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武林(下)
- 劍志長空
- 金君燮
- 2057字
- 2016-08-31 16:13:47
儀鳳三年正月初,蜀地武林聯盟劍南城布告天下,將組織二百名城盟弟子,由盟主易然親自帶隊,從西南方向支援朝廷收復吐谷渾的戰爭。
幾乎是在同一天,在中原地區已經臭名昭著的紅道教竟然也令人意外地布告天下,將派出一百人規模的團隊支援前線。
劍南城,并非是一座城池,而是川蜀一帶的江湖勢力盟會。劍南城的盟主名叫易然,出身于川蜀易家。劍南城由益州的武學世家易家、漢州的道統幫派白狐壇、嘉州的游俠幫會渡水寒和劍南節度使府四大勢力組成。易然是易家的家主,劍法超絕,暗器手法更是讓人聞風喪膽,江湖傳聞“易然一顰,飛白人無。”因此易然還有一個江湖名號,易飛白。
白狐壇是一個道教組織,壇主吳觀瀾師承天師袁天罡。袁天罡仙逝后,吳觀瀾為了紀念恩師,便以袁天罡最愛的雪狐為寓意,在漢州建立了白狐壇傳道授武。
渡水寒是一個江湖幫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游俠兒,因此渡水寒的組織結構也不像其他門派世家那般嚴密。其魁首乃是鼎鼎大名的“陵江大俠”王徽。
劍南節度使東方慕白是劍南道的軍政長官,東方慕白此人嗜武如命,且聰明絕頂。在當上劍南節度使以后,他發現川蜀武林爭斗激烈,不利于穩定,便以武者的身份拜會川蜀武學各路,以武會友,以德服人,并致力于化解川蜀武林的恩恩怨怨,倡導川蜀武學聯合起來組成一個盟會,以此來團結地方江湖組織,保境安民。于是,劍南城盟會就這么成立了。
但是由于東方慕白的身份是朝廷的節度使,所以不方便也不可能擔任這個盟主,而且他本就不是川蜀人士,雖然一手建立了劍南城,但是這個盟主還是本地人來當才更有利于凝聚起這個松散的聯盟。于是川蜀武林公推了德高望重且武功高強的易家家主易然來當這個盟主。而劍南節度使東方慕白則抽身事外,不理盟中事務,只是在盟會總舵派遣了一名節度使府長史做顧問。劍南城的總舵位于益州,此外漢州、嘉州、瀘州、曲州、會州等地也各有大大小小的分舵。
此次劍南城能夠派遣二百人的隊伍支援朝廷,也是東方慕白授意的。
比起劍南城,紅道教的支援布告就讓人有些懷疑其居心不良了。紅道教創立初期在中原的名聲還不錯,但是自從蕭恨當上教主后開始為非作歹,紅道教的名聲就此一落千丈。不過紅道教和朝廷以及各地方衙門關系處理得當,因此才沒有遭到朝廷的制裁。
此次紅道教的一百人支援團隊由圣女曼珠奴日帶隊,跟隨第一批朝廷的應詔隊伍前往河湟地區。
武皇后也沒有想到一向對朝廷嗤之以鼻的武林,竟然會如此積極地支援對吐蕃的戰事。她在得知李青云也將親自前來的消息后,立即召見了李斯年。
紫宸殿。
此時的李斯年還不知道自己的父親要來長安。武媚娘屏退了左右宦官侍衛,然后對李斯年說道:“斯年,你可知道誰要來了?”
李斯年被武媚娘給問懵了,誰要來?他搖了搖頭,道:“請媚娘姐姐明示。”
“你真的不知道?”武媚娘有些訝異地看著李斯年,然后笑了笑,道:“我還以為你已經知道了呢!怎么?云陽宮事先沒派人通知你嗎?”
李斯年此時已是一頭霧水,他心想,這跟云陽宮又有什么關系?他疑惑地望著武媚娘,道:“媚娘姐姐,我真的不知道。到底誰要來?”
武媚娘“咯咯”一笑,道:“你父親他要來了!”
“啊?他來干什么?”李斯年不解地說道。
“云陽宮在半個月前發出布告,由你的父親帶領一支九人的隊伍應詔支援吐蕃。你不知道,你們云陽宮一發出布告,整個武林紛紛響應,真是讓我大感意外啊!”武媚娘一臉興奮地說道。
李斯年也覺得十分意外,接著他開始有些擔心。當初他離開云陽宮,來京師出仕就是為了遠離親友,以免帶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現在父親帶隊親來,而且還是要參加這次對吐蕃的戰事,這讓李斯年心中十分不安。
見到李斯年一臉嚴肅,武媚娘不禁有些好奇地問道:“怎么?你不開心嗎?”
李斯年勉強地擠出笑容,道:“沒有,只是覺得有些意外。”
“是啊。我剛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是感到十分意外。不過這樣也好,據前線傳來的消息稱,吐蕃論欽陵手下也有眾多武功高手,他們給我大唐邊軍帶來了不少的麻煩。現在我大唐邊軍也有了義士俠客們的協助,就不怕那些吐蕃高手了。”
論欽陵乃是吐蕃攝政大臣,在吐蕃語中“論”是宰相的意思。論欽陵全名葛爾欽陵贊卓,其父乃是上一任攝政大臣祿東贊。祿東贊曾經赴唐為松贊干布求親,遂有文成公主西嫁吐蕃贊普(國王)之盛事。祿東贊逝世后,論欽陵接替父親的職位,繼續把持著吐蕃的政權。此人政治素養極高,軍事才華卓著,吐蕃在他攝政期間發展到了歷史巔峰時期。
論欽陵手下高手如云,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有突厥人,有回鶻人,有南詔人,甚至還有天竺人、大食人等。這些高手有的是論欽陵的護衛,有的是領兵的將軍,有的則是專門負責刺探情報,執行暗殺的刺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些刺客們。
論欽陵手下有一名來自大食的高手名叫法哈勒,此人精通刺客之道。論欽陵因此也專門組建了一個名為“朝圣使”的暗殺組織,法哈勒就是“朝圣使”的負責人。
此外,吐蕃武林也是高手如云,吐蕃的第一高手,國師吉多貢布出身于貴族世家,年少時曾在天竺那爛陀寺修行,后來回到了吐蕃后出任白瑪寺法王。由于天竺語的“那爛陀”和吐蕃語的“白瑪”都是“蓮花”的意思,所以漢人時常將白瑪寺稱之為東那爛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