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東漢建安十三年
- 隱世
- 溪南
- 1787字
- 2011-12-26 13:58:15
此時我已身處東漢建安十三年,醒來的時候就莫名躺在一張掛滿紅色沙曼的木床上。撲鼻的檀香味讓我回過神來。
“如玉,醒了?可把媽媽我嚇死了!”迎面走來一打扮妖嬈的中年女人,旁邊跟著端著湯藥的小丫頭。
“小姐,您先喝點藥吧。”小丫頭利索的撐起我的腰板靠在床頭,拿起小碗小心的吹著氣。
媽媽做到我的床頭,握著我那冰冷的右手,憐惜的看著我。
“不用擔心了,媽媽,我沒事了。”看來我這是大病了一場昏迷不知道多少天了。
“那我和小靜先出去了,你把藥喝了,隔幾日曹公子會來我們凈月軒,專門包場點了你的月圓霓裳,你要好生休養啊!”第一印象就是面前這個女人說不上我們理解中的青樓媽咪一般的勢力,但也說不上有多么善解人意。
喝了苦得要命的湯藥,剛要起身便覺得渾身肌肉疼痛。慢慢的穿上繡花鞋,拖著雙腳走到了銅鏡前。讓我照一下,我自己是什么樣子。
依然是圓圓的臉蛋,細長的雙眼,櫻桃小嘴,此時我總算擁有夢寐中挺拔秀氣的鼻梁,肉肉的小鼻頭自己看著都覺得可人,十多歲的臉龐卻要承載我快三十的心臟,哈!
拿起木梳梳理了頭發,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小心移步到窗臺一角的古琴前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的記載足以證明古琴在古代的文人騷客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古琴一邊的案臺上放著一沓宣紙,一旁刻銅墨盒里的墨水早已干涸。信手拿起面上的宣紙,正是《月圓霓裳》的琴譜和歌詞。還好大學時候音樂學專業我選修了古琴,不難懂得古琴的記載方式和彈奏,按照琴譜的記錄我試著撥動琴弦,這音律也太撩撥人心了!
“云兮霧兮,帶我歸去;幻月霓裳,榴花箋……”唱著唱著,連我自己都被這優美的旋律沉溺其中,孫如玉啊孫如玉,好一個孫如玉!
在小靜的精心照顧下,這幾日我的身體恢復得很快,腦子也越來越靈光。心里一直緊張著見到前世的那一刻,期待又害怕著。走過后花園,坐在柳樹下,看著高高的圍墻周圍掛著的大紅燈籠,心里一陣亂麻。院墻外面隱隱約約歌舞升平,而我這邊恰好正遠離了那個吵雜之地。
很快約定的時間就到了,當天媽媽一早就給我送來精美的玉簪、華盛、步搖等飾品,一件玫紅蝴蝶輕紗襖裙甚是美艷之極。練琴一直練到下午,手指麻木,才在小靜的伺候下沐浴更衣梳妝打扮。踩上七彩鞋,穿上這身霓裳,見著銅鏡前的自己,禁不住開始想要時間一再拉長留住這一分美麗。
太陽下山時,帶上面紗,媽媽便帶我穿過了開始熱鬧的走道,從凈月軒的側門走過長長的一條走廊轉到假山石一旁的小屋。踏過小屋前的小河流,便聽到里面熙熙攘攘三五個男人正在小聲談論著。
“哎喲喲,曹公子,王公子,你們都來了!實在抱歉,久等了!”媽媽推開了虛掩的木雕門扯大嗓門的喊著。
隨著媽媽的招呼,四個在案臺喝酒的男人齊刷刷的轉過頭來看著拉下面紗的我。其實年紀都差不多十六七歲,但在那個時候已是結婚年紀很成熟了。環顧了下四人,最中間的男子尤為顯眼,英俊拔萃,身著紅色曲裾禪衣,金色腰帶,腰間佩戴大大的玉塊以取代漢代男子流行使用的帶鉤,我想,他便是曹植吧。
“曹公子,這位就是如玉。”媽媽打斷短暫的尷尬,帶我走進了屋里紗布的琴案邊,示意我好好伺候便掩門而去。
剛一坐下,曹公子對我笑著舉起酒杯。“既然有緣認識才女佳人孫如玉姑娘,那我們先干一杯以謝緣分如何?”我微笑著舉起案邊的酒杯一飲而盡。幾位公子也一同飲盡。
“王兄,李兄,姜兄,借由今晚,我們不醉不歸。”在幾個兄弟的言談下,我才得以認真的看著眼前這位曹公子。秀氣的臉龐,柳葉眉,丹鳳眼,直鼻梁,薄嘴唇,側面起來簡直就是一副美男子樣的古畫,真不愧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他額頭眉心中間的黑痣,讓我想起道長曾經給我說過,人身上有的痣是會隨著輪回一直保留下去的,那是記憶的枷鎖。小時候家里總說我額頭上是一顆當官痣,有福氣,現在總算明白,原來我命運的枷鎖在那里。
“云兮霧兮,帶我歸去;幻月霓裳,榴花箋……”透著打開的窗戶,微風徐徐吹過,拂過五弦琴,歌聲伴隨著吟詩一起作樂。酒后的文人更加令人憐惜。那微醉的步履,那不羈的笑容,用力扶過振袖,打翻酒盅。三更天已過,一幫人早已不省人事,管家扶著出去,曹公子還不斷念著,云兮霧兮,何耐我心。花前月下,做鬼也風流……看著遠去的背影漸漸消失在眼前,心里有些酸楚。還好,如今的曹植正處在官僚風氣之下,整日作樂也總好過悲慘的余生吧。該來的總會來,誰也無法改變。
穿過竹林,我一人在湖邊靜靜的看著水中的月亮。
“小姐,回去吧,天涼了。”小靜走過來給我批上披風。
“走吧。”轉過身去,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