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傳說中的徐志摩
- 輸中自有顏如玉
- 三顆豆
- 1478字
- 2014-12-11 20:32:32
我收起面前的講義,無視這又開始打擊試鼓勵的莫小貝。
莫小貝在左等右等等不到我接話的情況下,只好自己屈尊過來道明一下她今天翹班跑過來幫我上班的原因了。
莫小貝把腦袋都蹬到我胸口,‘一副你趕快問吧,我好想快點回答你’的眼神問我:“你猜我今天怎么了?”
我怎么知道怎么了,我要知道怎么了我還能等著你說怎么了。等了半天也沒有等到我不恥下問的莫小貝,終于開始忍不住道明來意了。
“你知道嗎?張陽約我了。”莫小貝單手捂住胸口,一臉對此生無憾的表情望著我。
“真的?”聞言我停下根本在沒事找事的整理動作,震驚的對莫小貝‘刮目相看’了一眼。
莫小貝把頭似乎裝了個供振裝置似的,點的我都有點暈了。
說實在的,我很是大大的驚訝了一把,這可是大新聞,莫小貝追著張陽跑,在大學時代她自認為隱藏的很好的暗戀情懷,其實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可是人家張陽硬是能裝作不知道。
按照這種情況推斷,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人家壓根就沒想跟你捅破這張紙,跟莫小貝來一段風花雪月。第二種嘛要么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可是任我們宿舍全體女諸葛想破腦袋,也沒想出一個合乎常理的不得已的苦衷。
張陽出身標準的書香門第,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歷史學家。渾身上下透露出來的就是那么一股子文人氣息。當初莫小貝對他一見鐘情,就是因為他這股子的書香氣。
莫小貝回憶說,當時她與某同學在學校旁邊的望月湖,正煩惱怎么能在英語4級考場上作弊,這么個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
莫小貝從小語言天賦就非常差,幸虧她運氣好,投胎到了首都,生來就是在京腔的環境里面長大。她要是生長在廣州或是四川之內的地方,我們都可以遇見她老人家一輩子都說不了普通一點的普通話。
所以人缺什么就喜歡往自己身上補什么。莫小貝舌頭少一根筋轉不過來,就特別喜歡那種把英語口語說得跟英國人似的人。
就在他們討論半天也沒討論過所以然的情況下,隔著一灌木叢后面的望月湖旁邊的小斷橋上面,就響起一段讓他們驚為天人的英語口語詩歌朗誦。
莫小貝到現在都遺憾,自己當時為什么沒有更用心一點聽,這導致她到現在都沒弄懂,他當時朗誦的是什么,只知道是英語而已。
她為什么沒有用心一點聽了,因為當她扒拉開面前擋住他們視線的灌木叢,就見到張陽沐浴在陽光下的側臉時,就集體范花癡了。全都被美色迷得失去聽覺。
其實莫小貝不說我也了解,按她半吊子的英語基礎,在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提示下,讓他認真聽張陽朗誦一段詩歌,她也是聽不出來那是什么東東的。
莫小貝口述當時的震撼:‘當時我以為見到了傳說中的徐志摩’。當時清晨的陽光和煦,但是不影響它把湖面照射的波光粼粼,更不影響在湖面的折射下,把張陽那側對著他們的半張臉,襯托的金光閃閃。
我本來想提醒她一下,徐志摩是有真實文獻遺留于后事,以此證明他是真實存在過的那么一個詩人。
但是我敢這么說,莫小貝就肯定敢回答“我們都只是聽說過,沒見過的人物,肯定就屬于傳說一途”
莫小貝想盡量把當時他的震撼,更具體真實的描述出來,以此證明張陽確實長的很張揚,非常符合她一見鐘情的審美眼光。
我雖然沒有真實感受到張陽的張揚,但是也莫名其妙的表示理解她的震撼。就這樣,張陽他帶著一片云彩,就那么輕輕的來到了莫小貝心里,事后試圖想輕輕的走,我想那是門都沒有的。
莫小貝說從來沒見過一個男生,能把書卷氣質散發的那么淋漓盡致。她所謂的淋漓盡致就是張陽一看上去就知道很有文化,她自己一看上去就屬于只有那個什么,大腦是沒有的人。
后來多方打聽下發現張陽不僅是學生會主席,口語也不只是英語很溜,法語也是一級棒。在我們剛踏入這校園的那年,剛好是他在法國當交換生回國第一年。至此莫小貝就像掉入沼澤里面的鐵秤砣,泥足深陷,不可自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