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苦竹南枝鷓鴣飛
- 天書傳奇
- 海東燕英
- 5148字
- 2013-02-19 15:54:19
苦竹嶺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鳴驚叫淚沾衣。
話說一陣噪雜聲傳來,阿蠻到外面一看,李白正和公孫大娘走上樓來。
“五弟呢?”李白看見阿蠻,大聲問。阿蠻不吱聲,含淚走進房來。李白感覺不對,急步走進房來,見如此情景,一把握住孟浩然的手,大聲問:“大哥,這是怎么了?”
孟浩然強裝笑容,說:“不妨事!不妨事!我輩一心學道成仙,今日我就要駕鶴西去了。好在終于把你盼來了,咱們兄弟能見上一面,把我心里的話說給你……”
疼痛再次折磨的孟浩然眉頭緊皺,面容扭曲,大汗淋漓。阿蠻上前,又點了他的中脘穴和關元穴,孟浩然才長長地舒了口氣,痛楚似乎減輕了許多。
“你不是在鹿門山嗎?怎么來這里了?”李白問著孟浩然,目光卻看向王昌齡。王昌齡只好把見孟浩然的事說了一遍。
“張老相國去世了?真的是被人暗害?”李白望著孟浩然問。
孟浩然點點頭。說:“在越州,我就感覺十三太保出問題了。沒想到后來受了傷,……十三太保的事,讓鮮于仲通去查,我有別的事,要對你說……”
“大哥,不要著急,有什么吩咐,你盡管說。”李白說。
“第一件事:我有兩個生死兄弟,今日我將他們托付給你。昌嶺你已認識了。還有一個叫王維,字魔劼。昌嶺性情暴躁,遇事容易莽撞;魔劼膽小怕事,容易被人欺辱;但他們都是曠世奇才,絕對能助你一臂之力!你要替我好好照顧他們。不求他們高官厚祿,只保他們一生平安!你一定要答應我!”孟浩然說。
“我們是結義兄弟,他們就是我的兩個親哥哥。你放心就是。我一定和他們榮辱與共,休戚相關。”李白說。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改掉這個暴躁脾氣!”王昌齡哽咽著說。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與生俱來,豈是容易改的?第二件事:關于你的身世,這些年來我一直幫你打聽。我曾找過你師父裴旻,他告訴我說:真正知道你身世的,只有上官婉兒、劉納言、吳丞渙三人,其他人如武后、狄仁杰、許自然、宗楚客、司馬真人、一行禪師、慧安禪師等,皆是從這三人的口中獲得的信息。上官婉兒我就不說了,我一直以為她死于景龍革命,所以……若她真的活著,有緣見到她的,恐怕只有天寶五弟。這件事就拜托五弟了。”孟浩然對天寶說。
“大哥放心,我一定想法找到上官昭容,將四哥的身世問清楚!”天寶忙說。
孟浩然點點頭,接著說:“劉納言,高宗朝宰相劉仁軌之子,乾封年間進士及第,后任都水監主簿。上元二年,太子李弘病死。六月初五,高宗立雍王李賢為太子。劉納言將自己注釋的《漢書》獻給太子李賢。李賢大為欣賞,向高宗舉薦劉納言;高宗升劉納言為太子洗馬,兼充侍讀。永隆元年,太子李賢被廢,從東宮中搜出劉納言編纂的《俳諧集》十五卷,高宗震怒,將劉納言除去功名,發配振州;劉納言孤身一人去了振州,從此與家里人失去聯系。光宅元年,振州長史上書則天皇帝,說劉納言溺水而亡;生前遺物送回家中。其實劉納言并沒有死,而是潛回劍南巴西郡,開始做綢緞生意。應該這時候他結識了你的父親,從此兩人結為兄弟,共同做生意。你父母去世后,劉納言再次失蹤。我曾到振州尋找過他,可他沒有留下一絲信息。”
“這是不對的。我們從碎葉城回來時,就住在劉伯家。我記得很清楚的,劉伯家豪宅大院,仆役成群;劉娘年輕貌美,光彩照人;他們的孩子都比指南哥還大。這些我是忘不了的。”李白說。
“劉納言一定是得到貴人的相助,才到劍南去做綢緞生意的。若無本錢,生意如何做?你說劉納言在劍南結婚生子,那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入贅你劉娘家,而你劉娘家恰恰就是做綢緞生意的。可劍南做綢緞生意的我幾乎打聽遍了,他們都不認識劉納言這個人。關于你的吳伯吳丞渙,到現在我也沒有查到他是哪里人。”孟浩然遺憾地說。
“我吳伯早就在西域碎葉城經營綢緞生意,中原并無親戚朋友。你自然查不到他的身世來歷。”李白說。
“碎葉城我幾次去過,吳丞渙經營的綢緞店名叫云霞坊。這家商鋪原名叫阿史那綢緞店,大約在長壽元年,才被吳丞渙夫婦買下,改名為云霞坊。”孟浩然說。
“你這樣一說我想起來了,好像那家綢緞店叫云霞坊,好像我母親就叫云霞。”李白說。
“不對。你母親不叫云霞,而是叫吳丞霞。我去碎葉城最大的收獲,就是查到了你母親的名字。當年在碎葉城和你父親相識的,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了,顯然是想掩蓋你的身世。但有一個人活了下來,他就是胡祿。他是一個流浪漢,居無定所。你父親將他收留,專門卸貨和晚上看店。你們搬走后,你父親給了他一筆錢,讓他成家。他入贅在怛羅斯城一寡婦家,逃過一劫。碎葉城找不到你父親的信息,我就跑到怛羅斯城打探。每日里我出入集市酒肆,終于遇到了胡祿。當時他一個人來酒肆喝酒,見我是中原來的,便熱情地邀我同桌。我見此人邋里邋遢,起初并沒留意。可喝到半醉時,突然問我去沒去過劍南道?我說去過。他說他有一位朋友也是劍南道的,他很想去拜訪他。我就問他朋友叫什么名字?他說他的朋友人稱李二爺;夫人叫吳丞霞,是二爺的二夫人;夫婦二人曾在碎葉城開過云霞綢緞店,后來回中原做官去了。我一聽這話,心內暗喜。但酒肆人多,不宜聲張,便不再問了。胡祿喝得醉醺醺時,起身告辭回家。我便在后面跟著。到了他的家中,才說明自己的身份。胡祿告訴我:他窮困潦倒、蒙你父親搭救,雖然你父親一直拿他當朋友看待,但他自己一直把自己看作是你家的一名仆人,所以和你父母的交往并不多。只不過天長日久,從他們的談話中知道,似乎你父親還有一位大夫人,好像住在京城;吳丞渙也不是你的伯父,而是你的舅舅。云霞坊應該是你父親和你母親名字的縮寫,你父親的名字應該叫李什么云,或者李云什么。回來后,我將這些信息告訴了張老相國。張老相國查遍了所有的案卷,自太宗皇帝起,朝廷中就沒有叫李什么云或李云什么的。在高宗和武后朝,李氏家族更沒有和吳氏家族聯姻的,所以一切又成了謎。”孟浩然說。
“李仙人,你吳伯真的是口天吳嗎?莫不是武后的武吧?高宗、武后年間,李武兩家聯姻的可不少。”阿蠻接口道。
“我怎么沒想到?我怎么沒想到?吳丞霞,吳丞渙,武承嗣,這,這……”孟浩然一口氣沒接上來,又暈了過去。
阿蠻急忙上前,深吸一口氣,用掌在孟浩然的任脈和督脈以及上紀和下紀來回推拿。手法熟練,動作嫻熟。不一會孟浩然又醒了過來。
孟浩然掃視著王昌齡、公孫大娘、阿蠻、天寶,最后拉著李白的手,說:“我有句話,要單獨和李仙人說…”
公孫大娘點點頭,拉著天寶、阿蠻走了出去。王昌齡也跟了出來,將房門掩上。
“大哥,你現在不宜說話太多!”李白握著孟浩然的手,說。
孟浩然望著李白,說:“你的身世讓天寶五弟去查。還有,大丈夫做事,不拘小節。若明皇用你為宰相,你就全力輔佐他,將這些生死兄弟安置朝中,為你分憂解難;若明皇不用你為宰相,你干脆棄官不做,回歸劍南,靜待世變。若真如一行禪師所言,你當效仿高祖皇帝,揭竿而起,救天下黎民于水火之中。”孟浩然越說越激動,臉被憋得紫紅,呼吸也越來越困難。
“孟夫子,你可千萬別嚇我。李白還有好多事依仗你呢!”李
白一邊給孟浩然捋著胸口,一邊說。
“還有,這次,司馬真人如何說?”孟浩然問。
“我去晚了一步,一行禪師和司馬真人都已離世了。”李白說。
“什么?司馬真人……這,張老相國,這,……誰來幫你?”孟浩然努力想坐起來,可脖子挺了兩挺,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出,頭狠狠地摔在枕頭上,強撐著說出兩字:“玉真……”便溘然去世,享年僅51歲。
李白放聲大哭。天寶、王昌齡從外面涌進來,也失聲痛哭。樓下的武當十二嬌聽到哭聲,忙趕上樓來,得知孟浩然去世了,也失聲痛哭起來。雨澤曾與孟浩然相處,歇馬鎮山神廟又并肩御敵,對孟浩然十分敬佩。今日里見孟浩然撒手人寰,不由悲痛欲絕,哭得像個淚人兒一樣。
“李仙人,節哀順便。咱們還有許多大事要做。”公孫大娘勸李白道。
李白點點頭,停住哭泣。公孫大娘讓柳紫風帶人去城里買棺材,將孟浩然裝殮。李白要王昌齡、天寶為孟浩然守靈一夜,公孫大娘答應。第二天,李白讓王昌齡將孟浩然的靈柩運回鹿門山安葬,讓他在鹿門山等候他的消息。王昌齡應諾著,和李白、天寶告別。李白答謝了芙蓉樓主人,便和天寶一起,向大匡山而來。
路上,李白向天寶講述了去天臺山的經過。
李白和武當十二嬌晝夜兼程地往天臺山而來。所幸一路順利,沒有遇到阻礙。到了桐柏宮,冷冷清清,只有幾個小道士在清掃院子,李白一個不識。
這時僧行融從大堂里走出來,見識李白,吃了一驚。忙將李白、公孫大娘請到堂內喝茶;讓道童安排柳紫風等十二嬌住下歇息。僧行融告訴李白:自與李白分別后,司馬真人去了一趟長安,拜見了明皇和玉真公主。回來后,便一病不起,不久就辭世了。
“那,真人可有什么遺言、或者遺物留給我?”李白問。
僧行融搖搖頭。
第二天,李白與公孫大娘來到國清寺。同樣,一行禪師已經圓寂,沒有什么遺言留給李白。李白和公孫大娘只好怏怏而回。天寶告訴李白,李歸仁射死了李瑛,他是暗藏在十三太保中的奸細。孟浩然判斷,十三太保中可能還有奸細。正是這個奸細害死了張九齡。公孫大娘建議速到大匡山,與鮮于仲通會和。十三太保全部出自龍頭寺,出了這么大的問題,他掌門人脫不了干系。應將余下的太保和龍頭寺僧人全部解散,李白的行蹤再不能讓他們知道,以絕后患。阿蠻建議將楊釗留下。楊釗做事麻利勤快,說話表述清楚,可以讓他和劍南的官員打交道。天寶、李白同意。
大匡山,位于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明縣境內,也就是今天的SC省MY市所屬江油市。因其山勢如筐而得名大匡山。山勢險峻,林壑深邃,風景秀麗。大匡山之下是小匡山,之上為戴天山,山勢雄奇,洞穴眾多,樹木茂密,怪石林立;與戴天山緊緊相連的是天倉山,天倉山后市紫云山;五座山峰高低不同,姿態各異,但茂盛的森林將它們擁裹在一起;抬眼望去,群山嵯峨黛綠,天空湛藍遼闊,白云灑潑飄緲,構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畫。
在小匡山下有一小鎮,名為青蓮鎮。鎮雖不大,但商家店鋪、客店酒肆,一應俱全。鎮上行人接踵比肩,十分熱鬧。一行人剛進青蓮鎮,就見到了來迎接他們的楊釗。楊釗牽馬迎上來,和李白、天寶、公孫大娘、阿蠻和武當十二嬌一一打招呼,禮數周到,極是謙遜。阿蠻和武當十二嬌要在鎮上買些東西。公孫大娘同意。楊釗忙跟在后面付錢,讓阿蠻和武當十二嬌甚是感激。小匡山并不甚高,但森林茂密。一行人騎馬在林間山徑中穿行而過。下了小匡山,是一條小河;李白告訴天寶,這條河叫昌明河,昌明縣即由此而來。河畔是一條寬闊的山路;又行了一里多地,在綠樹環抱中,一個青磚小院映入眼簾:白墻青瓦,甚是典雅;大門有三級臺階,照壁上雕刻著一個大大的福字,四周雕刻著蝙蝠、葫蘆之類的吉祥物;天井里一棵茂盛的李樹,李白告訴天寶,他小時候最愛爬到李樹上玩耍;房屋分前堂、后堂,兩邊是廂房;房屋的高度、進深各不相同,但屋頂交叉相連,小青瓦屋頂重重疊疊,高低起伏,排列有序,看上去就像一群黑色的飛燕展翅飛翔。
李白正和天寶說李樹的往事,鮮于仲通和龍頭寺六雄迎了出來,忙著幫李白、天寶、公孫大娘將馬牽到馬廄中;武當十二嬌隨楊釗牽馬到馬廄中。
就在這時,一個青年人從后堂高興地跑出來。天寶看他:不到三十歲的年齡,瘦高的個子,棱角分明的面龐。衣服臟舊,不修邊幅。見院子中站著這么多人,猛地停住,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李白見狀,忙笑著過去,把他拉過來。
“這是我的族叔李陽冰,字少溫,譙郡人。”說著,李白把公孫大娘、天寶、阿蠻、武當十二嬌一一向他介紹;李陽冰恭恭敬敬地向每個人鞠躬行禮,逗得十二嬌咯咯直笑。
“仙侄,這么些年出去,你的作品呢?還是讓我給你保管收藏吧!”行禮完畢,李陽冰怯怯地對李白說。
李白一笑,說:“我這個小叔癡迷書法,尤其擅長篆書。雖年紀輕輕,但寫的字風骨雅健,卓有古意。但就是不通世事,不想考取功名。眼看三十歲了,未成家、未立業,倒叫我這個做侄子的為他操心了。”
公孫大娘輕輕一笑,說:“仙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令叔的事包在我身上。”
李陽冰見李白和公孫大娘說自己,不由羞紅了臉,低著頭走開了。阿蠻一見,也不由地笑了,說:“大唐帝國的子民,哪有這么害羞的?你寫的字也一定是扭扭捏捏的。”眾人不由大笑起來。李陽冰加快腳步,跑回自己屋去了。
李白領公孫大娘、天寶、阿蠻來到屋內。天寶發現,屋內的桌椅板凳皆用古藤編制而成。看似樸素,但做工極其精細,處處透著高貴。墻壁上掛著一副老子的畫像,旁邊是一副對聯:立教開宗,紫氣東來三萬里;著書傳道,函關初度五千言。這幅畫年代久遠,紙張早已黢黑,老子的畫像也模糊不清,看不清是誰人所畫。在老子像的旁邊是一副行書: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火燒葉林紅霞落,李花怒放一樹白。落款是李客。來屋內坐下。李白來不及回味那遠去的童年,也來不及品味范喧端過來的茶水,便把張九齡、孟浩然去世的事情說了一遍。鮮于仲通和龍頭寺七雄不由悲痛萬分,眼淚簌簌流下來。
正是:蜀琴久不弄,玉匣細塵生。
絲脆弦將斷,金徽色尚榮。
知音徒自惜,聾俗本相輕。
不遇鐘期聽,誰知鸞鳳聲。
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