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連番昏著
- 暗器之皇
- 江湖夜語
- 2084字
- 2010-03-27 23:02:47
王振下令大軍班師回朝,雖說虎頭蛇尾貽笑大方,但當時二十萬大明軍隊剛到大同不久,也先不知明軍虛實,只在遠處窺視明軍動靜,一時也不敢貿然進攻,如果真的就此撤軍,倒也不會有什么損失,只是于國威有損而已。
也正是因為如此,鄺埜等大臣雖然暗自搖頭,卻也沒有違拗于他,朱祁鎮對王振言聽計從,更是毫無意見,對這位自小居住深宮的天子來說,率領二十萬大軍出行一番,已經是人生難得的新奇體驗,正在興奮頭上,哪里想過許多?
平心而論,王振對朱祁鎮是有著十分真摯的感情的,這個人雖然是皇帝,但也同時是他的學生,是他的夢想之寄托。因此王振特意命楚鐵衣和天生和尚二人護衛朱祁鎮。
天生和尚欣然領命,楚鐵衣雖然不齒王振為人,但他想到仁宣二帝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嘆了口氣,仍是挑起了護衛皇帝的重擔,他的大弟子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和王振一黨,此次留守京師,二弟子護衛將軍樊忠性情耿直,這次也在軍中。
快意堂被周云逸一場大鬧,可謂是丟盡了臉面,周云逸雖然孤身一人,但武功之高楚鐵衣只能以嘆為觀止來形容,這倒罷了,就是武功再高的人,也不可能一人之力挑了整個快意堂,可周云逸根本不按江湖規矩行事,倏忽而來倏忽而去,每次都是擊殺一兩人便飄然離開,快意堂高層想盡了辦法,終于有一次設下埋伏將他圍困,結果卻是在數百人圍困中周云逸仍然迅雷不及掩耳的擊殺了目標,殺出重圍遁走,竟然攔他不住。
無奈之下總堂主花漫天只好孤身一人約見周云逸,那一晚這兩位當世人杰見面說了些什么,沒有人知道。楚鐵衣只知道花漫天回來之后臉色極差,下令將快意堂人馬全部撤回京師之后,便不知所蹤,從此渺無音訊。
王振雖然貪贓枉法把持朝政,但就楚鐵衣個人而言,對他此次主站還是欣賞的,只是覺得皇帝親征未免兒戲,不過他不懂兵事,想起昔年成祖時天子親征簡直是家常便飯,倒也沒有深思。
但是現在王振突然下令大軍班師,卻讓這位楚大堂主火冒三丈,他身份超然,當下也管不了許多,直接便到中軍質問王振。
“王公公,大軍遠到,一仗未接便就此班師,你莫非是開玩笑么?”楚鐵衣聲如洪鐘,須發皆張,氣勢奪人。
誠所謂居移氣養移體,王振被還沒見到的瓦剌軍嚇得魂不附體,面對這威震天下的大高手卻是沉著的很,眼皮抬也不抬,淡淡道:“楚老大人,大軍班師是皇上的意思。您直接問皇上去。”
一句話把楚鐵衣給噎得不清,誰不知道皇帝現在幾乎不管事,事事都是你王振做主?楚鐵衣強壓怒氣道:“王公公,二十萬大軍出征非同小可,貿然班師大大于國威有損,您要三思啊。”
“皇上的意思,小小瓦剌兵少將寡,咱們大明朝出動大軍,那是殺雞焉用牛刀,再說大軍出戰花的銀子不少,百姓的負擔也重了些,既然到了大同,讓瓦剌見識到咱們大明的軍力也就行了,沒必要真打,上天有好生之德,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
王振慢悠悠的說著,啜了一口杯中香茶,也不看目瞪口呆的楚鐵衣,悠悠的道:“老大人,您身上擔負著保護皇上的重任,最好是別離開皇上御駕太久,您說是吧。”
楚鐵衣悶哼一聲,強壓住一掌拍死眼前這陰陽怪氣的閹人的沖動,袍袖重重一甩,拂袖而去。他的弟子樊忠一看恩師面色難看之極,對王振怒目而視,鼻子里怒哼一聲,便尾隨著去了。
王振翻翻眼睛,心道這老兒好不曉事,想想一勇之夫無關大局,搖了搖頭,計劃起心中的大計起來。
王振原籍山西蔚縣,正屬大同管轄,如今反正大軍也是要班師,他心中便有了個想法。
俗話說,富貴無人相問猶如衣錦夜行。王振的想法便是請皇帝到自己的家鄉看一看。
朱祁鎮聽了王振的話十分高興:“既然王先生的家鄉便在左近,朕自然要去看看的。”全沒想到他一去,這二十萬大軍可也得要跟著去!
站在一旁的王振矜持的笑了,昔年他只不過是一個窮學官又犯了法,在同僚親友面前受盡白眼,而今他卻是手握重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如此風光,不在家鄉人面前炫耀一番,又有何滋味?
王振的命令傳達到兵部尚書鄺埜耳中,鄺埜搖了搖頭,對苦笑不已的英國公張輔道:“這是否也算歪打正著?”
張輔當年曾征戰安南,深通軍事,聞言點頭道:“大軍班師,蔚縣是從紫荊關到京城的必經之路,若是如此路線,倒也足可平安到達京城。”
可惜的是,這兩位高興得太早了一點,正統十四年八月三日,大軍班師,行軍僅僅五十里,王振便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命令所有部隊立刻轉向,回到大同,按照大軍從京城出發到大同的路線,由居庸關回歸京城。
這道命令下達的時候,二十萬明軍已經連續奔波了十余日,極其疲憊又沒得到休整,如果按照王振的前一道命令,經蔚縣回京,雖然勞累,但卻很快就能抵達京師,而可確保安全。
但這后一道命令,卻是繞了一個大大的遠路!
鄺埜焦急萬分,立刻前去尋王振理論,但王振對他的忠告置之不理,當真朱祁鎮的面振振有詞:“此時秋收在即,大軍路過蔚縣,定然會踐踏莊稼,民何以堪?因此下令大軍轉向,以免擾民,正是體現了吾皇的仁義愛民之心啊!”
鄺埜看著面帶微笑連連點頭的朱祁鎮,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發黑,他再也堅持不住,一步步倒退著走出了皇帝的龍帳,望著一張張沉默著臉上流淌著汗水的疲憊面孔,鄺埜仰天長嘆。
王振竟然會如此的愛民么,他的這番作態騙得了朱祁鎮卻騙不過大臣們的眼睛,‘蔚縣之田地,十之八九屬振。’這才是王振下令大軍轉向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