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內,凌虎深吸口氣,左腿緩緩踏出……
隨著動作幅度加大,軀干四肢或扭曲,或彎折,或繃直,呈現種種怪異之姿,其中一些動作,甚至超出人體骨骼的承受極限。
雷鳴訣共三套動作,前一套他一氣呵成,頗為輕松,第二套做得也算有模有樣,但顯然不如第一套動作到位。
至于第三套動作,他已是捉襟見肘,勉強做到最后一個動作時,已是汗出如漿,平衡盡失,頹然坐倒。
演武場內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凌虎,或贊許,或妒忌,或不屑,或兼而有之。
而凌天,此刻卻是眉頭皺緊,若有所思。
“這套功法的確有一定的鍛體效果,只是,看似可以鍛煉到全身,實際上卻只著重鍛煉某些部位而已,長此以往,只能造成肌肉、力量分布不均,且易形成暗傷。”
經過“觀察”,再結合前世的中醫經驗,他一眼便發現雷鳴訣的弊端所在。
同時,他心里還有著一絲疑問。
“演練時,凌虎并沒有特意控制呼吸,一般來說,但凡功法,都要配合相應的吐納之法,呼吸與動作和諧統一,這樣才會事半功倍,難道這里的人不知道這一點?”
“不錯,只要照這樣修煉下去,很快便能邁入煉體三層,迎來武道生涯的第一道壁障。”將凌虎扶起,凌宏雷贊許地拍了拍他肩膀,示意其歸隊。
“小天,看清楚了嗎?”他回頭問凌天。
“看清楚了,不過……這些動作好難啊,嘿嘿!”凌天撓了撓頭,他自然不會暴露內心想法。
“確實很難,不過只要堅持不綴,很快便會出效果。”
接下來,凌宏雷為凌天講解雷鳴訣的相關事項。
“雷鳴訣三套動作,分別對應煉體境一到三層,每突破一層,骨骼便會發出響聲,一層一響,二層二響,三層三響,聲如悶雷,雷鳴訣因此而得名。”
“一層最為簡單,一個月便可達到,最多不超過兩個月;從一層到二層則要三個月以上,天賦一般的大概要半年;而從二層到三層,則要難上數倍,即便天賦高,至少也要一年半方可突破。”
“從三層突破到四層,則是一道坎,能否突破就要看天賦了,但只要天賦不是太差,支持以恒,打破這道壁障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而一旦突破到第四層,雷鳴訣便沒用了,必須到武閣另挑選一門品級高些的功法繼續修煉。”
最后,凌宏雷正色道:“切記,武道需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不可急功近利。”
凌天自然明白,習武就跟蓋房子一樣,最重要是打牢根基,根基不牢,則困難重重。
“雷叔,修煉功法,是否要配合相應的呼吸之法?”沉吟了一下,他提出了疑問。
“呼吸之法?”凌宏雷一愣,笑道:“修煉乃自然之道,一切合乎自然便可,沒必要特意配合呼吸。”
果然,他的回答證實了凌天此前猜測。
“嗯,我知道了。”
他故意打了個哈欠,臉上掛出一副倦容,笑道:“雷叔,我有點困,就先回去了。”
…
吃過中飯后,凌天回到房間,盤膝坐在床鋪上,陷入沉思。
之前在演武場,他發現雷鳴訣存在著不小弊端,經過一番盤算,他心里已然有了想法。
那就是,通過神魂之力,再結合自己前世的中醫經驗,將這些弊端一一消除、改進,再配合相應的吐納之法,令雷鳴訣的修煉效果最大化。
此前,他連續三次吞服啟陽果,過程雖然慘烈,但效果卻是一級棒。
他體內雜質已基本被排凈,五臟蠕動有力,骨骼更為堅硬,干涸的經脈也得到滋養,整個人如脫胎換骨一般,力量已達到正常人的范疇,甚至略有超出。
也就是說,他現在的這副身體,完全能夠承受得住煉體帶來的壓迫。
說做便做。
凌天雙腿一挺,已是站在了房間中央,深吸口氣,開始演練雷鳴訣第一套動作。
同時,他通過內視監控自己體內的各種變化。
他能夠清晰的看到,隨著這些動作,自己的肌肉、骨骼正緩慢的震動著,血液流速、心臟跳動、脈搏收縮等等生理指標,也比平時略微加快了些。
“停!”
凌天忽然停了下來,身體維持在一個相當高難的姿勢上。
此刻,他的軀干呈向后彎曲姿態,如同倒彎弓一般,四肢內曲,雙手雙腳同時撐住地面。
維持著這一動作,大約兩三秒鐘,他腦門上便已冒出豆大的汗珠,有種胸悶的感覺,呼吸很是不暢。
但他仍舊維持著這一姿勢,神魂之力不斷地在體內掃描,最終,定格在腰椎第三和第四塊骨節上。
他可以清晰的感知到,這兩塊骨節呈咬合狀,緊緊貼在一起,周圍的毛細血管,正有著絲絲鮮血滲出。
很顯然,如果長期重復這一動作,兩塊骨節相互摩擦,將導致骨質破損,雖然能增加身體柔韌性,但久而久之會形成暗傷,得不償失。
要想根治,只能用中醫里的推拿、針灸或是艾灸。
思索了片刻,凌天將這一姿勢略微調整,立刻,他便感覺呼吸再無滯礙,身體也輕松了不少。
通過內視,他發現那兩塊骨節已然分開,再不會產生摩擦,毛細血管滲血也止住。
“嗯,就這么改。”他直起身,滿意地點點頭。
接下來,他將雷鳴訣第一套動作拆解開來,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仔細演練、感受和推敲。
如此反反復復、做做停停,整整一個下午,他始終心無旁騖,沉浸其中。
轉眼已是傍晚。
凌天終于停止了修煉,擦了擦臉上汗水,臉上浮出一抹笑容。
通過一下午的琢磨和嘗試,他在雷鳴訣第一套動作中,共找出幾十處不合乎人體工程學的地方,并一一做出改進。
同時,他還為這套動作配上了適合的吐納之法。
前世,凌天讀過不少有關內家拳的書籍,知道修習功法,必須配合特殊的呼吸方法,也就是吐納。
人在行、走、坐、臥、跑、跳時,都有呼吸跟隨,但那只是正常呼吸。
所謂“吐納”,便是去感受修煉過程中,肌肉、骨骼、內臟、經脈、血液以及腺體運動時,所產生的律動,并有意識的用呼吸去配合、引導。
時間久了,各種律動便會越來越協調,最終趨于一致,形成共振,這樣修煉起來才會事半功倍。
當然,也并非沒有遺憾。
這第一套動作經過凌天的改進后,明顯流暢、圓融了許多,幾乎對身體的每處肌肉、筋絡跟骨骼,都能起到鍛煉效果。
可惜,最后一個動作無論他如何改進,卻總是帶有一絲生澀感,始終無法真正做到圓通。
“第一套動作也只能暫時完善到這個程度了,今天到此為止吧。”凌天有些無奈地搖搖頭。