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面壁修行
- 貧僧本是好和尚
- 我愛王豐
- 2095字
- 2013-01-23 14:26:21
“能忍師弟,你終于醒了!”三師兄能德看到能忍緩慢睜開眼睛,激動的喊道。
“咦,你的眼睛怎么了?”能德突然驚訝的接著問到。
“我的眼睛?我睡了多久了?”能忍緩緩的坐了起來,疑惑的問到。
能德正了正身子,“恩…你大概睡了有三天了吧,這幾天你一直在說夢話,什么傲珊,什么老婆的,是什么意思呀?”
“是嗎,我說了嗎”
“當然了,并且是天天說”
能忍撓了撓頭,正要開口說話時,耳邊卻傳里一聲聲洪亮悠遠的鐘聲。
“能忍師弟,晚課即將開始,我的先去了,有時間再來看你”能德說完便學向禪房的方向跑去。
“這個能德,人還真不錯,等我再長大點就帶他去泡妞,”趙曉兵看著能德跑出去的背影壞壞的一笑。
能忍看能德離去后,就馬上開始打坐修練起易筋經來,不管起世今生,趙曉兵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趙曉兵從接受現在一切的那刻起,就不停的利用一切時間修練。
“三師叔,住持讓你到禪房一趟”無望的聲音打斷了能忍的修練。
“你知道是什么事情嗎?”能忍問道。
“不知道,但大師叔和二師叔都在,你還是趕快過去吧”
“我這就過去”能忍說著就下床向禪房走去。
禪房寶殿倚山而建,前墻高數丈,后墻僅三磚高,大佛端坐殿內,高達三丈,金碧輝煌,令人贊嘆不已。寺內東廂房里,十八歲漢塑像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拈胡須,有的扇扇子,有的仰面朝天,有的閉目養神,有的盤腿而坐,形態各異,千姿百態。
這是趙曉兵占用能忍身體后第一次來禪房,正在他看的津津有味時,師傅行云的話傳到自己耳邊:“能忍,過來坐下,為師有話要對你們幾個說”
聽到師傅的話,能忍轉身看見師傅行云和兩位師兄坐在大佛下,能德師兄旁邊還有一個空草墊,能忍也沒說話,直接走到那個空草墊前,坐了下來。
看著能忍坐下來,行云才慢慢說道:“最近為師感覺有要突破跡象,所以今天叫你們幾個過來,給你們交代一些事情”
“恭喜師傅,就要邁出那一步”大師兄能武說道。
“阿彌陀佛,只要你們幾個努力,早晚也要走這一步”行云淡然的說道。
“放心師傅,我們會努力的”能忍堅定的說道。
“好好好,”行云一連說了三個好后接著說道:“為師這次閉關時間會長點,你們幾位師叔閉關到現在還都沒出關,等我閉關以后,寺院的一切事物交能武能德處理”
“是,師傅”能武能德同時說道。
行云看了一眼能忍說道:“能忍,你的天地二脈已打通,從明天開始你就到后山滴水洞面壁修行三年。
面壁修行三年?這……能忍驚呼一聲,隨即苦著臉哀求道:師父,徒兒身體剛恢復,肯定撐不過三年那么久的,你老人家能不能,能不能……
行云兩眼一瞪,冷冷說道:“還敢多說,再加三年!”
不敢,不敢了!能忍大駭,雙手連搖著說道:“弟子去,去就是了。”
少林寺地處天地山脈中間,本來草木清華,景色極幽,可那滴水洞卻是唯一的例外。山洞四周光禿禿的寸草不生,除一個山洞外,一無所有。少林寺歷代住持選中此地作為門內弟子苦修之所,就是因為這里無草無木,無蟲無鳥,在此面壁苦修之時,不致為外物所擾。
第二天早上,能忍拜別了師父,和師兄師弟作別后,自行來到滴水洞。可進洞后,他才知道這洞內除了一塊蒲團狀的大石頭外,竟是空空如也。
老天,這可怎么辦,難道真要在這里坐滿三年?能忍呆呆地望著那已被歷代僧人坐出深深凹痕的大石,一時大感頭痛。
百無聊奈之余,能忍郁悶不已地在洞內閑逛起來,這才又發現洞壁上還刻著不少歷代僧人所留的謁語。這些謁話,初看上去仿佛淺顯易懂,細一深究,卻無不言簡意賅、深奧至極。
能忍稍為瀏覽之后,明白這些都是歷代高僧修行所得的經驗體會,其中每一首謁語都對應著一種修行境界,對后學者有著提綱摯領的作用。毫不夸大的說,這些謁語可以說是整個少林寺最珍貴的寶貝,哪怕稱之為鎮寺之寶,也毫不為過。
只可惜,能忍如今修為尚淺,縱使知道謁語的珍貴,也是無濟如事。修行未到之時,他根本就領會不了這些謁語的真意,頂多也不過是朦朦籠籠,了解到一個大概而已
看來我的修為還真是太差勁了,這滿壁謁語,竟沒有一首是我能看懂的。唉,慚愧呀慚愧……向來不在人前低頭的能忍,少有的發出了感概,一時只覺興致大減,當即退到大石上坐了下來。
石頭緊挨洞壁而設,這一坐下,雙眼離洞壁不過尺來遠的距離,恰好將石壁正中間刻著的一大段奇怪的話語,看了個清清楚楚:
吾亦是汝,汝亦是吾,吾不亦汝,汝不亦吾,心若能轉,汝吾隨意……
咦,這是什么怪東西?能忍還從來沒見過這種似謁非謁,似詩非詩的謁語,一時大感有趣,忍不住又輕聲念誦起來。不料,才念了一遍,心里便隱隱約約好像是悟到了什么。
能忍大喜,當即又念誦了一遍,可是這一次的結果卻讓他非常失望,感覺依然是朦朦朧朧,毫無進展。
嗬,我就還不信了。輕易不肯服輸的能忍,一時被惹得興起,竟翻來覆去地念誦了起來。可惜,直至念得咽干舌燥,依然是毫無頭緒。
呵呵……我這是幸運呢還是倒霉呢?能忍望著壁上的古怪謁語,苦笑不已。沒想到弄了半天,卻依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好在他生性灑脫,對于得失向來看得很透,也不過是轉眼之間,剛剛心里的懊惱就被他迅速拋在了腦后。
算了,再想下去,也是白想,還不如睡一覺來得實在。心態恢復平和之后,能忍再也懶得多想,一仰身,頭枕石頭躺了下來。
能忍這一覺睡得很沉,直睡到日頭當中,直到無望為他送來齋飯時方才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