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余天。
蒼松下,教主抬頭,目光穿過松枝,看穿時空。
教主面露微笑,輕吟道:“天地了無垠,一劍下凡塵。再回禹余處,青萍戮魔神!”吟罷,教主消失在松樹旁。
當教主消失的一瞬間,整個禹余天震動。
大赤天,兜率宮,太上搖扇之手一顫,爐火大旺。
清微天,玉虛宮。
元始天尊睜開二目,縱身破門而出,只是在出了玉虛宮后,猛然停住。
東方三十六天,皓庭霄度天。
大地蒼茫,天疊萬里云,祥云層層重重。
云深之處,草廬無門。
內只一蒲團,上座高冠客。
老者高瘦,玄衣高冠,狹目鷹鼻,雙眼開闔間,寒光陡轉。
老者喃喃自語:“通天教主果然了得!”
西方三十六天,極樂、寂滅二天中,準提教主、接引道人紛紛長嘆。
接引道人悵然道:“上清道友寧可毀三個量劫清寧,亦不肯將……托付我等……”
準提教主一言不發,閉上雙眼,神游天外。
萬壽天。
天薄地厚,廣袤無垠的大地上,千萬生靈繁衍生息。
在大地中央,高山拔起,山門處立一石碑,上有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山巔五莊觀門前,一道人懷抱拂塵而立,他,頭戴紫金冠,無憂鶴氅穿。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瓴疊鬢邊。
他,開天辟地之初,鴻蒙未判之時已在世,道號鎮元子,乃地仙之祖,又號“與世同君”!
鎮元子靜靜地站著,眼望虛空,目光所及,生死幻滅,萬物輪休。
修羅天。
血灌天地,滾滾血水之間,幽冥深宮,冥河教主于十二品血蓮上靜坐,突然睜目,道:“上清雖一意孤行,卻曾有恩與我,不可不報。”說著,冥河教主起身,張手一抓,元屠、阿鼻雙劍入手,教主縱身躍入血海。
……
界牌關下,誅仙陣前。
人教、闡教、西方教,三教四圣會戰誅仙!
太上于蘆蓬中,翻手往上一指,一道赤光自指尖射出,沖蘆蓬而出,于半空中閃耀。赤光中,洪荒萬族萬物一一閃現,妙不可言。?元始天尊頭上沖起一道白光,白光出蘆蓬即散開來,所至之處,慶云匯聚。慶云上,光華清亮如水,光中有三朵巨大白蓮,如盛開在池塘中。
慶云八角,各生一枝金蓮花,金蓮花瓣上生光,光上再生花,一時有萬朵金蓮照在空中。
接引道人抬手一指,頂門處金光沖起三尺,在金光盡頭,兩顆龍眼大小的舍利子旋繞,放射萬道金光,金光越來越盛,緩緩升起。
準提教主哈哈大笑,雙肩微微一抖,一團白光破蘆蓬而出,如大幕拉起。在白光中,一尊金身盤坐虛空,金身二十四首,十八只手,執定瓔珞、傘蓋,花罐、魚腸,如持神杵、寶銼、金鈴、金弓、銀戟、旛旗等件。
四圣現出法相,而誅仙陣中,通天教主靜坐臺上,默然不動。
突然,天地間一聲巨響,天低三尺,地塌三丈。
一道青光自天外降下,直入誅仙陣中,落在教主身上。
教主開眼,張口大喝,須發皆張。
通天教主背后現五道氣浪,筆直而起,氣浪如海浪,滾滾朝上。
此時誅仙陣對面,蘆蓬上四圣顯現異象搖搖欲散。
蘆蓬內,太上微嘆道:“師弟欲為門人截一線機緣,可否?”
元始天尊面色如常,淡淡道:“可。”
接引道人二目微闔,就像睡著了一般,不置可否。
準提教主淡笑,道:“不可。”
準提教主一個“不可”出口,太上、天尊兩道目光齊刷刷投來,像是問罪一般。
準提教主臉上笑容不減,語速不急不慢,道:“上清道友不予我西方一線機緣,我與師兄又為何要予他門人一線機緣?”
準提教主氣度恢弘,與他對話之人自有如沐春風之感,此時準提教主拒絕了太上,可卻讓人生不出一絲厭惡。
況且準提教主說的不錯,你不與我方便,我又為何要與你方便?回答的再直接不過,直來直去,比拐彎抹角更能讓人接受。
所以,聽準提教主拒絕,太上頷首,天尊微笑,卻不曾有誰責怪準提。
這時,太上對元始天尊道:“師弟,喚四門人摘那四劍,留待萬仙陣中全殺劫。”
元始天尊點了點頭,在門人中掃視一遍,喚道:“赤精子、靈寶、玉鼎真人、道行。”
赤精子、靈寶大法師、玉鼎真人、道行天尊,四人聽師尊呼喚,連忙出列。
太上吩咐四人上前,他親自在赤精子手畫寫一道符印,命他聽得雷響,并見陣中起火光后,即入陷仙門摘走陷仙劍。
元始天尊在靈寶大法師手上畫一道符印,命他聽得雷響,并見陣中起火光后,即入誅仙門摘走誅仙劍。
接引道人于玉鼎真人掌心畫一道符印,命他聽得雷響,并見陣中起火光后,即入戮仙門摘走戮仙劍。
準提教主在道行天尊掌心畫一道符印,命他聽得雷響,并見陣中起火光后,即入絕仙門摘走絕仙劍。
四圣畫完符印,元始天尊又對四門人叮囑一番,只聽接引道人幽幽一嘆,道:“二位道友,我等入陣做過這一場吧。”
“好!”太上應了一聲,起身下蘆蓬上青牛,這回不用門人牽牛,自催青牛往陷仙門走去,并道:“吾進兌宮,師弟、二位道友自便。”
元始天尊沒乘九龍沉香輦,而是坐上四不相,道:“吾進震方。”說完,便往誅仙門。
太上、天尊離去,接引道人對身旁準提教主問:“師弟,吾等真不與上清道人方便?”
準提教主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莫名,嘴角微微上揚,搖頭道:“不!”說完,動身向絕仙門行去。
接引道人一怔,隨后面露笑意,喃喃自語道:“師弟走坎地,那吾就入離宮!”
接引道人持拂塵往戮仙門,步履不忙,卻一步千尺,口中作歌:“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云更異常。十二蓮臺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語豈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