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柴紹定親
- 隋唐秘史
- 天山譚談
- 3414字
- 2014-04-26 11:34:02
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刻意去追求的東西往往得不到,在心灰意冷時卻因機緣巧合突然出現,交朋友是這樣,婚姻也是如此。唐公是隋朝的武將,竇夫人是周朝的外甥女。隋主篡奪周朝時,夫人只有七歲,她曾經說道:“恨我不是男兒身,如果我是男子漢,一定幫助舅舅守住江山。”原是一對奇夫妻,生的孩子畢竟與眾不同。他倆生下一個女兒,今年十六歲,就像三國時孫權的妹子劉玄德的夫人,不喜歡沾針弄線,偏偏喜歡開弓舞劍。因此唐公夫婦也非常喜歡她,想要給她找一個好女婿。當時來求親的很多,唐公都看不上眼,沒有輕易答應。
唐公此時在寺廟里也想不到這些事情,只是每天閑坐著,沒有什么正事可做,更沒有知心朋友交談,只有和他的弟弟道宗說些家常話。況且他是一個大官,一舉一動,家丁都來伺候,和尚都來打聽,唐公感到很拘束。過了兩天,唐公想到寺廟各處走走,想看看此處的僧人有多少,房屋有多少,規矩嚴不嚴。有一個小和尚在籬笆后面偷看他的舉動,才走了幾步,小和尚就悄悄報告了五空住持。五空輕輕走了出來,跟在唐公的后面,時刻準備著回答唐公提出的問題。走到廚房的后面,有一個和尚大呼小叫,五空擺擺手制止了他。唐公來到一個地方,看見這里院子很大,又非常干凈,問道:“這是什么地方?”五空笑著說道:“這是貧僧會客的地方,請老爺進去喝一杯茶吧。”唐公見他非常誠懇,不知不覺地走了進去。卻不像僧人的臥房,是一個非常清凈的地方,明窗凈幾,一塵不染。五空獻過了茶,推開紙糊的木窗戶,正對著寺廟的舍利塔,舍利塔光芒四射,直沖云霄,極為壯觀。倆人又來到一個屏風前面,只見屏門上寫著一副對聯:
“寶塔凌云一目江天這般清凈,金燈代月何方世界何等虛明。”
旁邊寫著“汾河柴邵熏沐手拜書”。唐公見這幅對聯大氣高朗,筆法雄勁,會心地點點頭,問道:“這柴邵是什么人?”主持答道:“是汾河縣禮部柴老爺的公子,表字嗣昌。此人經常在寺廟里看書,看見僧人建了這兩個小房,寫了這一副對聯贈給小僧,貼在了屏門上。來往的客官,很多人都很贊賞這幅對聯。”唐公點點頭,對住持說道:“長老請自便吧。”說完就走了,回到了禪堂。
這天晚上,月光很明亮,就像白天一樣,唐公是個有心事的人,住在這里本來就是情非得已,哪能睡得著覺?唐公來到外面松蔭之下,又去了僧房,問道:“住持睡了沒有?”五空急忙站起來答道:“老爺還沒有睡,小僧豈能敢先誰呢?”唐公說道:“月色很好,不忍心辜負這么好的時光。”住持說道:“寺廟旁邊有一座小山崗,可以賞月。”唐公說道:“那就太好了!”
住持讓一個小和尚打著燈籠走在前面,唐公說道:“這么好的月光,就不必用燈了。”住持說道:“害怕山路崎嶇,不便行走。”唐公笑著說道:“我們出征打仗時經常黑夜里在山路上行走,這一點點路,就是有樹蔭竹影,也用不著燈籠,麻煩長老帶路,下人就不必跟隨了。”住持領命,走在前面帶路。
唐公沒有去白天喝茶的地方,出了旁邊的小門,沿著幽靜的竹徑,來到了小山崗。只見當空一輪明月,一片云彩都沒有。大殿的四角直插云霄,塔影長長地橫在地上。往遠處看,山巒疊嶂,野樹蒙蒙,不時傳來村犬的狂吠,點綴著這一派夜景。唐宮觀賞了一會,正想走下山崗,看見竹林的對面有微紅的燈火,仔細一聽,還有吟誦的聲音。唐公問道:“這是長老在念經嗎?”住持說道:“因為夫人分娩,身體虛弱,害怕吵鬧,已經吩咐眾家弟子晚上停止念經了。”唐公點點頭。倆人朝著燈光走去,轉了一個彎,幾間寬敞的房間呈現在眼前。唐公停住了腳步,問道:“這聲音不像是念經,是誰在里面?”住持說道:“這就是柴公子看書的地方,老爺白天看見的對聯就是他寫的。”唐公聽見他聲音洪亮,拉著五空的手,輕輕舉步,來到讀書的地方。透過窗戶一看,只見一個翩翩美少年坐在燈下,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一口寶劍橫在文案之上,聽他郎朗念誦的不是孔孟儒書,卻是孫子兵法。念了一段之后,拔劍起舞,有旁若無人之狀。舞完劍以后把劍又放到了文案上,叫道:“柴豹給我端茶來!”正是:一片英雄氣,幽居欲問誰?兵書是知己,舞劍寄離奇。
唐公回身走下臺階,心中暗喜,想到:“太平的時期崇尚文人,世道混亂需用武人,現在的時局,念幾句詩云子曰有什么用?只有像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能配得上我的女兒,在我以后爭奪天下的時候,還能給我幫幫忙。”走在路上,唐公就對住持說道:“我看這位公子相貌非凡,以后必能成就一番事業。我有一女,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端莊寡言,還沒有許配人家,想麻煩住持擔當大媒,讓小女和這位公子結為秦晉之好。”住持恭敬地說道:“老爺的吩咐,貧僧沒有不從的道理。明天早晨請柴公子來見老爺,老爺看他的談吐就知道了。”唐公高興地說道:“那太好了!”唐公回到了禪堂,五空也辭別而去。
第二天天剛亮,五空和尚心里有事,急忙爬了起來,穿上衣服洗洗臉,就向柴紹的書房里走去。公子說道:“長老好久都沒來這里了。”五空笑著說道:“貧僧這幾天陪侍唐公李爺爺,怠慢了公子。”柴公子問道:“唐公為什么來到這里?”住持說:“李老爺奉當今圣上之命回老家太原,八月十五來到這里,因為夫人分娩,所以就暫時住了下來,等夫人滿月以后才能啟程。”公子又問道:“我聽說唐公是個賢德之人,果真是這樣嗎?”住持說道:“貧僧見過很多當官的,從來沒有見過像李老爺這么好的人。因為夫人在這里生產了,先發十兩銀子買香在各殿里焚燒,去除血光污穢,又答應捐給一萬兩銀子,重修廟宇,再整山門。昨天中午,唐公到貧僧住的地方喝茶,看見了公子寫的對聯,贊不絕口;晚上唐公和貧僧在月下散步,聽見公子讀書,還來到窗外看了公子一會。”公子急忙問道:“是什么時候?”住持說道:“是公子看完書,拔劍起舞的時候。”公子說道:“那時候已經有一更天了。”住持說道:“是有一更天了。”
公子又問道:“唐公說什么沒有?”住持笑著說道:“貧僧特來給公子報喜。”公子不解的問道:“什么喜事?”住持說道:“李老爺有一位郡主,年方一十六歲,端莊寡言,還沒有許配人家。李老爺讓貧僧做大媒,情愿讓郡主和公子結為秦晉之好。”公子笑著說道:“婚姻是人生大事,不是可以隨便談論的,但是我久仰李將軍的大名,如果在他的門下,能夠經常請教,也是一件美事。”住持說道:“現在李老爺想見公子一面,就請公子到佛殿上見他一面怎么樣?”公子說道:“他是個德高望重的長者,我怎么好意思輕易去求見?等明天我準備一份禮物,再去拜見吧。”住持說道:“公子不必如此多禮,就讓貧僧陪你一起去吧。”公子說道:“既然這樣我就和你一起去吧。”公子換了外衣,跟著住持來到佛殿,拜見了唐公。唐公仔細打量了一下,果然一表人才,只見他眉清目秀,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唇紅齒白,神情爽朗,氣宇宣揚,龍行虎步。
唐公要以賓客之禮對待公子,柴邵再三謙讓,最后以師生之禮坐下了。唐公問他的家世,柴邵娓娓道來,條理清晰,唐公非常高興。喝了茶以后柴邵走了,唐公來到夫人的房間跟她說了這事。夫人說道:“這位公子雖然你我都同意了,但是婚姻是百年大事,必須和女兒說一下才好。”唐公說道:“自古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女孩子家怎么能夠做主?”夫人說道:“這樣不好,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我這閨女跟平常人家的閨女不一樣,我看她平時很有見識。我現在去跟她說明白,看看她是什么意思,她如果不說話,說明心里愿意,如果閨女有點勉強,就再等等,到太原以后再說。”唐公說道:“就聽夫人的吧,你去問問他,我到外面去。”說完,唐公走了出去。
夫人來到閨女的房間,閨女起來接住了。夫人把唐公要招柴公子為婿的話仔細地跟閨女說了一遍,閨女停了一會,很嚴肅地說道:“母親在上,這個事本不應該女兒多嘴,只是婚姻大事,榮辱相關,如果太草率,后悔都來不及。現在根據父親說的,柴公子相貌是好的,也很有才華,但是現在的世道光有才貌還不夠,如果遇到災難,他只知道咬文嚼字,坐以待斃,又有什么用呢?”夫人接著說道:“你父親說了,公子的劍舞得很好,在月下看他,就像白雪一團,滾上滾下,估計他有些本領。”閨女聽了以后微微一笑,說道:“既然這樣,讓孩兒再考慮考慮,暫且不要答應他,等過兩天再說怎么樣?”夫人只好回去跟唐公說了。
夫人走了以后,郡主左思右想,想親自偷偷地去看公子一面,又覺得這樣不好,如果不去看看,又不放心,心里猶豫不決。這時候郡主的保姆走了過來,說道:“剛才夫人說的話,郡主想好了沒有?”君主說:“我正在想。”保姆說道:“這有什么難的,只要如此如此,讓他出來較量一下才能看明白。”郡主聽了非常高興,點都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