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書名: 定鼎作者名: 之川本章字數: 3233字更新時間: 2016-11-25 08:53:19
東南抗倭的大勝,讓參戰的將士們無比自豪且光榮,在慶功宴上聽著陳蒨、陳福、陳之川、沈康還有陳軍這幾位慷慨激昂的演說,讓在場的每個人神情激動,熱血沸騰,臉上無不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酒過三巡,陳蒨把幾位部隊頭目都叫到了內府客廳。
“各位,在慶功的時候,把你們叫過來,實屬抱歉。有事想跟大家商量,現在東南大捷,但大梁內部將會風云變幻,時不我待,我們要抓緊時間謀劃下,接下來該如何行事。首先我先提幾點,待會大家可以各抒己見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一:東南大勝的捷報我已安排快馬送去建康,并安排好在建康進行大肆宣揚。我想過不了多久建康城那邊會有消息過來。
第二:我已修書一份快馬送去廣州城,把這一大好消息告知我爹,不過兩天那邊也會有消息過來。
第三:根據之川他們回來抓到的王僧辯貼身侍衛來看,王肯定會有其他動作,所以我想把東南各郡的郡守和守城將軍都請到臨安來。
第四:道長需要再顧,爭取盡快擁有火藥這種強大武器。
以上四點,都是最近我們要面對的事情,你們看看還需要補充嗎?”
提著酒瓶說完的陳蒨,環視在坐的各位,微笑的問道。
此時有點醉意闌珊的陳軍第一個站了起來,說道:“公子,你已提前安排了,沒什么好說的,你就安排大伙如何行事就夠了,大家都聽你的,兄弟們你們說是吧?”
話完,在場的眾人都頷首低頭以示同意,聽公子的安排。
有點微醉的陳之川坐在角落里,看著低頭不語的陳福想著心事,突然站了起來說道:“公子,這第四點,是我提出來的,我與福哥一起來辦,其他的你就安排其他人吧。”
低頭的陳福現在正在擔心著伊方,因為多年的失去讓他格外珍惜現在的擁有,在慶功宴上雖喝酒高興,但卻擋不住他對女兒的關心之情,情愫不斷襲上心頭,讓他舉杯消愁愁更愁,現在已是迷迷糊糊。
在陳蒨安排任務時,陳之川一直在那里看著陳福,而陳福則一直低頭不語。
終到任務配完,陳之川扶起陳福就往門口走去。這時陳蒨把陳之川叫住。
“之川,福叔就交給你了,我看他今天心事從從的,可能比較擔心伊方傷勢,你好好勸導他下,不要讓他徒添傷感。”
“公子我沒事,我只是酒喝多了,過一會就好了。”
“走吧福哥,我們去道長那里,公子你放心,我會把他照顧好的。”
三人話別后,陳蒨回屋繼續安排任務去了,而陳之川扶著陳福則是一步一晃的往前走去。
待兩人到了病房口,剛好瞧過伊方傷勢的白衣道長推簾而出。
陳之川一看,立馬拽了一下陳福的衣角,像他小時候上課見到老師一樣,站直身體,畢恭畢敬的鞠躬說道:“道長好!”
道長一看,面帶微笑,摸著胡須說道:“來看陳姑娘嗎?”
“恩,哦,對了,這位就是白衣道長,道長這是我們紅雕營的大隊長陳福。”
陳之川看著態度可親的道長就把陳福介紹了過去。
“恩,陳福大隊長,久仰大名,陳姑娘已經把你們兩的事情都告訴了我,東南沿海的百姓需要好好謝謝兩位,沒有兩位的英勇奮戰,東南的戰事不可能這么快就塵埃落定啊!”
看著老道在那里發至肺腑的感慨,陳之川突然信心滿滿,對于火藥之事,心中已有對策。
“道長過獎了,我們也是護國安民,盡軍責,這個世界上雞犬當道者太多,時不時就會出現禍國殃民之事,所以如何護民安邦,還需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陳之川說完,看看面前的白衣老者,此時的他正笑瞇瞇的握須輕撫,眼神篤定的看著陳之川。
“護民安邦最好的辦法不是為政者行使仁政,惠及大眾嗎?過度的殺伐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這個世界愈演愈烈,民不聊生,更甚千里餓殍,白骨森森的慘狀將進一步上演。你說這有用嗎?”
低頭不語的陳福聽到道長講話后,立馬醉意昂頭接話說道:“哈哈,道長果然的化外高人,已看清這個世界的紛亂不堪,仁政固然重要,惠及民眾甚亦然,但現天下大亂,紛亂的世界需要一個強大的政權,才能惠民安居樂業,老幼有養。正所謂中原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不受人控,現在我們就是處于一個亂世當中,需要出現一個強大的政權,那么這個強大的政權就需要一支強大的部隊,道長你說此話有理嗎?”
“恩,此話有理,大亂的世界需要統一的政權。這樣陳姑娘已在里面等著二位,你們先進去吧,以后我們再談論。”
“好!”“好!”
兩人在病房門口與道長道別后,就走了進去。
“輕雨,輕雨!”,陳福看到伊方閉目休息,上前小聲叫喚道。
正在淺睡的伊方,聽到有人叫喚,緩緩睜開了眼,看到陳福與陳之川站在床前關心的看著她,頓時有股暖意襲上心頭。
“爹爹,你們不是在陳府喝慶功宴嗎?怎么來我這里了。”
“我過來看看你現在的情況如何了,有沒有好點。”
“爹爹,放心吧,剛才道長給我換藥時說我后背的傷勢恢復的很好,再養一些日子就可痊愈了。”
“如此甚好,剛才我們在外頭說話時,居然忘問道長了。”,陳之川有點尷尬慚愧的說道。
“謝謝,惦記關心。”
“有啥好客氣的,叔叔關心下侄女不是應該的嗎?大侄女以后不要跟我客氣了。”
陳之川看著父女倆說話氣氛有點壓抑立馬面帶微笑的打趣說道。
“爹爹,他…他又占我便宜,我就比他小一點,老是讓我叫他川叔,他太壞了。”
“沒事,輕雨,于情于理你還真的叫他叔,沒毛病。”
“爹爹,你也幫她,不理你了。”
看到伊方鼓氣不悅,陳之川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爹爹,他還笑話我。”伊方一看,更加生氣。
“之川你也差不多點,考慮下輕雨感受。”
“哈哈,福哥,哈哈哈哈,知道了。”
看到陳之川還在那里嘲笑著她,伊方嚷嚷了起來:“陳之川,你得了便宜還要嘲笑我,爹爹你讓他走,我不想看到他。”
陳福無奈,只能讓還在傻笑的陳之川先出去。
待陳之川走后,父女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陳福就讓伊方先行休息,好好養傷,自己則推簾走了出去。
正在門口醒酒的陳之川看到陳福出來,立馬說道:“福哥,剛才老道長好像在考我們,要不要現在再去會會他?”
陳福一聽,站定仔細回想一下,覺得好像就是如此,本來想批評陳之川,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并立馬拉起他的手,去找白衣老道去了。
白衣老道在哪呢?估計現在臨安城內沒有一個人知道。鶴發須顏的老道已自認事情辦完,拿起酒壺往西遠去了。
“請問你家師叔現在休息入睡了嗎?”
“我家師叔已遠行,不知去了何方?”
道房內的道長旁坐在團蒲上,閉目說道。此話一出立馬讓他倆震驚。
“什么?他走了?!”,陳之川甚是驚訝,心想剛剛還在談論天下,怎么說走就走呢?
“這里有我師叔的一封信件讓我交給你們,你們一看便知。”
想不通的兩位接過信件后,立馬打開。信中所書,白衣道長自述游手好閑之輩,過慣了閑情雅致的生活,不愿卷入任何紛爭之中,伊方一事已安排他的師侄幫忙醫治,火藥一事亦是安排他的師侄助紅雕營一臂之力,所以無需再去找他,最后特別說了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兩人看完信件,恭敬的與閉目打坐的道長道別后,就回去軍營了。
東南大勝,這一消息在陳蒨的安排下,一傳十十傳百的很開傳將開來,不到兩日就傳遍了神州大地。得知這一消息后,舉國百姓無不歡呼雀躍,人心沸騰,在民意的推動下,建康百姓聯名上書要求倭人必須受降稱臣,當政者迫于民意不可違,迫使倭人使者上書納降,在向大梁朝廷納降稱臣過程中,倭人大使同時也上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譴責文書,譴責在與大梁軍隊作戰時受到了筑京觀的侮辱,要求讓大梁朝廷嚴懲不法者。這雖是倭人不服受降的一種伎倆,但這一譴責文書卻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像侯景、王僧辯之流更是推波助瀾。
在朝堂上,文人集團不明事理,以上國臉面重于一切的標準來衡量這次浴血戰爭,不分青紅皂白的統統譴責東南軍隊這一惡劣行徑,并且上書要求東南將領必須當庭向倭人道歉。
這是何等的滑稽之談,是一件多么滑稽之事。幾日過后,當這一消息傳到臨安時,所有經歷過這一戰爭的大梁軍人無不寒心徹骨,對當局絕望。
這時,廣州的信件也到臨安,陳霸先要求將軍以上人員馬上出發前去廣州,而紅雕營更是全體前往。
得到這一信件后,陳蒨完全不理建康之事,立馬安排人員前往廣州。
之川溫馨提示:長達一百一十八章得抗倭戰爭,隨著眾人前往廣州結束了,第三卷將慢慢的展開。在這里特別感謝各位兄弟一直支持之川,這段時間之川由于個人原因不能及時更新,先向大家道歉一下,接下來將盡量做到及時更新,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之川,之川在這里跪謝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