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陛下萬福
- 羨鴻記
- 青樓未紅
- 2928字
- 2014-07-31 09:45:17
來年開春,魏國皇宮里傳出了老皇帝病重的消息。雖然以往這樣的流言早已甚囂塵上,卻總是讓人將信將疑。然而這次卻讓人不得不相信起來,因為老皇帝已經半個月未上早朝,宮侍間也流傳著老皇帝咳血數日,臥床不起。
幾位皇子自然免不了要到宮中探訪一下病情,卻都被太監們一一擋在養心殿外,李總管面無表情地回復他們說是陛下龍體欠安,需要靜養。雖然幾位皇子都是怒目而視,滿嘴孝道,卻拿這位老太監也無辦法,畢竟誰也不知道老皇帝的身體究竟如何了,此時若是言行不當,日后恐怕會落了人家口實。
所以一時間朝廷上下都茫然無措起來,雖說各懷鬼胎,但是誰也吃不準這老皇帝的身體到底如何了,會不會是一出戲碼等著自己露出馬腳。這些侍奉了老皇帝幾十年的文武們對這位“病重老人”的手段還是頗有些忌憚的。
直到三月初八,老皇帝終于上朝了。殿下眾人望著顫顫巍巍的老皇帝,雖然只是半個多月未見,卻從那張滿是褶皺的臉上看出了一絲不祥的氣息。老皇帝扶著李總管緩緩坐下,掃了一眼殿下眾人,目色黯淡,低低的嘆了口氣,卻是連在旁的李總管都沒察覺這一聲。
老皇帝本以為自己的身體還能再挺個半年,到時候他的部署都已完成,三皇子登基的障礙也掃的差不多了,卻不曾想活到這個年歲,每一個冬季都顯得尤為的難捱,才過完臘月,痼疾復發,身子骨只怕是真的不行了。
“眾位愛卿啊,朕這一把老骨頭,只怕是要挺不過去了啊”老皇帝面帶苦笑地又嘆了口氣。
“陛下。。。”徐洛,晏復等人聽完俱已跪下,面露戚色。
“父皇。。。”三位皇子也都跪了下去,聲淚俱下。
群臣見到老皇帝臉上不健康的紅暈,知道椅子上的老人真的時日無多了。殿上有不少老臣是從侍奉了老皇帝大半輩子的,如今見到這位老人就要駕鶴西去,不禁心下感傷不已。
幾位皇子跪在地上,仰望著老父親蒼顏白發,滿目滄桑,心里也不是滋味。雖說天家無情,再加上這三人都有各自的算盤,且不論真假,但是見到他們三個涕泗橫流的模樣,老皇帝心下還是一顫。
“罷了,罷了,都起來吧”老皇帝有氣無力地說著,“今日強打著精神來見一見眾位,只怕以后是見不著咯,咳,咳。。。”
殿下眾人哪敢起身,俱是拿衣袖抹著眼角,收聲諦聽著老皇帝最后的安排。
“不過呢,朕臨走前還有些事要交代下,不然下去了也不安心,眾愛卿你們說是也不是?”老皇帝強打起精神,狠厲的笑起來,仿佛有幾分當年的風采。
“謹遵陛下旨意”殿下眾人叩首道。
大皇子低頭時瞥了一眼晏復,二皇子蹙著眉望了一眼徐洛,三皇子則是眼觀鼻鼻觀心,心無旁騖地低著頭聽著,仿佛沒看到他這兩位大哥的動作。
“徐洛啊,你跟著朕多少年了?容朕想想,得有三十年了吧?”老皇帝望著徐洛說著。
“回稟陛下,從陛下登基開始,老臣跟隨陛下已經有三十余年”徐洛老淚縱橫地說著。
“你年紀也大了,國事操勞,想多活兩年啊就回青州老家去看看罷”老皇帝安慰道。
“老臣明白,老臣明白”徐洛噙著淚說道,心里卻是一個咯噔,沒料到自己是第一個被開刀的。他望著老皇帝遞過來的眼神,告訴自己不要再多嘴了,他知道是陛下留自己一命,感激地不再言語,暗自飲泣。
而后老皇帝對蔡杉陽等人一一做了調動,有的明升暗降,有的貶斥地方,這幾人見徐洛未有反應,也都默不作聲。于是乎二皇子一方的勢力在老皇帝幾句話間就被瓦解。而頂補這些空缺職位的都是一批沒有背景的年輕官員,自然是不會加入到幾位皇子的奪嫡之爭中,他們只會忠于陛下,忠于魏國。
二皇子聽到方才的人事安排也是心如死灰,卻難以接受現實。
大皇子還沒來得及暗自慶幸,就迎來了當頭一棒。
“晏復啊,京畿兵馬都好幾年沒打過仗了吧?”老皇帝淡淡地說著,“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這兵馬養著自然是要派用場的嘛。”
“老臣慚愧”晏復知道陛下是要對自己這一方動手了。
“調五萬人去南部沂港,近來夏國的動作頗多,不得不防啊”老皇帝盯著晏復說著。
“可是陛下。。。”晏復才想說話,卻被老皇帝一個眼神瞪過來,方才這老人還垂垂暮已的神色,現如今倒還是那般雷厲風行。
“怎么,難不成朕現在調動不得這京畿兵馬了?”老皇帝厲聲說著。
“老臣不敢。。。”晏復拭了拭額頭,不再言語。
“京都的安危你們不用擔心,朕已經怕人從沂港調了一部分兵力回來了”老皇帝知道晏復不會老實,早就在幾日前派飛騎傳令調動了幾萬人馬回京都,再過幾日沂港的兵馬一到,晏復在心里也得掂量掂量了。
一時間大殿之內都沉默了下來,跪著的眾人面面相覷,等著老皇帝接下來的安排。
“噢,還有樁事,雖然你們從來不敢提,朕今日說說”老皇帝淡淡的說著,輕描淡寫的仿佛這不是最后的安排一般。
“朕百年以后,這位子傳給誰?”老皇帝望著殿下的群臣,語氣明顯不像是在發問,即便老皇帝一副將死之人的態勢,卻沒有人敢出聲,確切的說老皇帝對于魏國的掌控遠比殿下這些人預料中的要強大的多。
“朕觀察了幾年,覺著老三這孩子不錯,心性好,沉穩大器,所以朕決定把這位子傳給他,你們怎么看?”老皇帝淡淡地說著,望著殿下不發一語的眾臣,又是苦笑起來。
“寅澤,你上來”老皇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三皇子。
三皇子略微遲疑了下,緩緩起身登上玉階,望了一眼階下眾人便低著頭站在老皇帝的身側,波瀾不驚。
老皇帝看了一眼身側的三皇子,心中老懷安慰,于是使了個眼色給一旁的李公公。
“余自登基以來,整肅朝綱,勤政寬民,已歷三十余載,不求以治世聞達,但求奮勉無過。然則天命有盡,福禍無常,須臾之間,蒼顏白發。然天命終不可斷,夫皇子寅澤,純良孝儉,大道不器,可堪大任。遂自察天意,授之九錫,望其撫恤子民,任用賢能,以告魏國上下,欽此。”
李公公毫無表情的宣讀完了詔書,魏國群臣一時間都不作言語。大殿下臉如死灰一臉的不甘,二殿下方才就已經知道是這般結局,但是聽完詔書終是泄了口氣,整個人都出了神,神色空洞。
“陛下萬福,天佑大魏”群臣中有幾位拜倒下去,這句話倒是喊得狡猾的很,既不得罪舊“陛下”,也恭順了新“陛下”。
徐洛看了一眼這幾個平日里不作聲的年親官員,嘆了口氣,心想著自己終是老了,不屬于這朝堂之上了。遙想當年自己也是這般擁護新皇登基的,所謂輪回,不過如此。
“陛下萬福,天佑大魏”徐洛等一眾老臣跟著拜倒下去。
晏復見狀扯了扯大皇子,大皇子才回過神來,也只好跟著拜了下去。
二皇子依舊是愣著神,卻還未喪失理智,亦是拜了下去。
老皇帝卻未再看這兩個兒子一眼,仿佛在他眼里,這兩個兒子與階下眾人無異。
“來,寅澤,坐到朕身邊來”老皇帝望著這個年紀最輕卻是老成持重的兒子,面上終是露出欣慰神色。
雖說坐上了龍椅,三皇子望著老皇帝強打精神的面容,鬢須斑白,喘息都費力的很,知道他這父皇只怕真是時日無多,心下有著難隱的傷感,又有著難掩的擔憂。
老皇帝自然看得出三皇子在擔憂什么,安慰地拍了拍三皇帝的手。
“寅澤啊,這是調動魏國(軍)馬的虎符,若是有人敢不尊王命,那便是犯上”老皇帝笑著把案上的虎符交到三皇子手里,“方才的詔書,今日便會傳遍魏國各州郡,從此以后你便是魏國的君主。”
“父皇。。。”三皇子繃著腮幫,紅著雙眼,強扯起嘴角,亦是輕拍了拍自己父皇干枯的手背。
據魏史記錄,當日魏明帝傳位于三皇子寅澤,大赦天下。父子二人于文宣殿暢談了許久,當晚,魏明帝駕崩。
關于老皇帝和寅澤談話,也許是關于晏復是否會老實地遵從老皇帝的安排,也許是關于漠北那位大帥,也許只是父子間的家長罷了,究竟如何,卻無從考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