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痛苦的決定
- 打碗碗花
- 柒水河
- 2876字
- 2016-07-23 10:34:05
永春和小蘭回到村里已經晚上八點半了,天也差不多快黑了,他倆告別各自回家不提。
永春回到家,撂下鐵锨后,便一屁股坐在院子的臺階上。他心煩意亂,沒有多少胃口,就胡亂地喝了一碗小米稀飯。早早地和衣躺在炕上。他今天澆了一下午地,已經疲憊不堪,加上最近天熱,躺在炕上,輾轉反側,久久無法入睡。于是他索性把涼席搬到他家的平房上,反正也睡不著,躺在平房上倒能涼快些。
夜慢慢地深了,大多數人家都已經熄燈休息。夜闌人靜更漏響——蛐蛐(蟋蟀)的鳴叫越來越清晰,它們始終都在無聊得唱著同一首歌;幼小而囂張的蚊子哼著嗡嗡的小曲繞著永春飛來飛去,時不時伺機偷襲一把,享用一下甜美的“夜宵”。
永春躺在平房上,惆悵若失地張望著浩瀚的星空:北斗七星就如同七顆明亮的寶石一樣,依然鑲嵌在那個固定的方位。此時此景,他的思緒慢慢地回到了過去。
小時候永春跟小蘭同一個班,學習成績不是他第一,就是小蘭第一,他們都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
可是不幸的是,在永春十二歲那年,父親騎車到貞元買菜出了車禍早早離世。父親是山,是撐起整個家的擎天柱。父親出了車禍后,永春家的天塌了,媽媽一夜之間頭發花白,弟弟永生才不到兩歲,還沒有斷奶。事故當天,不懂事的永生早早甜蜜地進入了夢鄉,而永春跟媽媽抱在一起差不多哭了一個晚上。但是媽媽很快就從悲痛中挺了過來,她用手帕擦干了永春臉上的淚水,不緊不慢地對永春說:“你大(dá,陜西關中方言,即“爸爸”)歿了,咋家現在已經成了這個樣子,哭也沒啥用。不哭,不用怕,有媽在呢,媽還年輕著呢,有的是力氣養活你兄弟兩個。”
永春父親下葬后,永春就想輟學了。
有一天,他看見屋檐下有幾只幼燕張開嫩黃的小嘴嘰嘰喳喳、嗷嗷待哺等著鳥爸鳥媽喂食時,他就咬了咬牙,下定決心不再去上學了。于是他跟媽媽說:“媽,我已經想好咧,明兒個不去上學咧,我已經十二歲咧,我要幫你掙錢養家養弟弟,你不是經常給我說,男長十二奪父志嗎。今后我要接過我大的擔子,撐起咱家的這片天,等弟弟長大了,讓他好好念書,將來有了出息,日子也會好過的。”媽媽知道永春從小就很懂事、很爭氣,學習很用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如果不上學,那真是太可惜了!所以一開始媽媽極力反對。但永春說,媽,永生還小,你既要起早貪黑做飯、干活,又要照看弟弟,這樣你會累垮的,我怎么忍心看著你受這般勞累,再說弟弟還小,要需要好好照看,千萬馬虎不得,也不敢有個閃失。媽聽了永春的話,眼里再次噙滿了淚水,她一把把永春攬進懷里。她一邊用手撫摸著永春的頭,一邊說不上學太委屈了他的話。
就這樣,永春痛苦而堅決地告別了他那經常充滿朗朗讀書聲的校園,那是他多么想呆的地方啊!哪里有小蘭,也有其他同學,那里能學到改變命運的知識,也充滿無數的樂趣。
記得小時候上一年級的頭一天,學校發了彩色的新課本,那新課本散發出的書香都讓他無比的陶醉。每次剛開學發了新書,他都會把鼻尖湊近書面,甚至把整個臉都埋到書頁里,然后深呼吸,細細地品位著那久違的“書香”.....從此以后,他再不能跟小蘭一起上學放學、一起做作業了,也不能天天握著筆桿子,像其他同學一樣坐在教室里學習了。想著想著,淚水便不知不覺充滿了永春的雙眸。
這是多么痛苦的決定啊!
小蘭得知永春輟學的消息后,很是體諒他的難處。盡管她力勸他不要輕易放棄讀書,畢竟在當時,農村的娃要想有點出息,只能好好讀書,但是永春依然“吃了秤砣,鐵了心”,婉謝了小蘭的勸告,毅然放棄了繼續上學,選擇了回家務農、種菜、買菜。
生活啊!生活!你是多么的不公平!在你猝不及防的時候,給你當頭一悶棍,硬生生了改變了人生的軌跡,打斷了人們追求夢想的翅膀!
輟學以后,永春就象個大人一樣,不是出沒在地里,就是拉著架子車或者騎著自行車駝兩個菜筐,走街串巷地喊著買菜。當永春特別累的時候,就會想到父親,他多么希望父親就在身邊啊!雖然有時候會傷心流淚,但他并沒有因此而頹廢,他肩負著家里生計的擔子,他要勇敢堅強地他這個擔子挑起來,一門心思想辦法把日子過好。
小蘭節假日做完作業,如果有空的話,就幫永春一起去買菜。他們肚子饑了,就啃幾口家里帶來的夾點菜或油潑辣子的蒸饃,渴了就喝自己隨身攜帶的涼水,或者碰到有人澆地,就在機井處的出水管飽飲一頓清冽似甘泉的深井水。他們一起買菜,說說笑笑,似乎這不是在干活,而是像小時候過家家一樣在玩耍,留下一路的歡聲笑語......
那時候生活相當清苦,麥子不夠吃,就吃用玉米做的饃,當地人俗稱“玉米杠子”。之所以這么叫,是因為玉米饃比起麥饃要生硬得多,做熟的玉米饃冷卻后,如果不切成小段,拿起來真得可以當根棍子使喚。玉米饃口感也要麥饃差很多,為了好充饑下咽,永春媽就在和玉米粉的時候加些糖精。為了省吃儉用供弟弟念書,一家人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使喚。
弟弟永生也很懂事,把撿來的和從其他小朋友手里通過打三角(在當時是一種小朋友都很喜歡的游戲)贏來的煙盒紙整理成一疊,讓媽媽用針線封起來當草稿本用。放假了就跟小伙伴在山坡上挖柴胡、逮蝎子,一個暑假還能買五個元左右。
有一年大旱,漆水河幾乎干涸斷流,莊稼和菜的收成少得可憐,永春家的錢緊張得要命。永生到代銷店買本子,趁著人家轉身找零錢的時候偷偷多拿了一個本子。那時候一個本子才五分錢!他為了省著五分錢,就傻乎乎地干出了這樣的錯事。這事被媽媽知道了,媽媽跟永春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永生,并讓永生把偷來的本子還了回去并向人家道歉。你大一輩子厚厚道道,一直都教育你們要堂堂正正做人,你怎么能去偷別人家的東西呢?以后千萬不能再去做這些傻事,人再窮,也不能窮志!
永春在心里地還是最愛小蘭的。小蘭上大學走的頭一年,永春就去送小蘭。家里窮,也沒有啥禮品送給小蘭。走在通過自留地的土路上時,永春就在河渠邊上摘了一根葉莖上開出的兩個打碗碗花,隨手遞給了小蘭。小蘭紅著臉,手里輕輕地捏著花,一言不發,心里美滋滋的。
“這打碗碗花,你可得拿好,千萬不要弄碎了,要不然你吃飯的時候會把碗打碎的”,永春憨笑著對小蘭說。
“那當然,我會好好保存的”,小蘭調皮地回答到。
小蘭上了大學后,小蘭經常給永春哥寫信,永春也是來信必回。小蘭把每封信都保存下來,用厚厚的書把信壓平壓展,整整齊齊地疊放在一起,把它們像無價之寶一樣珍藏著。
要不是父親早早過世,永春現在也許也上了大學,如果是那樣的話,他就跟小蘭可以“肩并肩”,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門不當、戶不對的說法。
現在小蘭就快要畢業了,畢業后,她應該也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大學生,過城里人體面的生活。而不行該像他一樣,成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受苦受累。我不應該為了我自己的幸福,而犧牲了小蘭的幸福,如果那樣,我就太自私了。永春心里這樣想著,慢慢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自己現在年紀已經二十歲了,也到了該成家立業的時候了。大寨的她姨媽,都已經跟他媽提過好多次,說他村有一個女娃,雖然沒有念過幾年書,但人很勤快,心眼好,模樣也俊,配上永春再好不過了。永春想著,也許得考慮按照鄉俗,先跟人家女子見個面。想著想著,永春就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雖說好不容易睡著了,但一晚上都在做夢,夢里都是小蘭的影子:撲閃撲閃的睫毛,漂亮的黑葡萄眼睛,銀鈴般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