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鬧上刑部(上)
- 玄天道主
- 澤雷君
- 2138字
- 2016-08-21 08:00:00
幾經(jīng)周折,馮道臺的告老奏折終于進宮,轉交到了內閣。
西夏的內閣不同于前朝,其內不光有文官,還有武官。
帝昊登基以后,所用朝臣也盡皆是自己人。
入內閣的大臣都是朝廷肱骨,是每個部門的長官,例如六部尚書,御史臺,翰林院大學士等。
神武寺作為一個特殊機構,寺卿沒有資格進入內閣,不過卻并不失寵,權力獨大。
國公府更為特殊,故而國公也沒資格進入內閣。
除此之外,五軍大將軍倒是位列內閣之內,不過除了皇甫振宗之外,其余四位都沒什么時間回京。
如今西夏王朝看似穩(wěn)固,實際上卻是動輒就會分崩離析。
五軍大多都是祖祖輩輩的戍邊將士,只管守好自己這一方疆土不被外族所侵便可,哪里愿意去管朝堂之事。
事實上,西夏建國以來已有數(shù)千年歲月,當初最早一批駐守邊關的將士都已經(jīng)在邊疆安了家,舉族遷移。
馮道臺的告老奏折送到內閣之時,在閣內輪值的不巧正是戶部尚書岳文章。
說起這岳尚書,他不是別人,正是上京城“四大公子”之一岳公子的親祖父。
干瘦老頭年齡已有七旬,須發(fā)都已花白,卻是整理的一絲不茍,眸光精神抖擻,干練十足。
自從攆走了展雄飛,他終于有了出頭之日,四年以來,他越活越年輕,越活越有干勁。
“馮道臺告老?”
見奏折來自京畿道臺,上面還扣了一個加急字樣,岳文章不敢大意,正襟危坐細細審閱過后,眉頭微蹙,略有詫異。
朝堂中誰都知道那馮老頭是個沒什么官命的官迷,本身乃是前朝老臣,帝昊登基之時被提升到了道臺的位置,從此一做十幾年,如今都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從未提起過致士。
“怎么回事,想開了?”
岳文章捋著胡須看奏折,略作沉吟,將奏折收了起來揣進袖子。
他覺著這事有些奇怪,決定先查上一查看看怎么回事再說。
畢竟是堂堂六部尚書之一,內閣近臣,身為正一品大員,岳尚書手底下的眼線還是很多的。
發(fā)出命令不多時,便得回了具體消息。
“玄天道,陸白,展家余孽。”
岳文章手里攥著眼線傳回來的字條,眸光閃爍喃喃道,面色顯得有些陰森。
“機會難得,是時候該試探一下上面那幾位的意思了。”
……
馮道臺的告老奏折一入內閣便如同投入深海,耳聽道臺府外亂窩窩的一團,把他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早知道這樣,我鄉(xiāng)試結束之后就應該告老,便沒有現(xiàn)在這些事了!”
“大人,咱們這么下去也不是辦法,這有案情不辦,上面一旦查下來,咱們可頂不住御史臺的那些鐵嘴!”
跟在馮道臺身旁的蔡主事見大人著急,自己也跟著著急,他一級,整個道臺府上上下下都著急。
“不是辦法,不是辦法,我這鋪蓋都卷好了,奏折都送去多久了,這幫內閣的老家伙還能不能辦事了,能不能辦事了!”
被手下逼急了,馮道臺,橫起老臉,嚷嚷的臉紅脖子粗,心下升起急火,氣沒喘勻,差點憋過去。
“大人,大人!”
一眾大小官員見長官要死,頓時大急,一哄而上忙活半天,才算是幫他把氣喘勻。
“呃,不管了,不管了,把人先弄進來吧,上天不公,上天不公啊!”
馮道臺睜開眼皮,眸光訥訥,唉聲嘆氣心灰意冷,決定破罐子破摔。
“你們不是不想讓老頭子我安守晚節(jié)嗎,很好,和稀泥,看最后誰倒霉!”
馮大人看出來了,內閣里肯定有人把他的告老奏折扣了下來。
要說小門小部的奏折一天下來沒動靜還有可能,可他的奏折,還蓋了加急字樣,最多一個時辰,不可能沒有動靜。
“還看什么,開堂審案。”
馮道臺瞪了眼一旁怔怔的眾位大小干事,嘴一歪,從地上爬了起來。
“哦!”
眾人風風火火,迅速忙活起來,與馮道臺不同,各個笑逐顏開。
對他們來說,只要把這個案子接了,無論什么結果都不會牽扯到太多,可若是不接,那就麻煩了,被上面責怪下來,準得降職扣年俸。
本就不是什么油水衙門,當官也是要養(yǎng)家糊口的,誰愿意陪著馮道臺冒這種風險,可長官若是不下命令,他們又不能做事。
如今馮道臺“想開了”,他們自然開心。
馮道臺就不怎么開心了,這案子若是不接,他什么事都沒有,若是接了,絕對會被卷進去。
政治風波席卷不到下面這群小魚小蝦的,可他作為道臺府長官,肯定跑不了。
作為兩朝元老,如今朝中要說誰最曉得政治風波的厲害,他不說是獨占鰲頭,也絕對是最知情的幾人之一。
說起來,道臺府乃是天下各道的首府衙門,所有政事逐級匯總,逐級解決,最終都會匯聚到道臺府,由道臺府來整理,最終上報中央。
案件也是一樣,不過大多都會在府衙一級之前便解決完畢,很少會驚動道臺府。
京畿道臺府掌管的不止是京畿地區(qū),還有整個州道,不過由于乃是天子腳下,往往很少有驚動到道臺的案件發(fā)生。
就算有,馮道臺老奸巨猾狡猾多端,不聞不問一段時間,肯定會有神武寺啊什么的代替解決了。
因為如此,馮道臺上任這么多年,總共也沒有審理幾個案子,可如今這個實在推不出去了,只能栽在這里聽天由命。
“堂下所跪何人?”
道臺府審案專用的公堂之上,馮道臺佝僂著身子萎靡的坐在主審位置之上,不僅沒有精氣神,還一副老眼昏花的樣子。
倒不是這么一會兒就把他愁成這樣,老家伙狡詐如狐,這全都是他故意裝出來了,目的不言而喻。
他的旁邊是師爺,再一旁是幾個空位置,以往道臺府審案子,沒準會有中央的上官陪審聽堂,總不能坐在堂下。
正堂之上,兩排衙役手持邢杖并列兩側,眼神默然的看著堂中哭雞鳥嚎抱著去世老父的趙良民。
這貨是真哭,任誰死了親爹都不會好受。
趙良民身旁,王小一站在那里,剛剛把狀紙傳了上去,此刻眼珠亂轉不知在想些什么。
這家伙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身上竟然還帶著功名,而且不小,是個進士,就是不知為何身上沒有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