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安能與我爭天下
- 定鼎
- 之川
- 3200字
- 2016-08-05 07:49:57
回臨安的路越來越近了,陳之川的心里還是有點激動的,雖然沒有把公子和二哥帶回來,但是最起碼的有這個未來的帝王在,換公子和二哥應該沒什么問題。
“隊長,我們快到臨安了,要不要擇一地點,從陸路回去?”李虎小聲的問著陳之川。
“不用了,我們現(xiàn)在有這個護身符在,他們不敢的,大膽的回去就行了。”陳之川解釋的說道。
“哦,隊長,他們會用公子和二哥拿來換這個人嗎?”李虎問道。
“他們肯定會來的,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他們應該也在往臨安的路上趕。他們走陸路的話可能比我們還先到呢。”陳之川算了下時間說道。
而此時,陳之川心里想著確是伊方,他不知道伊方到底是什么想法,如果這次通知她,她不來的話,那么和陳福父女相認就很難了。想了一會,感覺身上有點冷就進了船艙。
這時,楊堅一直在那里用身子扭動著,不知道干什么,陳之川一看就讓王浩幫他手上的繩子松開。
“隊長,他是我們重要的人質(zhì),怎么能給他松綁呢?”王浩不解的問道。
“手松開,嘴松開,腳不給他松開就行了,他跑不掉。”陳之川看著楊堅說道。
陳之川此時很仔細的看著楊堅,對于他來說這是個不可能有的機會,在他這一生居然能看到古代偉大的帝王,雖然陳蒨公子以后也是帝王,但對于統(tǒng)一中國,開創(chuàng)隋朝的隋文帝來說,陳蒨公子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你干什么這樣看著我?”楊堅被他看的有點發(fā)毛的說道。
“你這么年輕,就這么俊俏,我當然要好好看看了。”陳之川似笑非笑的說道。
“你這樣是在侮辱我!”楊堅很氣憤的說道。
“哈哈,你現(xiàn)在都是我的俘虜了,還有什么自尊心呢?”陳之川大笑著蔑視的說道。
“士可殺不可辱!”楊堅大義凜然的說道。
“哈哈,有骨氣,有硬氣,不愧是將門虎子。”陳之川大聲吼了一下。
“我們什么時候到臨安?”楊堅淡定的問道。
“很快了,馬上就到。”陳之川也不想隱瞞,因為他知道這位小老虎,心里對于這些事情很明白。
“哈哈,陳之川我有的時候還蠻欣賞你的,不僅是你的軍事才華,你的文學才華也是不錯的。”楊堅笑著說著。
“哦,我的文學才華,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陳之川不解的問道。
“你的那首《泊秦淮》,可以看出你對梁國的現(xiàn)狀深深無奈。”
“哈哈,那是我一時興起之作,不算數(shù)。”陳之川苦笑的說道,心想著這是抄襲之作,羞愧難當。
“呵呵,陳隊長客氣了,不過你是選錯的主子,梁國不久就會滅亡,國將不國,沒必要為她傷心。”楊堅很肯定的說道。
“哦,你怎么知道?”陳之川好奇的問道。
“哈哈,侯景這廝本是我大魏,一員武將,因為私欲膨脹,投靠梁國,又看到梁國內(nèi)部腐敗不堪,軍事力量薄弱,就趁勢起兵謀反,你說這種反復無常小人得勢后他最想做什么?當然是自己稱帝,到時候梁國還有嗎?”楊堅根據(jù)當前的局勢分析說道。
“小子,還看的比較透徹的嗎?”陳之川點點頭說道。
“至于,侯景這廝,他稱帝的時候,就是他死期到的時候。”楊堅繼續(xù)說道。
“何以見得?”
“第一,侯景稱帝時,他得不到多少人支持,那么他就是個竊國大盜,他的軍隊就是不義之師,大梁的其他軍隊就會舉旗勤王,群起而攻之,侯景將會不戰(zhàn)而敗。第二,當他稱帝時,他根本無暇顧及邊疆地區(qū),那么到時候東南沿海有倭人登陸進攻,北面有我大魏鐵騎橫掃千軍,西北有吐谷渾南下占城,到時候大梁內(nèi)部人怨載道,民不聊生,不要說有勤王部隊群起而攻之,到時候普通的百姓都會揭竿而起,除他后快。你說這是他死期嗎?”
“恩,此話有道理,那么你說說看,你們大魏能得到什么好處?”陳之川還是笑著看著他說道。
“哈哈,我們大魏將控制大江以北地區(qū)。”
“如何解釋?”
“我問你,以后的天下是誰的天下?”
“我不知道。”陳之川拽著明白裝糊涂的說道。
“告訴你也無妨,以后的天下肯定是我們大魏的天下。”楊堅很有自信的說道。
陳之川一聽,心想果然是帝王啊,從小就有如此見識,如此遠見,如此的胸懷,對于當前的局勢看的一清二楚,而且還對未來的局勢也看的很明白。
“為什么是大魏,不是我們大梁,也不是北方的突厥呢?”陳之川故意問道。
“哈哈,你們大梁,過不了幾個月你們大梁就將大廈傾覆,怎么能在未來與我們大魏爭天下,而且從古至今你看過有南方政權(quán)統(tǒng)一北方政權(quán)嗎,哪一次的大統(tǒng)一不都是由北方政權(quán)統(tǒng)一南方的,所以大梁是不可能的。”
“這么有自信,凡是無絕對,你就不考慮有萬一嗎?”陳之川想再聽聽這位大神的想法。
“南方還有誰能有如此大的能力來統(tǒng)一北方呢,對于南方來說缺點太多了,第一沒有戰(zhàn)馬源,第二人的體質(zhì)較差,第二思想未開化。我們大魏北接大漠草原,有充分的戰(zhàn)馬資源和兵源,中心地帶為中原地區(qū),圣賢經(jīng)典皆出于此,在我大魏小到孩童都能背誦經(jīng)典,安能與我爭天下?”楊堅說道這里熱血沸騰,激動的不能自己了。
等他緩了一下,陳之川就說道:“那么你們就不怕再出現(xiàn)個白袍將軍嗎?”
“哈哈,此一時彼一時,現(xiàn)在的大梁是出不了這樣的神人的,除非是你,我還相信,你說其他人,我絕對不相信。”
“哦,還拍我馬屁,果然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啊?”陳之川會心一笑道。
“哈哈,我是這種人嗎?你陳之川的軍事才能,我是能感受到的。大梁你不用待了,不妨來我這里,我會讓你稱為一代名將的。”說完,就看著陳之川的表情。
“想招安我,還想做我的伯樂,不錯,小家伙挺有眼見的,不過我現(xiàn)在有我的想法,等我想好了,我再找你。”
“哈哈哈哈,大魏大門永遠為陳將軍打開。”楊堅放聲大笑道。
“你們看到了吧,做人要像這位楊小弟一樣大氣,被俘了,也要有氣勢,最好的是把俘虜你的人招安為他所用,你們以后也學學,不要老是玩弄著這些刀阿,槍阿什么的,多學學。”陳之川笑著對著隊員們故意訓斥道。
“是,隊長!”隊員們應聲和到,隨后就大笑笑了出來。
“陳之川,你這什么意思,這是我對你的欣賞,你不要拿我的尊嚴在逗笑。”楊堅氣憤的跺腳說道。
“楊小弟,莫生氣,我以后都是你的人了,這船艙里太悶了,我怕他們想不開看你招安我什么時候一刀朝你劈下來,所以就開個玩笑嗎,別上心。”陳之川不懷好意的安撫著楊堅道。
這時,后面又是一陣大笑,楊堅畢竟還小,差點氣的撞船艙。
笑完過后,陳之川一本正經(jīng)的說道:“那你就不考慮突厥,吐谷渾,吐蕃,高句麗,倭人他們嗎?他們也有可能和你大魏爭天下啊。”
楊堅知道這是陳之川故意想氣自己的計謀,想通了以后也就不生氣了,理了一下思路說道:“吐谷渾、高句麗、倭人都是彈丸之地,沒有什么大的反抗能力,吐蕃雖處高原地帶,但是人口稀少,又都是些未開化之人,所以不足慮。這里面突厥勢力最大,要人有人,要馬有馬,要土地有土地,但是他們唯一會敗在哪里知道吧?”楊堅買了個關子道。
“我不知道,洗耳恭聽。”陳之川裝作很認真的樣子。
“為什么西漢的衛(wèi)青、霍去病能封狼居胥,直搗黃庭嗎?”
“不知曉?”
“舉全國之力敗之,其一;分化內(nèi)部矛盾敗之,其二;關鍵是人敗之,其三。突厥與當時匈奴一樣,都是有很多部落組成,完全可以分化他們,各個擊破,再舉全國之力,一戰(zhàn)定乾坤,但是必須要選對對的主帥。”
“你覺得你們大魏有這個對的主帥嗎?”陳之川繼續(xù)裝作很仔細的問道。
“當然有了,我父親,上柱國大將軍,就是主帥的最佳人選。”
“哦,你既然知道你父親這么重要,你就不怕我們把他綁架了?”
“哈哈,笑話,打敗他的人估計還沒有出生呢?”楊堅還是很自信的說道。
“我們不是已經(jīng)打敗過他一次了嗎?”陳之川笑著說道。
“你們那是僥幸,在戰(zhàn)場上你們不可能打敗他的。”此時楊堅眉頭皺了一下說道。
“哈哈,戰(zhàn)場還需分僥幸嗎,一次就可能是致命的。”
楊堅被問的啞口無言,呆呆的看著陳之川。
“你應該還忘了一點。”陳之川邊說著邊看著楊堅像斗敗的公雞一樣,腦袋耷拉著。
“你說,小弟洗耳恭聽。”此時的楊堅變成了受教的學生,非常期盼著看著陳之川。
“呵呵,你怎么忘了,用你的詩書金典來武裝部隊,去打敗那些蠻荒之人呢?”陳之川死死的看著楊堅說道。
“哈哈,陳隊長,果然是將帥之才啊。”楊堅連連稱贊道。
說完,陳之川就走出了船艙,讓自己靜一靜,以后的形勢必須要考慮大局了,大梁還有未來的陳國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占據(jù)一小段距離,是時候把目光放遠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