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天頌致用(下)
- 秦時明月之相公你好狠
- 尹愔許卿
- 2365字
- 2017-03-21 22:04:26
“所謂洪水、旱災,抑或災年、豐年,這無非是人類生活中的幾種自然現象。就像打雷,刮風,下雨,降雪一樣。或許自然災害的發生不能被瞬間阻止,但作為人類,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預防、賑濟等方式將災害的破壞力減到最低。若真有天災一說,那大家在災后不需做任何事,只需怨天尤人就對了唄!所以,我們不應該關注災異背后的‘寓意’,而是重視當時的客觀人事。”
我作輕松狀和張良對視一目,心中好似希望得到他的肯定。
“你......”
“別急!還沒說完呢!”
我忽而轉身,噎住云中君的話。移步與廳后方儒家眾弟子所坐之地:
“你們皆忘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行事準則了?”
不錯,方才對方言論的確讓我方弟子心中理念有所動搖。“穩定軍心”也是現下必須做的事。什么都能亂,眾人心中的氣場自不能亂!
“不曾忘記。”儒家弟子們幾乎同聲。
“那有無人聽過修仙,齊雨,觀星,平天下的?”
質疑升云,堂上眾弟子亦睜大了眼睛,互相而忘。自帶“好像真沒有”的感覺頻頻搖頭。
此時儒家三位當家也是面下藏笑。
星魂至怒:“依閣下所云,儒家理念能獨平天下,而我陰陽家反之?”
聞星魂開口,我心中乍然生出隱若忐忑,可再觀堂上眾人目光,我自不能怯懦!
為今日到此之目的,我必須博得那人的好感!
“星魂大人,恕我冒昧,我總覺得您字面理解能力有點問題,”故意摩挲下巴:“嗯,也或者是您耳朵不太好使,老說些人家根本沒有說過的話!”
“你說什么!”
“大人息怒,小女子只是想表明,若是真依'天命最高'而論,人定不可與天比擬。這倒也好,以后人們也不用那么累了!因今后想當官的不必考試,想豐收的不用插秧,想發財的不需干活,沒事去觀個星辰,看看自己有無這個命數。有了高枕無憂,無了轉個念想。反正跟天對著干也沒什么好結果。”我聳聳肩膀:
“既然事事都有輪回,件件有定數,大家也都不必強求,坐吃等死便好。”
言語一氣呵成讓眾人定目贊嘆,看著他們驚訝的表情,我知道,此次辯論我方已接近成功。現下就差張良那些個文人墨客的完美收尾了!
得到張良微笑肯定,我自偷樂回到座位之上。
然而星魂仍不甘心:
“人是會起一定作用,可所謂謀事雖在人,成事亦隨天。在座各位且都知,自混沌鴻蒙開天辟地之際,天、地、人得以立,萬物得以成。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耐人類生存根本。鯀矱洪水時帝何震怒?”
“自然是因其違反自然規律所導致。”云中君倒是是配合的很好。
“哼,水性為流,其怎想以阻流而治?壞了自然之性,才會引起天怒。最后天命降于禹,正是因為禹因勢利導以治水。所以說,天怒必至人怨!”
星魂驟停一刻,繼而冷嚴注目:
“以史為鑒,不順“五行”而行,就會如同鯀命,被天所棄!”
......
至此,伏念與顏路不約而視張良,可張良卻不緊不慢,自故淡然如常。
堂上馮劫倒是很想知道,這名將入皇室的女子會如何應答。
......
“你們的故事講完了?”我不屑挑眉。
哎,不就是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嘛!
“秦姑娘有何見解?”云中君傲然抬手與我。
“咳咳,”我也懶得起身:“本姑娘倒是覺得,這只是因為鯀矱沒有科學的知識積淀,也就是太笨了!再說大禹,這不是什么'天降命于禹',恰恰是'禹制天命而用'!”
“你!你這是胡攪蠻纏!”云中君憤然不悅。
“無所謂啦!”我揚手敷衍:“等于說了這么久,你們依舊肯定根據五行五命,天數、天命什么的已經把世間的一切都訂好了?”
“自然!”星魂依舊肯定。
“那人肯定不能改變天數咯?”
“肯定不能!”
“哦?”嘴角抬起,我自有妙計得逞之感覺:“原來從古到今,那些揚言解禍的算命術師都是些騙人的把戲呀!”
“這......”云中君乍然語塞。
他定已反應過來,我最開始提出的問題是為何所問!我就是要暗示他們,他們的言論會印證“奏請秦始皇祭天之事”乃是江湖術士騙人的把戲,是無用之功!
“大人肯定想夸我吧?其實不用夸我,這種淺顯的道理小蝶怎會聽不出來。”我面容堆笑,轉頭看向眾人:
“大家想想,既然天那么厲害,那所謂消災解難,豈不是與天對抗,豈不是自取滅亡嗎?這些狂言他們也敢說。真是不自量力!”
“非也……”
“我還沒說完呢!”強硬打斷其言語。我未有轉頭:“如果說單是用用法,擺擺陣什么的,就可以消天災的話,天也沒那么厲害嘛!”
視線回于星魂:“如果觀星就能得天命,先不說其他,眼下星魂大人的功力這么高,不知能否用五行天命作法算算......云中君大人何時斌天呢?”
“小蝶!”開口者自是伏念,他在警示我過激言辭。
我故作打嘴:“哦!說錯話了!失禮失禮。”
“你這丫頭,簡直無禮至極!”云中君漲紅著臉,責難道。
“大人務要錯怪小蝶......”
(這個臭張良,終于開口了!)
“小蝶乃是想表明一點:通過努力,人類是可以掌握自然界之運行規律的!”
緩而慢道:“古言云: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災異不足畏懼。所以,天命不是眾道所尋,災禍亦不能全歸于人。”
“子房說的太對了,讀過書的人思想見解就是不一樣!”我故作大聲,心中卻在偷笑。
張良勾起嘴角,卻一副談定從容之貌:“其實,天災比不上人禍可怕!所謂'錯天而思人'!如果人整天沉溺于對天的思慕,那才真的稱之為可怕!”
“好!”馮劫露出賞識之目光:“好一個錯天而思人!”
眾人皆向堂上視去......
“公子聽了這么多,作何感想呢?”馮劫善面請教于胡亥。
“本公子對這些沒興趣!你若有話,自言便是。”
“是,”馮劫應聲,思中輕撫胡須:“兩方嘉言妙語讓老夫大開眼界,其實'天人合一'也未嘗不可。”
“大人英明。”張良率先回道。
星魂與云中君也相接答認。
“沒有天之道,則無陽光雨露,沒有人之靈,無法觀物察理。我等與上天都是世間萬物的組成部分,天為正罡,人為萬靈,缺一不可。兩者之間協調平衡、和諧相處才是正道。”
“大人明理,良受教了。”
......
果不其然,最后是個模棱兩可的結果,不過就辯論而言,誰勝誰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見辯論基本已經結束,我故帶一笑,站起身來......
折騰了這么久,也該做些正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