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鏡子出現(xiàn)(3)
- 邪皇憐愛妃
- 綠溶
- 1365字
- 2010-10-13 10:43:33
“出這個主意的不是奴才,是小雨姑娘說,公主對李侍衛(wèi)恩寵有加,要殺殺他的銳氣,公主饒命啊。”
“我對李侍衛(wèi)恩寵一些,你們就要致人死地嗎?把小雨給我叫來,我道要問問,我對她如同姐妹了這么久,為什么沒有人去改她管的賬冊。”見我變了顏色,周圍的下人都,跪在那里瑟瑟發(fā)抖。
“啟稟公主,我想小雨姑娘也是一念之差,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還請公主息怒。我們這些人有幸進宮服侍公主,是我們作為大隋子民的榮幸。熟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想只要互相體諒,還是相處的來的。”李世民大義凜然的說。
“世民,那這件事情你就不想追究了嗎?他們是想置你于死地啊。”我試探著問。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只要在活著的時候問心無愧,那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李世民躬身答道。
此時我看到,小喜子,和小雨都跪在那里默默垂淚。我心下了然,我宮中的這些奴才此刻都被李世民的豁達心胸所收買了。李世民不愧是千古一帝,文韜武略都遜于人,又有如此心胸,真的是很難得。
至此之后,李世民在宮中的人脈飆升,為眾婢女侍衛(wèi)所倚重。然而他的不茍言笑也使人很感覺很難親近,不似千葉那般開朗明快。兩年的時間過去了,李世民已經(jīng)又一名少年成長為英姿勃發(fā)的青年,而且我也成長為亭亭玉立的少女。兩年來我們朝夕相伴,形影不離。我對他的信任程度已經(jīng)逐漸超過千葉,只是自己還不覺察而已。而李世民對我仍然是畢恭畢敬,從不恃寵而驕,看似我對他唯一的恩典就是他的妻子可以自由出入宮廷。然而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長孫芙兒每次來宮里都是為了陪伴我,而不肯越雷池一步,所以我一直戲言“你們兩口子都是木頭疙瘩。”有一次我悄悄問長孫,你都十七歲了,難道和李世民還沒擦出火花?沒想到長孫告訴我她現(xiàn)在還是女兒身,李世民民心里已經(jīng)又人了,再也容不下第二個。聽了長孫的話我真的為她感到悲哀。就是將來貴為一國之母又怎么樣,自己的丈夫的心不在自己的身上,要那個個虛名有什么用。至于我這個穿來大隋的現(xiàn)代女孩藍可兒,看著隋朝一天天的衰弱下去,想著將來國破家亡的的那一刻,怎不肝腸寸斷。
但是此刻李世民和長孫芙兒親戚的像我的左右手,這使我的心里稍微感到一絲安慰,也許將來我可以依傍他們。但是作為現(xiàn)代女孩,我知道女人總是要自立的,為了將來能更好的生活,我每日仍然勤練武功,學習各種刺繡和計謀。因為我有素描的功底,所以刺繡學起來更是事半功倍。而我的父親楊廣則為我請來各種名師來滿足我的求知欲望,大臣們都是說皇上把我當兒子栽培。
這日,盈月宮新進來一批小學童,也就是侍讀。年齡都在十四五歲之間。我看名冊的時候,有一個名字越入了我的眼簾。魏征。不知道此魏征是不是彼魏征。
“公主有命,傳魏征覲見。”被我叫來的少年唇紅齒白。“哇,賈寶玉。”我的心里笑道。來者像極了現(xiàn)代《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
“你是魏征?”我笑問,其實我心里想問你就是當唐太宗鏡子的那個魏征?當然我是不可能這么問的。
“奴才魏征叩見公主。”魏征行禮道。為了試試他的膽量,我問了他一個有些敏感的問題:“何為為君之道?”我身邊的小太監(jiān)聽我問了這個問題一個勁的給我使眼色。我不明白所以然,也沒理他。
只聽魏征慷慨陳詞道:“孔子云:民貴君輕,君主是船,而百姓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哦,”我聽的滿有興致,這句話的出處原來在這里。“你的意思是為君的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想起范仲淹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