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身體要“養”
- 武道
- 瀟瀟月明
- 3107字
- 2013-06-08 09:30:26
當第二天的太陽在同樣的時間升起來的時候,衛明已經是早早的起床向外邊跑去了,盡管迷迷糊糊的有點兒犯困但是還是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衛明確實感覺好像自己是平時太過于懶惰了,以至于現在精神上都有些大不如前了。
衛明是個比較拘謹的人,這也是性格使然,盡管外在表現不是這樣,所以做事兒總是要事先思考一下,今天起床后衛明略作思考就決定還是去昨天早上去過的那個公園,去和那個唐書華老人聊聊也是一個不錯的。
走出小區以后衛明還是像往常的一樣以一種奇特的走法向著那個公園走去,公園無名,只是為了給廣大民眾一個一起娛樂的場所罷了,無名公園位于小區的東南側,因為有兩個大的門口,所以衛明不用再繞過一條街然后再去公園了,還是昨天的那個地方,衛明站在了那里略作調整就開始了自己的晨練。
衛明練拳有著自己不同于常人的看法,對于武術生于太平盛世大多數人的眼中只有——練,一個字,有些許習武者認為武術分兩種分別是:練和打;對于衛明來說武術雖是用來的強身的但是也是一種養身的辦法,所以說對于武術應該有三種說法即:練法、打法、和養法。就如昨天衛明的那一式樁法而言不是練法也不是打法而是一種養身的法門。
凡練法,即強骨皮,練筋骨,錚錚鐵骨傲氣生。簡單點兒的說法就是練法就是一種激發生命潛能的一種行為,激發不一定等于消耗,激發一定生命潛能就可以靠著生命的潛能來滋養自身。很像是魔,何為魔?道家書中有言“至如采日月之華、天地之氣,心思意想、望結丹砂,屈體勞形、欲求超脫,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認為真胎息,絕念忘言,養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氣,金槍不倒,黃河逆流,養命之下法;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小術。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掛意。以咽津為藥,如何得造化?聚氣為丹,如何得停留?指肝為龍,而肺為虎,如何得交合?認坎為鉛,而離為汞,如何得抽添?四時澆灌,望長黃芽。一意不散,欲求大藥。差年錯月,廢日亂時。不識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尋枝摘葉,迷惑后人。致使大道日遠、日疏,異端并起,而成風俗,以失先師之本意者,良由道聽途說、口耳之學。而指訣于無知之徒,遞相訓式,節序而入于泉下,令人寒心。非不欲開陳大道,蓋世人孽重福薄,不信天機,重財輕命,愿為鬼”由書中可見雖不可信但是卻可以看出走偏激的路子,取巧就是一種魔,練拳也是這其中的一種,不可得大道,衛明此時還沒有接觸道家的典藏。但是他已經覺出來僅有練法這是不對的,所以相對來說就應該有養這一法門,養相對于練,練是激發生命的潛能,而養則是孕養這激發出來的的生命潛能。
還有打法,這是一種打磨身體的一種,另外這打法也是一中安身立命的保障,多則不說,至少也應該也是應該能夠保護自己,打法也是源于古戰場的,男兒當仗劍四方,笑傲天下如果我們聽到一個人打遍天下無敵手會身份的佩服自己,如果能夠被他人成為“雄”的話,更是值得笑傲。所以說打法只是因為攻伐、爭斗才存在。
衛明此時晨練就是用的簡單的練法,練法就是平時在衛明的走路所用的走法也是一種練法,八卦趟泥步,但是像衛明這樣勤快的是十分少見的,所以說衛明的成就與他自己的努力是息息相關。
形意拳,即以形煉體,模形傳意,形意拳講的是通過對動物的模仿來達到健身以及對身體潛能的開發,另外也能達到防身的效果,相傳通過對動物的模仿來創作拳術這種辦法是傳自華佗,華佗的五形拳就有健身的效果至于防身就不得而知了。一套形意拳下來,衛明就感覺身上的那股熱流傳導的十分快速,以至于感到腹部有一口氣不吐不快,當衛明吐出來的時候地上的小草都出現了一個小坑。衛明又打了一套太極拳,太極拳不打形只打意隨性而為,隨意而揮,鋼如鞭,太極拳至剛猶過于八卦掌不過是少有人知,其鋼不在外而在內。
一套拳下來,衛明又打算開始自己的望天樁,只是還沒有開始的時候衛明就看到了唐書華老爺子來晨練了。只得暫罷等他過來。兩人相互之間打過招呼就一起散步并討論衛明的望天樁,這是昨天唐書華要和衛明討論的。
“小明啊,你昨天站的那個樁是什么樁啊?”唐書華問道。
“這是我自己創的望天樁,也許還有所欠缺。”衛明邊走邊答道。
“呵呵,我哪里知道什么啊,不過我真的是見過幾個武術大師,也教過我一套拳術,基本上就是保健養老的,呵呵!對于武術這個東西我真心感覺不錯但是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好在哪里我就不太清楚了!”唐書華笑道
“唐爺爺您客氣了,事實上拳術主要的就是健身,對于防身打架那都是不得已而為之,還有人認為防身打架也是一種突破自己極限的方式,不過很少有人那么做!有的武癡喜歡切磋以尋求武道之巔,諸如此類這些都是不同人對武術的不同認知。武術好在哪里,用句玩笑話可以說就是好在你心里,我們知道好就行了!”衛明開玩笑道。
“能和我講一下昨天你的那個樁嗎?有什么用?”唐書華問道。
“呵呵,望天樁,望天而立,是為‘養’,我創望天樁只是憑的一種感覺,我覺得古往今來武術站樁都是來健身的,何為健身?人體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健身就是使人健康防病防衰的,另一句話就是激發人的潛能達到百病不侵的地步。”衛明說到這里,轉身看看了唐書華老爺子然后笑了一下,繼續道“‘打’就不用說了,那什么是養呢?養就是養身,為什么要養?因為我們激發了自己身體的潛能,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夠讓我們的潛能浪費掉,養就是把這些潛能保存下來,保持他的活性。”
“你這種想法真的是很新奇!我聽著感覺都是耳目一新!”唐書華嘆道。
“呵呵,哪里,現在我的想法不太健全,或許我應該多看些書多和別人討論一下才能健全。”衛明想了一下不得不說了這么一句。
“能教我一下,這個樁法嗎?”唐書華問道。
“有何不可?這望天樁說是樁其實不是樁,因為它并不需要浪費那些力氣達到激發潛力的效果。”衛明想了一下繼續道。
“它只是多了一個心境的感應,望天樁望向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就像太陽一樣開始燃發自己的活力。黃帝內經中也有種說法就是讓人的行為要對應季節的變化,這有些異曲同工之妙。”衛明解釋道,“只是簡單的站在了那里就是望天樁。最適合的就是在人激發潛能以后也就是練完拳以后站此樁。”
“呵呵!”唐書華笑了笑也學著做了起來。盡管今天沒有練拳但是還是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
“唐爺爺,今天就到這里了,我就回去了。”衛明在站了一會兒就告辭道。
“呵呵,嗯,去吧,有空來我家作客,我再站一會兒,感覺挺不錯的!”唐書華頭也不回的答道。
※※※※※※※※※※※※※※※※※※※※※※※※※※※※
在京都的一座四合院里有兩人正在一起下棋。其中一個已經頭沾白發了,另一個看上去也有四十多歲了。
“爺爺,你又在和魏爺爺下棋啊?”這時候距離兩人不遠來了一個年輕的姑娘邊走邊打招呼。
“嗯,你回來啦!”竟是那個四十多歲的人在應答,由此可見其真實年齡并不如此,此人當真不一般。
“琪琪回來了?”另一個打招呼道。
“嗯!魏爺爺你就讓著我爺爺一點兒唄,看他又快輸了。”回答魏姓老人的竟是這么一句話。
“呵呵,馮老弟看你孫女真是孝順啊!”魏姓老人笑道。
“呵呵,那是!”馮姓老人笑道,看著那一雙眼睛里面充滿的都是幸福。
“對了,爺爺,昨天我看到了一個武林高手呢!”叫琪琪的女孩兒轉了一個話題說道。
“武林高手?呵呵,你想啥呢?你能遇到什么高手,現在這個社會武術已經沒落了,就是你也沒有能夠傳承了我的功夫,真是讓我……”馮姓老人說到這里,眼里竟是有著落寞。
“真的,昨天我在警局值班,正趕上買東西然后就看到一個小偷,我追了半天最后被一個學生,對應該是個學生給擋住了,在遠處我沒看太清楚只知道那個學生單手一舉小偷就摔倒在地了,半天起不來。”琪琪連忙解釋道。
馮姓老人眼里一道精光閃過,“那是什么招式?難道是太極云手?不太像啊?這么摔人好像也只有云手了吧!看來琪琪真的是遇到一個高手了,舉重若輕,境界很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