下馬,伸手去接夢灡漪,夢灡漪低首含羞,纖纖玉手放在趙匡義的手心,一個輕跳,下了馬。
車簾撩起,一位神情嚴肅,眼神卓然的婦人凝視著那一幕,丫鬟緩緩地掀起車簾,荷花印黃青色錦緞衣,金里襯,紅紫腰帶,黃貴珠鏈,簡中貴氣發髻,貴紅冠上,丫鬟攙扶下了車。夢灡漪了然于心,趙匡義疾步上前攙扶,“娘,孩兒方才見前方有歹徒圖謀不軌,救下了夢姑娘,誤了行程,請娘親諒解。”
杜老夫人扶起趙匡義,“正是好事,怎會責怪?”看著夢灡漪,對趙匡義使了眼色,“這位姑娘是?”
夢灡漪小步向前,“小女子夢灡漪,見過趙夫人,如有不禮之處,請夫人多多包含!多虧貴公子出手相救,灡漪才得以脫險,多謝公子!”深深鞠躬。
杜夫人細細打量夢灡漪一番,清秀面龐,青澀禮數的言談,心中倒安了,“姑娘有禮了,快請起!”
杜夫人忙扶起夢灡漪,灡漪抬頭,杜夫人見如此傾城之貌,話語此般禮數,定是大戶人家之女,但怎會孤身于荒郊野外,莫非……正盤問。
“喲!咱家三少爺就是有膽識,這會兒,竟英雄救美來了,我瞅瞅,喲——!果真是美人胚子!三少爺好福氣……”聽那翠鳴之聲想必也是厲害人物,灡漪望去,車簾起,長袖麻色褙子,鑲嵌醬紫襟邊,內襯白薄襖,皺邊淺紫榴長裙,高云發髻玉銀簪,赭面翠眉尖。灡漪心中自是猜出二三分來,女子走近夢灡漪,趙匡義湊到灡漪耳邊,“家父的內妾。”
灡漪心中自明,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任周檢校司徒,趙弘殷有兩房妻室,正室杜夫人,唐末贈太師杜爽長女。杜夫人生三子一女,長子趙匡濟,幼年早夭;次子趙匡胤當朝大將;三子趙匡義,文韜武略;長女趙燕兒,生性爽朗。側室耿夫人,生子趙廷美,年七歲。趙匡胤娶妻賀氏,賀敏兒乃右千牛衛率府率賀景思之女,賀景思與趙弘殷早年曾同在護圣營中為將,賀敏兒生一子趙德昭,年三歲。
“二夫人好!”夢灡漪點頭示禮,耿氏蠻腰一動,俯首淺笑,“果真模樣可人,姑娘好!”
“三哥怎么好福氣?”俏皮之聲迎面來,粉韻縐裙,淺綠粉花翹邊,云錦桃花紋繡帶,香檀畫桃臉,娥眉柳葉,云髻輕舞懸。車上迎出婷婷少女,似年齡相仿,夢灡漪頷首微笑。
“這位姑娘是?”趙燕兒俏頭疑惑。
“三哥救回來的姐姐。”趙廷美旁邊調皮地叫著。
“我是趙燕兒,姑娘如何稱呼?”
“小女子夢灡漪,趙小姐見笑了。”
“三弟這是好本領啊,讓嫂嫂也看看這位姑娘。”淺眉微彎,粉色薄妝,流云髻玉透簪,若云風輕,棕淺褙淡云衫,賀敏兒云淡風輕一般領著趙德昭緩步而來。
趙匡義忙釋道:“這位是我兄嫂,內侄德昭,小妹燕兒,內弟廷美。”
夢灡漪俯首含笑,一一拜過。
“夢姑娘二人怎會在荒郊野外,家人呢?”杜夫人忙問。
“小女子,徽州人士,前年父母雙亡,遺留余孤,遂投奔開封姑父,未曾想,姑父姑母一家早已家道中落,遠走他鄉,故……”夢灡漪柔弱之聲,令趙匡義憐憫心動:“姑娘一路定是危險,若不嫌棄,與我同道便是,今日隨母親大人入道觀祈福,姑娘若愿意,到府上休息幾日,吉日送姑娘還家如何?”
趙匡義未經杜夫人允許先開了口,杜夫人見狀也沒了話語,自知兒子人善,自幼疼愛匡義,“姑娘若是不嫌棄,到府上小住幾日,也好有個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