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靈山九華
- 暗器之皇
- 江湖夜語
- 2221字
- 2009-09-27 19:52:02
唐缺看到鐵翎的笑容,心頭不禁一跳,說不出是一種什么樣奇怪的感覺。這個時候,兩個小小的身影跑進了禪房,一左一右抱住了唐缺的腿。
眾人望去,都不由得失笑起來,原來抱住唐缺的正是他救下的兩個小女孩兒,兩個小丫頭穿著一身改小的灰色僧衣,不倫不類。小臉倒都是粉妝玉琢十分可愛,正抬著頭望著唐缺滿臉孺慕之色。
唐缺看到兩個小丫頭,心中又愛又憐,為了這兩個小小生命,他可說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心里自然生出親近之意。當下彎腰分別捏了捏兩小的可愛臉蛋,微笑道:“怎么這般早便起來了?”左邊的女孩兒眨著大眼睛奶聲奶氣道:“叔叔,和尚叔叔說你要走了,是嗎?”右邊一個把一根手指頭放進嘴里吸吮著,眼睛滴溜溜轉著,不言聲只是點頭。唐缺笑道:“是啊,叔叔生病了要去看醫生。”先說話的女孩兒眼中蒙上一層霧氣:“叔叔不管我們了嗎?我們好可憐,阿爹要吃我們,現下叔叔也不要我們了……”另一個女孩兒也是泫然欲泣,眼巴巴的拉著唐缺的衣角。
唐缺見兩個女孩兒低著頭一滴滴眼淚落在腳前,心里不禁凄然,蹲下身子抱住兩個孩子溫言道:“叔叔不會不管你們的,叔叔要去看病,還有事情要辦,路上危險不能帶著你們,但是叔叔會把你們安排好,等叔叔辦事回來,給你們買好漂亮好漂亮的糖人兒好不好?”
兩個女孩兒這些天來何曾被人這般溫柔安慰過,都摟住唐缺脖子放聲大哭,小心靈里積累的害怕恐懼在這一刻盡情從哭聲里發泄出來。房中眾人都是面露慘然之色,鐵翎更是淚痕滿面。
那先說話的女孩兒哭道:“我們不要糖人兒,我們要叔叔,叔叔,你別丟下我們好不好?嗚嗚……”另一孩子也是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只是緊緊摟著唐缺不肯松手。
唐缺心里何嘗舍得兩個孩子,但卻無計可施,最后還是鐵翎和那中年丐者上前解勸,誰知道兩個孩子對鐵翎印象簡直差到了極處,扭動著小身子死活不讓鐵翎接觸,倒把個鐵翎弄得臉上陣紅陣白,卻不好發作。
到了最后,唐缺被兩個孩子纏的無法,只好讓鐵翎點了她們睡穴交給那中年丐者,這中年丐者便是丐幫蕪湖分舵舵主張志,武功高強,為人俠義。他聽鐵翎說了唐缺的故事,對眼前這少年公子敬佩之極,滿口承諾道:“便不是小公……公子的交代,沖著唐少俠這一份俠義心腸,我丐幫也是義不容辭,唐少俠只管放心,但有我蕪湖分舵一人有食,便不會餓著兩個小姑娘,有一人有衣,便不會凍著她們!”
唐缺再三謝過了,便和大悲大嗔兩位僧人準備上路,正要告別,鐵翎卻咬著嘴唇道:“我也要去!”唐缺一楞:“鐵兄弟,你去干什么?”鐵翎道:“你的傷是因我而起,不親眼看到你傷勢痊愈,我總是不能放心,再說你現在等于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我可以保護你啊。”唐缺失笑道:“有大悲大嗔兩位大師一路陪伴,哪里會有什么危險,你要看我傷勢痊愈,我治好傷便回蕪湖,一來看看這兩個孩子,二來讓你放心便了。也不用跟著我們跋山涉水去辛苦啊!”
鐵翎漲紅了臉道:“我不管,我便是要隨你去!”唐缺心里見他胡攪蠻纏,心里剛有些不愉,忽然看到他臉上淚痕和紅腫的眼眶,心不由就軟了。望了一眼大悲禪師,禪師卻笑道:“老衲和師弟年紀都大了,早不如年輕時身手啦,有鐵小施主一路倒是安全許多,呵呵。”大嗔和尚兩眼一翻:“師兄,灑家的功力卻沒退步……”一句話沒說完便被大悲禪師狠狠一眼瞪得掩住了嘴,卻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哪里說錯了話?
鐵翎聽了禪師的話不由破涕為笑,忽看到禪師怪異的眼光不由臉上一紅,唐缺卻沒注意,只顧攤手苦笑道:“既是大師如此說,那便辛苦鐵兄弟了。”鐵翎用袖子抹了一把臉,也不說話只是喜笑顏開。
目送四人上路,那丐幫分舵主張志搖搖頭,帶著兩個孩子回到分舵駐地,想想還是修書一封,綁在了信鴿腿上,大手松處鴿子飛起,看飛行方向,正是丐幫總舵所在洞庭湖中的君山。
九華山,位于安徽池州青陽縣境內,原名九子山,卻是因唐代詩仙李白詩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而得名,謫仙人有詩句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于此臥云松。’九華山因李白而得名,也因李白而名播海內,有‘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之說。唐缺最崇拜謫仙人,九華山是他少年夢中久思之地,這次雖是為了求醫,卻也算了了一樁心愿。
九華山有‘蓮花佛國’之稱,是大愿地藏菩薩道場,和普陀山,峨眉山,五臺山并稱四大佛教名山。香火之鼎盛,實是海內罕有,更有一樁他山未有之奇,那便是肉身菩薩。
肉身菩薩之說始自唐玄宗開元年間,有新羅國王族金喬覺,經南陵蕪湖登九華,于山中苦修。當時九華山屬當地一世家大族所有,金喬覺尋那閔員外求一袈裟之地,那閔員外倒是個善信的人,想一袈裟之地能算的什么,便是幾畝幾頃地也施舍了,當下閔員外滿口子答應,誰知道金喬覺一展袈裟,竟是遮天蔽日,將整個九華山都給蓋了進去。
閔員外見到這般奇跡,又是驚訝又是嘆服,當即翻身下拜,情愿將整座九華山獻入佛門,同時出資為金喬覺等僧人建造寺廟。更讓自己兒子拜金喬覺為師,自己隨后也皈依三寶,留下一段佳話。
那金喬覺后來大開方便之門,廣收門徒,道場中弟子眾多,甚至有新羅國慕名渡海而來的。金喬覺九十九歲高齡坐化而去,肉身置于函中歷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又因為他形貌和佛經中的地藏菩薩十分相似,弟子信徒都認定他是地藏菩薩轉世,建石塔將肉身供奉其中。稱為金地藏。
唐缺四人上了九華山,一路看不盡的秀美景色,又有大悲禪師講述佛門傳說,真是心曠神怡,上山第一目標,便是去那神光嶺肉身寶殿瞻仰菩薩肉身,同時也要尋找大悲禪師那位年過百歲的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